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楼宇污水处理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23 10:56:5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5.05.26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本发明利用化学的处理方式,分别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消毒剂、脱色剂、脱氮脱磷剂、除臭剂等,搅拌、混凝、沉淀,将沉淀后的固体物经压力仓压缩后,形成含水量较低的污泥,将污泥装袋送至垃圾填埋场或进行污泥的二次生化处理,液体利用水位高差自然流出,进入城市雨水排水管网,解决了污水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解决了污水在生化处理中,细菌数量难以控制的问题,解决了楼宇污水流量变化大及成份变化大的问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楼宇污水处理系统的集中管理远程监控、解决生化处理后期管理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所述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各设置有搅拌轴(1)、反应仓(2)、沉淀仓A(3)、升水槽(4)、下水导管A(5)、沉淀仓B(6)、下水导管B(7)、压力阀(8)、污泥仓(9)、螺旋叶片(10)和伞形斗(22);所述伞形斗(22)由上到下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和仓板,第一斜板的底部与下水导管A(5)连接,第二斜板的底部与下水导管B(7)连接;所述伞形斗(22)分别安装在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将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各隔成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空间,其中上部为反应仓(2),中部为沉淀仓A(3),下部为沉淀仓B(6);所述反应仓(2)通过下水导管A(5)与沉淀仓A(3)连接,所述沉淀仓A(3)通过下水导管B(7)与沉淀仓B(6)连接;所述沉淀仓B(6)底部还设有污泥仓(9),所述污泥仓(9)与出污泥口(26)连接,所述出污泥口(26)处还设有压力阀(8);所述搅拌轴(1)由上到下贯穿伞形斗(22),所述搅拌轴(1)与螺旋叶片(10)连接并带动螺旋叶片(10)旋转;所述反应仓(2)的顶部通过流量控制阀(11)、加药管(13)与加药箱(14)连接;所述反应仓(2)的顶部一侧还通过出气管(15)连接到屋面排气管(23);所述反应器Ⅰ的反应仓(2)顶部一侧还设有进水管(24);所述反应器Ⅰ的沉淀仓A(3)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A(12)与反应器Ⅱ的反应仓(2)连接;所述反应器Ⅱ的沉淀仓A(3)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B27与反应器Ⅲ的反应仓(2)连接;所述反应器Ⅲ的沉淀仓A(3)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C(28)与出水管(2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斗(22)的第二斜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升水槽(4),便于沉淀仓B(6)内的液体上升到沉淀仓A(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与搅拌装置(2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A(12)上还设置有取水样阀A(16),所述溢流管B(27)上还设置有取水样阀B(19),所述溢流管C(28)上还设置有取水样阀C(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Ⅱ的反应仓(2)顶部一侧还设有污水应急入口(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应急入口(18)处安装有管道封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自动化控制箱(21)。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由进水管(24)进入反应器Ⅰ的反应仓(2),加药箱(14)内的化学试剂通过加药管(13)由流量控制阀(11)控制流入反应仓(2);

  2)反应仓(2)中的污水、化学试剂经搅拌轴(1)带动与搅拌轴(1)连接的螺旋叶片(10)旋转、搅拌后形成污水混合物,由螺旋叶片(10)经下水导管A(5)送到沉淀仓B(6);

  3)沉淀仓B(6)中的污水混合物经螺旋叶片(10)的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体物下沉到伞形斗(22)的仓板并滑降到污泥仓(9),液体上升至升水槽(4)进入沉淀仓A(3);

  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仓A(3)内的液体分离为上部液体和固体颗粒物,其中固体颗粒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降至伞形斗(22)的第二斜板并滑流入下水导管B(7),在螺旋叶片(10)的挤压下进入沉淀仓B(6),上部液体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溢流管A(12)流入反应器Ⅱ,在取水样阀A(16)处取水样进行检测水质成分,作为二级处理时加入化学试剂的依据;

  5)经过反应器Ⅱ的处理后,上部液体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溢流管B(27)流入反应器Ⅱ,在取水样阀B(19)处取水样进行检测水质成分,作为三级处理时加入化学试剂的依据;

  6)经过反应器Ⅲ的处理后,在取水样阀C(20)处取水样进行检测水质成分,作为排放水质成分测试是否达到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依据。

  说明书

  楼宇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是一种楼宇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利用格栅池、水解池、沉淀池、污泥池、清水池、调节池等进行污水预处理后,再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生化处理;另一种是利用城市排水管网,将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楼宇污水生化处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1、污水成份变化较大,特别是污水中的油脂成份和纤维量的变化较大;

