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水进水管路减压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23 10:25:0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6.16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IPC分类号F16L55/027; F16L23/02; F16L23/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供水设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检测池之间固定安装有减压单元,减压单元和进水管、检测池之间均构成密封配合,减压单元上设置有减压孔用于减少进水压力。通过设置减压单元,降低进水压力,也就不会出现进水压力和出水压力存在压力差而导致的水面波动,同时该装置成本低、安装方便且加装后检测池内的冲击水花明显减少,不会出现外溢现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与检测池(20)之间固定安装有减压单元(30),减压单元(30)和进水管(10)、检测池(20)之间均构成密封配合,减压单元(30)上设置有减压孔(311)用于减少进水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单元(30)包括减压板(31),进水管(10)和检测池(20)邻近的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法兰,减压板(31)为圆形且其外径与连接法兰的外径相等,减压板(31)上开设有安装孔(312)且该安装孔(312)的位置与连接法兰的安装孔位置相吻合,减压板(31)置于两个连接法兰之间且三者通过螺栓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孔(311)开设在减压板(31)的中心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板(31)与两个连接法兰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32),密封垫(32)粘接在减压板(31)上,密封垫(32)呈圆环状且密封垫(32)的内径大于减压孔(311)的孔径,密封垫(32)的外径尺寸满足不遮挡减压板的安装孔(3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垫(32)的外周上设置有凸部(321),凸部(321)自两个相邻的减压板安装孔(312)中穿过并延伸至减压板(31)外侧。

  说明书

  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设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后到达斜管沉淀池进行净化,利用其势能作用通过排水管网排入检测池中,再通过管网排到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现有大部分污水处理站的检测池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直径一般是等径的,而排入检测池中进水压力大于检测池出水口的压力,导致检测池中的中水溢出池外。比如本公司的某个水槽,其水槽水位高,最高水位离池面约100mm,在进水(进水管直径219mm)水压的作用下,导致槽内的水溢出池外,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在原管道上加装控制阀,这种做法存在诸多不足:其一,在原管道上加装控制阀,施工工作量大,加装控制阀约需8小时;其二,成本高,外购219耐腐蚀控制阀,价格约1100元,安装费500元,总共约需消耗1600元的成本;其三,控制阀需要人为进行控制,对于不熟练的操作人员,可能会发生沉淀池中的水溢出槽外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避免检测池中的水外溢。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进水管路减压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检测池之间固定安装有减压单元,减压单元和进水管、检测池之间均构成密封配合,减压单元上设置有减压孔用于减少进水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减压单元,降低进水压力,也就不会出现进水压力和出水压力存在压力差而导致的水面波动,同时该装置成本低、安装方便且加装后检测池内的冲击水花明显减少,不会出现外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