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4-7 21:16: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8.27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印染废水经废水调节池、热回收装置、PH调节设备、厌氧池、生化A/O池、二沉池、微絮凝反应池、砂滤设备进行过滤,使得废水的COD小于150mg/l,废水达标排放。本发明的产泥率小于1‰,脉冲布水器布水均匀,水力搅动强,无死角污泥自身消耗快,进而减少污泥量,本发明工艺先进,投资小,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运营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印染废水经流入废水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流出至热回收装置经该 热回收装置回收热量;

  (2)经热回收装置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再经脉冲布水器流入厌氧池,经微 生物水解酸化,提高印染废水的B/C值;

  (3)经厌氧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生化A/O池,经好氧微生物处理后 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后,产生上清液和生化污泥,上清液的COD小于 200mg/l。

  (4)二沉池内的上清液流入微絮凝反应池,再经泵打出至砂滤设备进行 过滤,使得上清液的COD小于150mg/l,达到排放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二沉池分 离出来的生化污泥大部分回流至PH调解设备、厌氧池、生化A/O池,剩余部 分的生化污泥排入污泥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将达标的上清液经碳滤设备过滤后回用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 污泥池内的生化污泥压滤成块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压滤成块 过程中产生的滤液回流至废水调节池。

  说明书

  一种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印染行业用水量的减少,染料螯合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印染废水逐步 成为一种可生化性较差的高浓度高色度的有机废水,传统的“混凝物化+生物处 理”技术已难以满足水质再生回用的要求,此外,混凝物化过程中污泥的高产 生率也严重影响行业的发展,传统技术的产泥率为5‰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染废水全生化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废水全生 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印染废水经流入废水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经泵提升至热回收装置经 该热回收装置回收热量;

  (2)经热回收装置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再经脉冲布水器流入厌氧池,经微生 物水解酸化,提高印染废水的B/C值;

  (3)经厌氧池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入生化A/O池,经好氧微生物处理后流 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后,产生上清液和生化污泥,上清液的COD小于 200mg/l。

  (4)二沉池内的上清液流入微絮凝反应池,再经泵打出至砂滤设备进行过 滤,使得上清液的COD小于150mg/l,达到排放标准。

  二沉池分离出来的生化污泥大部分回流至PH调解设备、厌氧池、生化A/O池, 剩余部分的生化污泥排入污泥池。

  还包括将达标的上清液经碳滤设备过滤后回用的步骤。

  还包括将污泥池内的生化污泥压滤成块的步骤。

  压滤成块过程中产生的滤液回流至废水调节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产泥率小于1‰,脉冲布水器布水均匀,水 力搅动强,无死角污泥自身消耗快,进而减少污泥量,50%的印染废水经全生化 处理后再提升至车间二次利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本发明工艺先进,投资小, 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运营稳定。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