  2、污水流量变化较大,高峰期排污量为最大,低峰期排污量接近为零;

  3、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处理污水的生物细菌含量控制较难,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质量;

  4、污水生化处理运行过程中,管理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的物业管理公司难以掌握管理技术。

  利用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将污水集中收集后,送达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需要大量的污水管网建设,由于管网地基变化及管网自身原因,易引起管网中的污水漏出,从而对管网所在区域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本发明是在污水产生后,较短时间内将污水进行化学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以减少污水的滞留时间,减少细菌及有机物的氧化时间,减少污水的跑、冒、滴、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化学的处理方式,分别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消毒剂、脱色剂、脱氮脱磷剂、除臭剂等,搅拌、混凝、沉淀,将沉淀后的固体物经压力仓压缩后,形成含水量较低的污泥,将污泥装袋送至垃圾填埋场或进行污泥的二次生化处理,液体利用水位高差自然流出,进入城市雨水排水管网,解决了污水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解决了污水在生化处理中,细菌数量难以控制的问题,解决了楼宇污水流量变化大及成份变化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楼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所述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各设置有搅拌轴、反应仓、沉淀仓A、升水槽、下水导管A、沉淀仓B、下水导管B、压力阀、污泥仓、螺旋叶片和伞形斗;所述伞形斗由上到下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和仓板,第一斜板的底部与下水导管A连接,第二斜板的底部与下水导管B连接;所述伞形斗分别安装在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将反应器Ⅰ、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内各隔成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空间,其中上部为反应仓,中部为沉淀仓A,下部为沉淀仓B;所述反应仓通过下水导管A与沉淀仓A连接,所述沉淀仓A通过下水导管B与沉淀仓B连接;所述沉淀仓B底部还设有污泥仓,所述污泥仓与出污泥口连接,所述出污泥口处还设有压力阀;所述搅拌轴由上到下贯穿伞形斗,所述搅拌轴与螺旋叶片连接并带动螺旋叶片旋转;所述反应仓的顶部通过流量控制阀、加药管与加药箱连接;所述反应仓的顶部一侧还通过出气管连接到屋面排气管;所述反应器Ⅰ的反应仓顶部一侧还设有进水管;所述反应器Ⅰ的沉淀仓A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A与反应器Ⅱ的反应仓连接;所述反应器Ⅱ的沉淀仓A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B27与反应器Ⅲ的反应仓连接;所述反应器Ⅲ的沉淀仓A的上部一侧通过溢流管C与出水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形斗的第二斜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升水槽,便于沉淀仓B内的液体上升到沉淀仓A。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与搅拌装置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管A上还设置有取水样阀A,所述溢流管B上还设置有取水样阀B,所述溢流管C上还设置有取水样阀C。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器Ⅱ的反应仓顶部一侧还设有污水应急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应急入口处安装有管道封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设有自动化控制箱。

  所述的楼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由进水管进入反应器Ⅰ的反应仓,加药箱内的化学试剂通过加药管由流量控制阀控制流入反应仓;

  2)反应仓中的污水、化学试剂经搅拌轴带动与搅拌轴连接的螺旋叶片旋转、搅拌后形成污水混合物,由螺旋叶片经下水导管A送到沉淀仓B;

  3)沉淀仓B中的污水混合物经螺旋叶片的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体物下沉到伞形斗的仓板并滑降到污泥仓,液体上升至升水槽进入沉淀仓A;

  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仓A内的液体分离为上部液体和固体颗粒物,其中固体颗粒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降至伞形斗的第二斜板并滑流入下水导管B,在螺旋叶片的挤压下进入沉淀仓B,上部液体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溢流管A流入反应器Ⅱ,在取水样阀A处取水样进行检测水质成分,作为二级处理时加入化学试剂的依据;

  5)经过反应器Ⅱ的处理后,上部液体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溢流管B流入反应器Ⅱ,在取水样阀B处取水样进行检测水质成分,作为三级处理时加入化学试剂的依据;

  6)经过反应器Ⅲ的处理后,在取水样阀C处取水样进行检测水质成分,作为排放水质成分测试是否达到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体积小,结构简单,可安装于楼内或楼外;

  2、污水产生到污水治理,达到排放标准时间短,降低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3、可利用互联网,远程监控,后期管理,技术条件低,管理成本低;

  4、对外排放水的监测、控制、微调较为容易;

  5、污水中的有害细菌成活时间短,污染环境的可能性降低;

  6、污水无需预先过滤,节约处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7、降低排污管遗漏产生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8、解决因生化处理中细菌含量变化对排水水质的影响;

  9、解决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污水流量的变化大小所引起的污水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