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浓缩污泥脱水机输入结构

发布时间:2018-4-12 16:31: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6.18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包括污水处理容器,污水处理容器上部设有清液溢出口,污水处理容器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进料滑槽和引料管,进料滑槽和引料管分别位于盖板的上、下面,且进料滑槽和引料管连通,引料管伸入污水处理容器中下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沉降分离原理工作的污水处理设备,使用过程中污水从较低位置进入污水处理容器,不会污染已完成固液分离的上层液相,避免破坏已有的沉降分离成果,因而可确保沉降分离过程顺利进行。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包括污水处理容器(1),其特征是污水处理容器(1)上部设有清液溢出口(5),污水处理容器(1)顶部设有盖板(12),盖板(12)上设有进料滑槽(13)和引料管(14),进料滑槽(13)和引料管(14)分别位于盖板(12)的上、下面,且进料滑槽(13)和引料管(14)连通,引料管(14)伸入污水处理容器(1)中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其特征是污水处理容器(1)包括沉降仓和斜斗仓,斜斗仓位于沉降仓下方,沉降仓呈筒状,斜斗仓呈漏斗状,污泥排出口(6)设于斜斗仓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其特征是引料管(14)底端口略高于斜斗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其特征是进料滑槽(13)内设有一进料阀。

  说明书

  一种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大力提倡节能节排,各地越来越重视污水、废气等直接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和处理。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虽然形式多样,但采用的核心装置主要有三种:一、过滤装置;二、离心装置;三、压滤装置,这就决定了现有的传统污水处理设备存在使用、维护麻烦,成本高,功耗大,效率低的缺陷,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于设备在低能耗、高效率、节约人工、环境友好等这些基本要求上越来越高的指标。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一般都是将待处理污水从容器顶部输入,有厂家开发了基于沉降分离工作原理的污水处理设备,此种设备更为节能,更易维护,但如果仍沿用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顶部输入污水的方式,会将污水不停地混入固液分离后的上层液相中,使得沉降分离无法持续。公开号为CN101574595A的发明专利于2009年11月11日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工业和民用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机,包括过滤装置、排泥装置,在封闭筒体上设置有均流通道和导流通道,均流通道设有污水入口和与导流通道相连通的均流孔,导流通道通过导流孔与中空筒体相连通,中空筒体内设有由若干个滤芯构成的过滤装置,筒体底部的储泥口与排泥装置相连通。该发明的特点是结构设计紧凑,布局合理,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污水处理效果好。但该发明是通过过滤实现固液分离的,采用顶部输入污水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并不影响固液分离效果,对采用沉降分离工作原理的污水处理设备来说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采用顶部输入污水的方式,会将污水不停地混入固液分离后的上层液相中,使得沉降分离无法持续,不适于基于沉降分离工作原理的污水处理设备,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会影响沉降分离效果,从而确保污水处理的效率的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浓缩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结构,包括污水处理容器,污水处理容器上部设有清液溢出口,污水处理容器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进料滑槽和引料管,进料滑槽和引料管分别位于盖板的上、下面,且进料滑槽和引料管连通,引料管伸入污水处理容器中下部。待处理污水通过进料滑槽和引料管进入污水处理容器内,引料管底端口位置低于清液溢出口,当污水处理容器内水位高出清液溢出口时,由于作为液体内压泄压口的清液溢出口位置在上,污水处理容器内部形成向上运动的液流,这一流向逆重力方向而行,是个流速逐渐减缓的流动过程,相当于加长了污水在污水处理容器内的流动运行时间,使得固体颗粒有更多时间向下沉降。另一方面由于引料管可以深入污水处理容器内部,这样后续污水可直达污水处理容器深处而不是从污水处理容器内的上层较清洁液面加入,避免破坏已有的沉降分离成果,从而确保污水处理的效率。

  作为优选,污水处理容器包括沉降仓和斜斗仓,斜斗仓位于沉降仓下方,沉降仓呈筒状,斜斗仓呈漏斗状,污泥排出口设于斜斗仓底部。沉淀下来的固相颗粒积聚成污泥后,在不断增大的自重作用下持续下沉,由于斜斗仓呈口大底小的结构,污泥下沉过程中受到不断缩小空间的约束,会自行挤压提高固相颗粒聚集度,将污泥压实。

  作为优选,引料管底端口略高于斜斗仓。斜斗仓的漏斗状结构有利于沉淀的污泥借自重进行一定的压缩,引料管底端口略高于斜斗仓,可以避免引料管占用斜斗仓的空间,这样斜斗仓可以容纳更多污泥进行自压缩。

  作为优选,进料滑槽内设有一进料阀。设置进料阀便于控制待处理污水的进入量,防止污水输入过多过快,不及处理就满盈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确保沉降分离过程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沉降分离原理工作的污水处理设备,使用过程中污水从较低位置进入污水处理容器,不会污染已完成固液分离的上层液相,避免破坏已有的沉降分离成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