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 15:10:2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1.14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IPC分类号C02F1/66; C02F103/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柱形空心外壳,所述柱形空心外壳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柱形空心外壳底部的中心通过螺栓安装有一电动机安装壳体,所述电动机安装壳体的内部安装一电动机,电动机的主轴在位于所述柱形空心外壳的底部安装一防超载保护机构,防超载保护机构的顶部安装一旋转轴,且旋转轴贯穿柱形空心外壳的底部。本发明能够实现不间断水流式的中和搅拌作用,从而加快中和效果,此外,该装置具有防超载保护机构,能够有效防止电动机由于流动不通顺而造成的水压递增,而造成的电动机过载现象的发生,而且,该装置具有环形搅拌机构,能够时时刻刻将两种液体进行搅拌作用,实现有效的中和作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14)的柱形空心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空心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柱形空心外壳(1)底部的中心通过螺栓安装有一电动机安装壳体(3),所述电动机安装壳体(3)的内部安装一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的主轴在位于所述柱形空心外壳(1)的底部安装一防超载保护机构(5),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5)的顶部安装一旋转轴(6),且所述旋转轴(6)贯穿所述柱形空心外壳(1)的底部,所述旋转轴(6)在位于所述中空结构(14)内部轴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一环形搅拌机构(7),所述旋转轴(6)在位于所述中空结构(14)内部轴体的中段安装有螺旋叶片(8),所述柱形空心外壳(1)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体式的汽车废水进入管道(9)和中和液进入管道(10),所述汽车废水进入管道(9)和中和液进入管道(10)端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11),所述柱形空心外壳(1)顶部的中心设置有一体式的排放管道(12),所述排放管道(12)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5)包括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51)、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52)、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53)、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壳体(54)、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55)、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56)、防超载保护机构用螺旋弹簧(57)、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58)和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5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51)一端面的中心与电动机主轴固定连接,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51)内部的中心为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52),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51)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52)的内部套接一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53),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5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壳体(54),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壳体(54)的内部为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55),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55)的内部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52)的一端面放置一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56),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55)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56)的一端之间固定一防超载保护机构用螺旋弹簧(57),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56)的一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58),且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58)贯穿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51),且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52)的内部,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58)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52)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5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58)端部的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59),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53)的一端固定一旋转轴(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螺旋弹簧(57)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55)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58)端部的结构外形和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59)的结构外形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搅拌机构(7)包括环形搅拌机构用轴套壳体(71)、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72)、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73)和环形搅拌机构用半圆形端部(7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轴套壳体(71)的中心设置有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72),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轴套壳体(71)的圆周面设置有多个与其一体式的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73),每个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73)的端部均设置有环形搅拌机构用半圆形端部(74),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72)套接在旋转轴(6)的轴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73)关于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72)的轴心线为圆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说明书

  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制造场所,为了对汽车部件表面进行有效的镀层,都会用到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液体,而这种液体在使用完毕后,都必须进行中和,从而降低重金属含量,而一般的中和方式都是沉淀搅拌式,效率极低而且中和效率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生产用废水中和处理装置,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柱形空心外壳,所述柱形空心外壳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柱形空心外壳底部的中心通过螺栓安装有一电动机安装壳体,所述电动机安装壳体的内部安装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主轴在位于所述柱形空心外壳的底部安装一防超载保护机构,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的顶部安装一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柱形空心外壳的底部,所述旋转轴在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轴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一环形搅拌机构,所述旋转轴在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轴体的中段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柱形空心外壳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体式的汽车废水进入管道和中和液进入管道,所述汽车废水进入管道和中和液进入管道端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柱形空心外壳顶部的中心设置有一体式的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包括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壳体、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防超载保护机构用螺旋弹簧、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和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一端面的中心与电动机主轴固定连接,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内部的中心为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内部套接一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壳体,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壳体的内部为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的内部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一端面放置一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的一端之间固定一防超载保护机构用螺旋弹簧,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活动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且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贯穿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壳体,且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内部,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在位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主中空区间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端部的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旋转柱的一端固定一旋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螺旋弹簧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副中空区间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防超载保护机构用推杆端部的结构外形和防超载保护机构用半圆形凹槽结构的结构外形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搅拌机构包括环形搅拌机构用轴套壳体、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和环形搅拌机构用半圆形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轴套壳体的中心设置有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轴套壳体的圆周面设置有多个与其一体式的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每个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的端部均设置有环形搅拌机构用半圆形端部,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套接在旋转轴的轴体上。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搅拌杆关于所述环形搅拌机构用通孔的轴心线为圆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现不间断水流式的中和搅拌作用,从而加快中和效果,此外,该装置具有防超载保护机构,能够有效防止电动机由于流动不通顺而造成的水压递增,而造成的电动机过载现象的发生,而且,该装置具有环形搅拌机构,能够时时刻刻将两种液体进行搅拌作用,实现有效的中和作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