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树脂再生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4-7 22:07:2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8.26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IPC分类号C02F9/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沉淀、气浮、过滤、反渗透、浓缩、电解等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废水处理后的产水及药剂进行配液后可作为树脂再生的酸碱液进行回用,酸碱的回用率在90%以上,既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零排放”,同时减少树脂再生的药剂消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沉淀:将树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引入沉淀池,向沉淀池中加入CaCl2和NaOH,用以沉淀废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和硅酸根;

  2)气浮:将步骤1)中所得的上清液引入气浮池,首先向气浮池内加入絮凝 剂形成絮凝沉淀,同时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物在气浮池内进行分离,浮渣从水 体表面清除;

  3)过滤:将步骤2)中所得的上清液泵送至保安过滤器过滤;

  4)反渗透:将步骤3)中过滤后的水引入反渗透装置中进行浓缩,所得稀释 液储存于水箱内做反洗使用,浓缩液进入下一步骤;

  5)浓缩:将步骤4)中所得的浓缩液引入旋转膜蒸发器中形成饱和NaCl溶 液,所得稀释液储存于冷凝水箱中做配液使用;

  6)电解:将步骤5)中形成的饱和NaCl溶液引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阳极 与阴极产生的气体通入合成塔中反应生成HCl,电解槽中余料作为NaOH配液 回用进行树脂的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或二者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反渗透装置中安装有浓水专用的反渗透疏松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电解槽为立式隔膜电解槽。

  说明书

  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 艺,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阴阳离子再生产生的废水属于难处理的高盐废水,可生化性差,难以降 解,用一般的生物处理法难以达标排放,一般选择中和后排放,但对于电厂 或钢厂,污水量大,对环境造成负担,高含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现今国内外 学者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

  针对高盐废水的处理,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Fenton试剂催 化氧化法:通过投加亚铁盐和双氧水将有机物氧化二氧化碳和水起到为降解 有机物的目的。2)沉淀法:各针对阴阳床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检测, 对高含盐废水区进行收集沉淀,用分步沉淀法去除阳床再生废水中的钙、镁、 铁离子,用二次沉淀法去除阴床再生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和硅酸根,分离出 沉淀后的上清液以氯化钠为主,可作为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液,减少废水 的排放。3)利用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脱除掉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中 的硝酸盐实现再生废液的处理与回用,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一侧是反硝化脱氮 介质,另一侧是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然后将脱除掉硝酸盐的离子交换树 脂再生废液回用于饱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4)分段回收法处理离子交换 树脂再生酸、碱废水:根据树脂再生废水杂质含量和酸、碱浓度的差异,采 用特殊纳滤膜进行分段回收,回收后的酸、碱可分别进行阳、阴树脂的再生,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需要大量的药剂投加,运行成本高,且对废水中的含 盐量作用不大。沉淀法需要时时检测水样,同时将废水分段分类处理,多次 投加各类沉淀剂,处理后接近水源水,作为进盐水还要补加氯化钠及盐酸, 不仅操作繁杂,不易连续控制且效率低,未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即使回 用还需要额外的药剂添加。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再生废液效果具有 单一性,废水中残存的其他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等对树脂的再生效果有影响。 分段回收法中酸、碱浓度≤1%时中和排入污水系统,未实现污水的零排放, 虽提高了酸、碱利用率但最高只能回收约70%的酸、碱,回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高盐废水处理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 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沉淀:将树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引入沉淀池,向沉淀池中加入CaCl2和NaOH,用以沉淀废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和硅酸根;

  2)气浮:将步骤1)中所得的上清液引入气浮池,首先向气浮池内加入絮凝 剂形成絮凝沉淀,同时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物在气浮池内进行分离,浮渣从水 体表面清除;

  3)过滤:将步骤2)中所得的上清液泵送至保安过滤器过滤;

  4)反渗透:将步骤3)中过滤后的水引入反渗透装置中进行浓缩,所得稀释 液储存于水箱内做反洗使用,浓缩液进入下一步骤;

  5)浓缩:将步骤4)中所得的浓缩液引入旋转膜蒸发器中形成饱和NaCl溶 液,所得稀释液储存于冷凝水箱中做配液使用;

  6)电解:将步骤5)中形成的饱和NaCl溶液引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阳极 与阴极产生的气体通入合成塔中反应生成HCl,电解槽中余料作为NaOH配液 回用进行树脂的再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或二者的 混合物。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反渗透装置中安装有浓水专用的反渗透疏松 膜。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浓缩渗透效果更好,延长寿命, 减少膜的更换频率。

  进一步,步骤6)中所述电解槽为立式隔膜电解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废水处理后的产水及药剂进行配液后可作为树脂再生的酸碱液进行 回用,酸碱的回用率在90%以上,既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零排放”,同 时减少树脂再生的药剂消耗;

  2)盐浓缩技术首先采用膜过滤技术进行第一步的浓缩来降低蒸发过程的 热量消耗,同时采用的旋转膜蒸发器形成饱和液较普通的蒸发器及完全蒸发 结晶的过程相比能耗低,而且电解回收过程中合成塔中释放的热量可以作为 蒸发器的热量供给,实现热量回收再利用,所以整个处理工艺的能耗小,运 行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大型高盐污水处理,树脂再生废水较多工矿企业体现 尤为突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