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8.27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IPC分类号C02F1/44; B01D61/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模组包括一段反渗透模组和二段反渗透模组,一段反渗透模组与二段反渗透模组串联,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得到的浓水经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后得到纯水,并且一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大于二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对废水进行两段式处理,减小浓水排放,制得纯水回收利用,提高纯水产量,减小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模组包括一段反渗透模组(1)和二段反渗透模组(2),一段反渗透模组(1)与二段反渗透模组(2)串联,一段反渗透模组(1)处理得到的浓水经一段反渗透模组(1) 处理后得到纯水,一段反渗透模组(1)的膜组数大于二段反渗透模组(2)的膜组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段反渗透模组(1)的膜组数与二段反渗透模组(2)的膜组数的比例为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段反渗透模组(1)的内部模组采用并联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段反渗透模组(1)的反渗透膜孔径为0.3~0.5nm,滤过时提取液温度为20~40℃,给水压为 1.05~1.15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段反渗透模组(2)的反渗透膜孔径为0.1~0.3nm,滤过时提取液温度为20~40℃,给水压为 0.95~1.05MPa。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反渗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反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发火电机组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组的参数与容量不断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对水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新的水处理技术与材料的出现及应用又为电厂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现有电站的废水处理通常会采用反渗透系统,利用反渗透系统处理得到浓水,浓水外排废弃处理,污染环境的同时造成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水处理反渗透装置,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反渗透水处理制的浓水后排放,污染环境的同时浪费能源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模组包括一段反渗透模组和二段反渗透模组,一段反渗透模组与二段反渗透模组串联,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得到的浓水经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后得到纯水,并且一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大于二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处理反渗透装置采用二段式布置,对生产中得到废水原水进行二段式处理,一段反渗透模组的进水为高压泵加压注入的原水,二段反渗透模组的进水为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后得到的浓水。在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时,渗透加工得到的水量比进水量小得多,因此如果将一段反渗透模组与二段反渗透模组的模组数量设置为相等的,则会导轨二段反渗透模组的处理能力过剩,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后得到的浓水的水量较小,浓水完全不能满足二段反渗透模组满负荷处理,浪费资源,还导致纯水产量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一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大于二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使得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后得到的浓水的水量增大满足二段反渗透模组的处理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与二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的比例为3:1。原水经过一段反渗透模组处理后得到的浓水的水量大致为原水的三分之一,因此将一段反渗透模组与二段反渗透模组的膜组数设置为3:1,可以使得一段反渗透模组与二段反渗透模组同时满负荷处理,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产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段反渗透模组的内部模组采用并联的结构,并行处理原水,提高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段反渗透模组的反渗透膜孔径为0.3~0.5nm,滤过时提取液温度为20~40℃,给水压为1.05~1.15MPa。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段反渗透模组的反渗透膜孔径为0.1~0.3nm,滤过时提取液温度为20~40℃,给水压为0.95~1.05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对废水进行两段式处理,减小浓水排放,制得纯水回收利用,提高纯水产量,减小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改造后纯水产量11-12吨/小时,现浓水排放量比原来降低2-3吨/小时,每天产水量按180吨计,改造后产水时间缩短7-9小时,每天节约电量为350kwh,电价按0.5元/kwh计,每天可节约费用1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