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9 10:40:3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4.28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IPC分类号C02F3/08; C02F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流化床体、导流分隔板和内置固液分离区,其中流化床体为矩形生物反应容器,填充塑料悬浮填料随水流流动,由导流分隔板分割为八个区,分别为四个升流区和四个降流区,四个升流区的底部全部安装曝气装置;内置固液分离区布置在流化床体的中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可使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升流区上升混合液重新带入所述的流化床体,实现污泥循环利用及无污泥排放。

  权利要求书

  1.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进水口、流化床体、导流分隔板、内置固液分离区、混合液入口;所述的流化床体为矩形生物反应容器,填充塑料悬浮填料随水流流动,所述的流化床体由所述的导流分隔板分割为八个区,分别为四个升流区和四个降流区,所述的四个升流区的底部全部安装曝气装置;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布置在所述的流化床体的中央,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的四个底角都开有方孔;所述的混合液入口设置在所述的四个降流区的右侧降流区,所述的混合液入口位于所述的右侧降流区与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共用池壁的中下部;所述的进水口布置在与所述的右侧降流区对应的左侧降流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液入口设置不锈钢拦网,防止塑料悬浮填料进入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孔根据所述的流化床体尺寸而定;所述的方孔处设置不锈钢拦网,所述的方孔连通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与所述的四个升流区,使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所述的四个升流区上升混合液重新带入所述的流化床体,实现污泥循环利用及无污泥排放。

  说明书

  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

  背景技术

  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包括强化厌氧水解反应模块、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膜生物反应器模块,三个工艺模块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条件和出水水质要求灵活组合,实现分散性污水的适度处理及营养物质资源化利用、达标排入地表水、景观绿化回用等途径。其中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是达标排入地表水处理工艺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相生物流化床是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结合而成的新型工艺,可显著提高生物膜法的处理效率,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特点。目前,三相生物流化床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已有较多应用,但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很少,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区域和厂矿企业分散性污水处理方面。分散性污水的排放具有非衡量、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水温不易控制等特点。同时,由于广大的农村区域和厂矿企业大多地处偏远、经济条件差、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其所建设的分散性污水处理设施要求运行稳定、操作简便、易维护。现阶段存在一些污水处理技术,即沼气站、厌氧处理+人工湿地、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等技术虽然使分散性污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理,但是处理效果较差、出水水质不稳定、操作过程复杂。怎样将处理效率高、占地少、投资省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作进一步的改进,使其应用于分散性污水处理领域,拓宽三相生物流化床应用范围,实现分散性污水的高效低耗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将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装置做进一步改进实现分散性污水的高效低耗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

  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进水口、流化床体、导流分隔板、内置固液分离区、混合液入口;所述的流化床体为矩形生物反应容器,填充塑 料悬浮填料随水流流动,所述的流化床体由所述的导流分隔板分割为八个区,分别为四个升流区和四个降流区,所述的四个升流区的底部全部安装曝气装置;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布置在所述的流化床体的中央,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的四个底角都开有方孔;所述的混合液入口设置在所述的四个降流区的右侧降流区,所述的混合液入口位于所述的右侧降流区与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共用池壁的中下部;所述的进水口布置在与所述的右侧降流区对应的左侧降流区;

  进一步地,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液入口设置不锈钢拦网,防止塑料悬浮填料进入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

  进一步地,分散性污水处理组合系统三相生物流化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孔根据所述的流化床体尺寸而定;所述的方孔处设置不锈钢拦网,所述的方孔连通所述的内置固液分离区与所述的四个升流区,使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所述的四个升流区上升混合液重新带入所述的流化床体,实现污泥循环利用及无污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