申请日2016.07.05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间歇曝气系统和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池、集水井、调节蓄水池、集约式微动力处理系统、二沉池、储水池和配水池,污泥浓缩池与二沉池连接,间歇曝气系统与集约式微动力处理系统连接。本发明的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将污水处理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领域,充分发挥其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及除磷的优势特征,同时,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微动力曝气,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日常运行能耗,在整套系统尾端,设计存储及配水系统,二者结合能够保证废水回用的科学、合理,尤其在非灌溉期,更具有实用意义。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浓缩池(9)、间歇曝气系统(10)和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池(1)、集水井(2)、调节蓄水池(3)、集约式微动力处理系统(4)、二沉池(5)、储水池(6)和配水池(7),所述污泥浓缩池(9)与所述二沉池(5)连接,所述间歇曝气系统(10)与所述集约式微动力处理系统(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溉装置(8),所述灌溉装置(8)与所述配水池(7)连接。
说明书
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让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农业源已远超过工业与生活源,成为污染源之首,而农业污染中96%的污染物来源于畜禽养殖业。根据相关学者研究测算一个万头规模化养猪场,常年存栏量为6000头时,每天排放类尿量约33吨,全年就约为12045吨,每年直接或间接向环境中排放的氮、磷(以P2O5计)约为67.9吨和56.9吨。
但养殖业的污染物不同于工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有其自身的特点,粪废水含有很高浓度的有机物、丰富的氮磷营养物,经过适当处理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很高的终产物。因此将养殖业排放的污染物称为“废物”是不科学的,养殖废物只不过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或者是未被我们开发利用完善的资源。
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领域,应用较多的模式主要是综合利用和处理达标排放两种。达标排放模式由于投资运行成本较高,不适于现阶段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综合利用是畜禽粪污资源多层次利用、建设生态农业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对于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利用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向,分别是“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处理水的种植业回用、生物协同方式的资源化利用”。综合投入产出比及气候适应性等方面,在北方水资源匮乏、冬季寒冷区域实施“处理水种植业回用”技术更具实际价值。目前,国内外针对畜禽养殖废水回用灌溉技术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一般包括“固液分离—厌氧消化—好氧处理—生态处理”等4个主要过程。但该类传统处理技术模式,存在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成本过高,日常的运行管理难度偏大等缺陷。因此,需要积极开发一次性投资少、运行维护费用低、具有高效稳定处理效果的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模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以主要解决畜禽养殖废水传统处理利用方式的弊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间歇曝气系统和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池、集水井、调节蓄水池、集约式微动力处理系统、二沉池、储水池和配水池,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所述二沉池连接,所述间歇曝气系统与所述集约式微动力处理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与所述配水池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约式微动力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整套处理系统耐冲击负荷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畜禽养殖废水瞬时性排放、污染负荷不稳定等特点;集约紧凑,占地面积小,能够节省生产用地;能耗低,更有利于其推广应用;适用范围广,针对各类规模畜禽养殖场均具备良好的处理效果;可调控性好,根据进水水质、回用灌溉作物的不同,可灵活调控整套系统的运行参数;此外,还具备运行管理方便、无需活性污泥回流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