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11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IPC分类号C02F1/04; C02F1/20
摘要
本发明在传统除采油污水中硫化氢汽提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在塔釜设置回流的方式,稀释采油污水中的H2S,增加了H2S电离平衡朝生成H2S气体的方向移动,提高汽提过程的传质推动力;同时塔内液体流速的增加,提高液膜传质系数,减小了传质阻力。该工艺具有一定的过程强化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除采油污水中硫化氢的汽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油污水由污水管输送而来;
2)离心泵的吸入口通过管路与塔釜连通,离心泵的排出口与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回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污水管连通,离心泵启动后将塔釜中的脱H2S采油污水吸入,并经由回流管排入到污水管中与采油污水混合得到混合采油污水;
3)酸液注入管与污水管联通,且设置在回流管与污水管连通的下游,浓酸溶液通过酸液注入管注入到污水管中,保证进塔前混合采油污水的pH值符合工艺要求;
4)混合采油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到塔体上部,通过设置在污水管出口处的液体分布器喷洒在填料层上,向下穿过填料层落入到塔釜中,塔釜中的液体即为脱H2S采油污水;
5)塔釜中的脱H2S采油污水,一部分被离心泵吸入,另一部分通过排液管排出;
6)载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塔体下部,向上穿过填料层,通过设置在塔顶的排气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采油污水,其H2S含量高于100 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采油污水的体积流量与所述步骤2)中的脱H2S采油污水的体积流量之比为1:0.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浓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5~30%的盐酸溶液或质量浓度为20~50%的硫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pH值为5.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填料的材质为聚苯硫醚或聚偏氟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载气为天然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混合气中天然气与水蒸气的体积之比为1~99: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载气的体积流量与所述步骤1)中的采油污水的体积流量之比为1~5:1。
说明书
一种除采油污水中硫化氢的汽提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除采油污水中硫化氢的汽提工艺。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采油污水,同时又要向油层回注大量水以保持油层压力,这为采油污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多数油田采油污水的处理工艺是以“重力沉降—絮凝沉降—过滤”为基础的处理技术,主要去除浮油、分散油形式存在的石油和悬浮固体物质,使水质达到回注要求。油田所处地区不同,采油污水的水质组成变化很大,尤其是中东地区的采油污水具有H2S含量高的特点。例如伊拉克某油田的采油污水H2S含量高达200 mg/L。H2S具有较大的危害:一方面,导致水体的pH值减小,污水呈现酸性,腐蚀油田污水处理系统的管道;另一方面,油田污水中散发的H2S气体对人的神经系统和粘膜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甚至造成人员的死亡。因此对H2S含量高的采油污水需要在“重力沉降—絮凝沉降—过滤”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脱H2S的步骤,进而采油污水的处理工艺改进为“重力沉降—絮凝沉降—脱H2S—过滤”。目前国内外对采油污水脱H2S的方法有氧化法、汽提法、碱液吸收法和沉淀法,其中汽提法适用于H2S含量较高(>100 mg/L)的采油污水。汽提法就是利用气液平衡原理来处理溶解在水中的H2S。在汽提设备中,使采油污水与载气接触,并不断排出载气,始终保持气相中的H2S的实际浓度小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浓度,这样采油污水中溶解的H2S就不断转入气相,采油污水中的H2S可得到去除。
由于H2S是弱酸,在水中的电离过程如下:
汽提过程主要是针对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2S,为了保证汽提的效果,必须使水中的S2-以H2S气体的状态存在,否者汽提效果很差。因此通过向采油污水中注入酸液(H2SO4或者HCl)来降低采油污水的pH值,使上述电离过程向着左侧移动,确保S2-以H2S气体的形式存在,提高汽提效果。显然,采油污水的pH值越低,汽提效果越好,但是较低的pH值会增加采油污水对设备的腐蚀性。为此通常将pH值控制在5.0以上,汽提塔脱除H2S的效率在90%左右。对于H2S含量高的油田污水,即使脱除率达到90%,脱H2S污水中残留的H2S仍然较高。为了提高采油污水中H2S的脱除率,通常可以通过增加塔高和载气流量(增加载气流量势必会增加塔径)来提高脱除率,这将大大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从汽提塔脱采油污水中H2S的原理出发,通过塔釜回流的方式强化汽提效果,开发一种除采油污水中硫化氢的汽提工艺。该工艺适用于H2S含量高于100 mg/L的采油污水,可以提高H2S的脱除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采油污水中硫化氢的汽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油污水由污水管输送而来;
2)离心泵的吸入口通过管路与塔釜连通,离心泵的排出口与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回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污水管连通,离心泵启动后将塔釜中的脱H2S采油污水吸入,并经由回流管排入到污水管中与采油污水混合得到混合采油污水;
3)酸液注入管与污水管联通,且设置在回流管与污水管连通的下游,浓酸溶液通过酸液注入管注入到污水管中,保证进塔前混合采油污水的pH值符合工艺要求;
4)混合采油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到塔体上部,通过设置在污水管出口处的液体分布器喷洒在填料层上,向下穿过填料层落入到塔釜中,塔釜中的液体即为脱H2S采油污水;
5)塔釜中的脱H2S采油污水,一部分被离心泵吸入,另一部分通过排液管排出;
6)载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塔体下部,向上穿过填料层,通过设置在塔顶的排气管排出。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采油污水,其H2S含量高于100 mg/L。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采油污水的体积流量与所述步骤2)中的脱H2S采油污水的体积流量之比为1:0.5~3。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中的浓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5~30%的盐酸溶液或质量浓度为20~50%的硫酸溶液。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中的pH值为5.0~6.5。
再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填料层的材质为聚苯硫醚或聚偏氟乙烯。
再改进,所述步骤6)中的载气为天然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混合气中天然气与水蒸气的体积之比为1~99:1。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中的载气的体积流量与所述步骤1)中的采油污水的体积流量之比为1~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过塔釜回流的方式将脱H2S的采油污水与采油污水混合,稀释了采油污水中H2S,同时通过注入浓酸溶液维持了传统工艺的pH值,这样就使H2S电离平衡更多地朝生成H2S气体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汽提过程的传质推动力;2、通过分析发现,汽提脱H2S的传质过程为液膜控制,塔釜回流增加了塔内液体的流速从而提高的液膜传质系数,进而提高总传质系数,有利于降低传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