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及对污水处理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 15:19:1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31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01/16;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供了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及对污水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竖直设置的污水筒,污水筒的上方连有布水器,底部设有出水管,污水筒的下方侧壁还设有通风口,在通风口和布水器之间设有生物填料区,生物填料区的上层和下层均为好氧区,生物填料区的中层为厌氧区,所述的污水筒的顶部设有抽风装置,由抽风装置在生物填料区形成“八”字的风道,使污水在好氧区、厌氧区往复震荡且循环曝气。该装置增加了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和时间,使其吸附、降解,出水水质好,对氨氮和磷去除率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竖直设置的污水筒,污水筒的上方连有布水器,底部设有出水管,污水筒的下方侧壁还设有通风口,在通风口和布水器之间设有生物填料区,生物填料区的上层和下层均为好氧区,生物填料区的中层为厌氧区,所述的污水筒的顶部设有抽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筒内的生物填料区高径比为2.5~3.6:0.8~1.6,所述的抽风装置向上抽风的流速为1~2米/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区的轴向截面具有“八”字的风道,所述风道的“八”字中间部位从上至下均为好氧区,布水器的洒水孔布置在“八”字风道对应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区的上层设有0.5~1.0cm火山岩填料,下层设有1.0~2.0cm高炉渣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口处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斜向下设置,导流板和污水筒内壁之间设有18~28度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筒的顶部呈倒漏斗的结构,所述的抽风装置设在倒漏斗结构的颈口处,生物填料区上层和抽风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7.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

  a将污水从生物填料区的上方散布淋下,污水经过生物填料区向下流动;

  b抽风装置将污水向上吸,向上的吸力小于重力,使污水的流速减缓;

  c抽风装置向上抽风的流速控制在1~2米/秒,生物填料区高径比控制在2.5~3.6:0.8~1.6,在抽风装置的作用下,生物填料区的轴向截面形成“八”字的风道,其中风道的中间从下至上均为好氧区;

  d污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当污水流至“八”字风道的边缘处被向上的吸力作用,污水因此在风道的边缘往复震荡,污水在厌氧区和好氧区之间来回穿梭;

  e在重力作用下被处理后的污水最终落到污水筒底部,从出水管流出。

  说明书

  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及对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及对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生物床在对一些特定的环境处理,或者室内污水处理等高标准的处理要求下达不到预期的期盼,为最大化净化处理污水,大多采用了加滤层,加曝气的方法来实现,这样就会加大装置的体积,不容易安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厌氧、好氧反应布局合理,可循环曝气,又能减小装置体积的强排式滴滤生物床。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竖直设置的污水筒,污水筒的上方连有布水器,底部设有出水管,污水筒的下方侧壁还设有通风口,在通风口和布水器之间设有生物填料区,生物填料区的上层和下层均为好氧区,生物填料区的中层为厌氧区,所述的污水筒的顶部设有抽风装置。

  所述的污水筒内的生物填料区高径比为2.5~3.6:0.8~1.6,所述的抽风装置向上抽风的流速为1~2米/秒。

  所述生物填料区的轴向截面具有“八”字的风道,所述风道的“八”字中间部位从上至下均为好氧区,布水器的洒水孔布置在“八”字风道对应的左右两侧。

  所述生物填料区的上层设有0.5~1.0cm火山岩填料,下层设有1.0~2.0cm高炉渣填料。

  所述的通风口处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斜向下设置,导流板和污水筒内壁之间设有18~28度的夹角。

  所述污水筒的顶部呈倒漏斗的结构,所述的抽风装置设在倒漏斗结构的颈口处,生物填料区上层和抽风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一种强排式滴滤生物床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

  a将污水从生物填料区的上方散布淋下,污水经过生物填料区向下流动;

  b抽风装置将污水向上吸,向上的吸力小于重力,使污水的流速减缓;

  c抽风装置向上抽风的流速控制在1~2米/秒,生物填料区高径比控制在2.5~3.6:0.8~1.6,在抽风装置的作用下,生物填料区的轴向截面形成“八”字的风道,其中风道的中间从下至上均为好氧区;

  d污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当污水流至“八”字风道的边缘处被向上的吸力作用,污水因此在风道的边缘往复震荡,污水在厌氧区和好氧区之间来回穿梭;

  e在重力作用下被处理后的污水最终落到污水筒底部,从出水管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使污水从上向下流动,交替经过好氧区、厌氧区、好氧区,污染物被填料及表面微生物吸附、降解,出水水质好,对氨氮和磷去除率高;气、水逆向流动且能循环曝气,高速空气会对水珠产生破碎、震荡作用,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