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8 17:19:0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03.01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包括污水进口,污水进口底端有搅拌腔,该搅拌腔的底端设有沉淀腔,沉淀腔底端连通有污水分离腔,污水分离腔底端左侧设有油渍出口管,该污水分离腔底端设有污水排放管,且污水分离腔内设有油水分离管,油水分离管内设有连杆,连杆末端位于固定管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净化时在沉淀腔内通过滤芯对污水净化,滤留较小的残渣后污水进入污水分离腔,常开型电磁阀使污水分离腔内净化后的水层通过污水排放管流出,污水分离腔内的液面逐渐下降,使浮块通过连杆带动金属接触片和金属电机片连接,使常开型电磁阀关闭,常闭型电磁阀打开,通过油渍出口管向油渍收集箱内排放分离后的油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包括污水进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口(2)底端连通有搅拌腔(1),所述搅拌腔(1)内贯穿设有电机(3)的转轴,所述电机(3)位于搅拌腔(1)外,且电机(3)的转轴上设有搅拌片(4),该搅拌腔(1)的底端设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底端连通沉淀腔(6),所述沉淀腔(6)底端设有滤芯(7),所述滤芯(7)底端固定连通有污水分离腔(8),所述污水分离腔(8)底端左侧设有油渍出口管(9),所述油渍出口管(9)上设有常闭型电磁阀(10),且油渍出口管(9)末端连通油渍收集箱(11),该污水分离腔(8)底端设有污水排放管(12),所述污水排放管(12)上设有常开型电磁阀(13),且污水分离腔(8)内设有油水分离管(14),所述油水分离管(14)内设有浮块(15),所述浮块(15)上端设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贯穿污水分离腔(8)的顶面,且连杆(16)末端连接金属接触片(18),所述金属接触片(18)位于固定管(17)内,所述固定管(17)安装在污水分离腔(8)外侧壁上,且固定管(17)底端设有金属电极片(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1)截面为圆形结构,且其半径大于搅拌片(4)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管(14)上下两端为开口状态,且油水分离管(14)的长度小于污水分离腔(8)的高度,所述污水分离腔(8)的右侧宽度大于沉淀腔(6)的右侧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6)为倒U型结构,所述连杆(16)的长度大于油水分离管(14)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5)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大于油的密度。

  说明书

  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分离净化系统是将污水分离的一种机器,尤其是比较常见的城市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里面的话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所以污水的处理必须严格要求,保证不能污染环境。现有的污水分离净化技术中,常采用曝气沉淀池、砂滤池、过滤网等方法解决,一般采用开启式,然而这种分离净化过程简单,难以高效全面的进行污水的处理,同时现有的污水分离净化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做到自动化处理和全面有序的分离工作,无法高效和便捷的进行污水的分离净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包括污水进口,所述污水进口底端连通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贯穿设有电机的转轴,所述电机位于搅拌腔外,且电机的转轴上设有搅拌片,该搅拌腔的底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端连通沉淀腔,所述沉淀腔底端设有滤芯,所述滤芯底端固定连通有污水分离腔,所述污水分离腔底端左侧设有油渍出口管,所述油渍出口管上设有常闭型电磁阀,且油渍出口管末端连通油渍收集箱,该污水分离腔底端设有污水排放管,所述污水排放管上设有常开型电磁阀,且污水分离腔内设有油水分离管,所述油水分离管内设有浮块,所述浮块上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污水分离腔的顶面,且连杆末端连接金属接触片,所述金属接触片位于固定管内,所述固定管安装在污水分离腔外侧壁上,且固定管底端设有金属电极片。

  优选的,所述搅拌腔截面为圆形结构,且其半径大于搅拌片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管上下两端为开口状态,且油水分离管的长度小于污水分离腔的高度,所述污水分离腔的右侧宽度大于沉淀腔的右侧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杆为倒U型结构,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油水分离管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浮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大于油的密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净化时将污水通过污水进口进入搅拌腔内,电机驱动搅拌片使污水快速从过滤网内进入沉淀腔,在沉淀腔内通过滤芯对污水做进一步净化,滤留较小的残渣后污水进入污水分离腔,油水分离管和污水分离腔内的污水保持流动状态,常开型电磁阀保证污水分离腔内下层净化后的水层通过污水排放管流出,污水分离腔内的液面逐渐下降,当水层排放完时,浮块通过连杆带动金属接触片和金属电机片连接,使常开型电磁阀关闭,常闭型电磁阀打开,通过油渍出口管向油渍收集箱内排放分离后的油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