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29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IPC分类号C02F1/44;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除杂池(2)、缺氧池(3)、反应池、污泥池(4)和清水池(5),调节池(1)底面为斜面(11),除杂池(2)内部且位于所述接水管管口下方设有格栅(21)、滤网(23)和旋转装置(22);反应池(7)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71),MBR膜生物反应器(71)通过自吸泵(81)与清水池(5)连接,污泥池(4)底部设有通过管道将污泥抽入缺氧池(3)的污泥提升泵(9),本实用新型充分解决了污水处理的多方面问题,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以及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除杂池(2)、缺 氧池(3)、污泥池(4)和清水池(5),其特征在于:调节池(1)底面为斜面 (11),所述斜面(11)最底部延伸出轴线与所述斜面(11)平行且与除杂池(2) 相连的接水管(6);除杂池(2)内部且位于所述接水管管口下方设有格栅(21)、 旋转装置(22),格栅(21)下方设有滤网(23),旋转装置(22)用于翻转格 栅(21)和滤网(23);缺氧池(3)与污泥池(4)之间还设有反应池(7),反 应池(7)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71),MBR膜生物反应器(71)通过自 吸泵(81)与清水池(5)连接,污泥池(4)底部设有通过管道将污泥抽入缺 氧池(3)的污泥提升泵(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池(1) 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 池(1)与除杂池(2)相连的接水管(6)上设有流量调节阀(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池(1) 内部设有通过电机(12)驱动的搅龙(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污泥池(4) 包括用于存放设备的设备室(41)和用于沉淀污泥的污泥室(42),污泥提升泵 (9)位于污泥室(42)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污泥室(42) 底部设有倾斜的导流板(421),导流板(4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
说明书
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可用水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势下,对污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愈发重要起来。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污水处理水平的比例中,城市占78%、建制镇占15%、 村庄占6%。考虑到建制镇很大一部分是县城的城关镇,如果统计真正的建制镇 则污水处理水平只占了不到10%。乡镇污水收集管网设计不完善,建设滞后, 大部分镇区和农村都是雨污合流,沿沟渠排放,污水收集率低。乡镇污水一般 由镇政府编制管理,设有污水管理员,负责日常工作,但由于站点分布较散, 非专业管理员缺乏运管经验,管理不规范,政府所制定的长效管理机制不能有 效落实。由于缺乏运行管理的专业人员,致使出水水质很难达标,设施维护水 平较低,不及时维修维护易造成设备过快损坏、过早报废,致使前期建设投入 和预期成效付诸东流。另外,村镇污水处理站点多、分布散、规模小,并且缺 乏专业的管理,导致水质不达标,而政府却难以问责到人,更谈不上行政处罚, 污水处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污水处理方案难以奏效,许多污水站点“名存 实亡”。这就造成了乡镇污水治理存在如下问题:(1)处理率低;(2)污水收 集率低;(3)设施运维管理困难;(4)政府监管困难;(5)缺少专业物业化运 营管理及智能监管平台。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一般都是某一方面效率较高,却难以满足其它方面的 需求,需要多种设备的配合对污水进行处理,从而造成设备具有投资高、占地 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等诸多限制。同时现有的污水处理时一般均需要投放一定 的化学药剂,继而增加了一定投资成本,也难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仍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低、成本 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除杂池、缺氧池、 污泥池和清水池,调节池底面为斜面,所述斜面最底部延伸出轴线与所述斜面 平行且与除杂池相连的接水管;除杂池内部且位于所述接水管管口下方设有格 栅、旋转装置,格栅下方设有滤网,旋转装置用于翻转格栅和滤网;缺氧池与 污泥池之间还设有反应池,反应池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MBR膜生物反 应器通过自吸泵与清水池连接,污泥池底部设有通过管道将污泥抽入缺氧池的 污泥提升泵。
调节池底面为斜面,斜面最底部延伸出轴线与所述斜面平行且与除杂池相 连的接水管,采用这种设计以确保废水内的固体废渣也一并流入除杂池进行除 杂,而不会在调节池内沉淀。除杂池内部设有格栅、旋转装置,格栅下方设有 滤网,旋转装置用于翻转格栅和滤网,在格栅和滤网的配合使用下,即不会因 废渣体积小而起不到过滤作用,又不会因废渣体积大对滤网有所损坏。除杂后 的污水进入缺氧池,利用缺氧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污水中较难分解的有机高分 子污染物分解成较易分解的有机低分子污染物,经过缺氧池进行脱氮反硝化后 的污水进入反应池,经MBR膜生物反应器反应、过滤,由于膜的过滤作用,微 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活性污泥泥龄的彻底 分离,消除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问题。同时MBR膜生物反应器还具有 运行稳定,清洗周期长,产水能耗低,不需投加混凝剂,助凝剂等化学药剂, 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并且膜生物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耐冲击性能好,占地面 积小,出水水质良好。污泥池底部设有将污泥抽入缺氧池的污泥提升泵,通过 将污泥池的泥通过提升泵回流至缺氧池,依靠原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利用缺氧微 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将氮氨转化为氮气。
作为优选,调节池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60°。相较于平面,斜 面可以保证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更顺畅的流入除杂池中,在此角度范围内即不 会因角度过小,影响调节池容积,又不会因为角度过大,废水内固体颗粒流出 不完全,所以该角度范围为最佳角度范围。
作为优选,调节池与除杂池相连的接水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通过流量调 节阀来调节调节池流入除杂池的流量。
调节池内部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搅龙。调节池内部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搅 龙,搅龙充分搅拌水晶废水,并且能打碎较大固体废料,
作为优选,污泥池包括用于存放设备的设备室和用于沉淀污泥的污泥室, 污泥提升泵位于污泥室底部。
作为优选,污泥室底部设有倾斜的导流板,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80°。采用倾斜的导流板可加快污泥沉淀,提高沉淀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调节池、除杂池、缺氧池、反应池、污泥池以及清水池 一体化设计,充分解决了污水处理的多方面问题;通过对除杂池、污泥池结构 上的改进,充分解决了污水处理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通过设置MBR膜 生物反应池,充分实现固液高效分离,除去有机物、实现脱氮除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