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31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IPC分类号C02F3/22
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它涉及一种生物选择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循环式活性污泥污法的生物选择器好氧混合液与进水充分混合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矩形配水槽安装在外池壁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进水管安装在外池壁上并与矩形配水槽的长度方向连通,与进水管相对一侧的矩形配水槽上开有堰口,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分别安装在矩形配水槽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一隔槽和第二隔槽沿外池壁长度方向设置在外池壁内,第一隔槽与外池壁的池底之间留有间隙,第二隔槽固定安装在外池壁的池底,多个隔板均布在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内。本实用新型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它包括外池壁(1),外池壁(1)为矩 形外池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选择器还包括矩形配水槽(2)、进水管(3)、第一布水 管(4)、第二布水管(5)、第一隔槽(6)、第二隔槽(9)、回流管(7)和多个隔板(8), 矩形配水槽(2)安装在外池壁(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进水管(3)安装在外池壁(1) 上并与矩形配水槽(2)的长度方向连通,与进水管相对一侧的矩形配水槽(2)上开有堰 口(14),第一布水管(4)和第二布水管(5)分别安装在矩形配水槽(2)宽度方向的两 端,第一隔槽(6)和第二隔槽(9)沿外池壁(1)长度方向设置在外池壁(1)内,第一 隔槽(6)与外池壁(1)的池底之间留有间隙,第二隔槽(9)固定安装在外池壁(1)的 池底,第一隔槽(6)和第二隔槽(9)将外池壁(1)的内部由进水管(3)处起依次分隔 成第一混合区(10)、第二混合区(11)和反应区(12),多个隔板(8)均布在第一混合区 (10)和第二混合区(11)内,多个隔板(8)分别将第一混合区(10)和第二混合区(11) 分隔成多个混合槽(13),第一混合区(10)和第二混合区(11)内的相邻两个隔板(8) 之间存在高度差,回流管(7)依次穿过第一隔槽(6)和第二隔槽(9),且回流管(7)的 一端与反应区(12)连通,回流管(7)的另一端与第一混合区(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第 一隔槽(6)与外池壁(1)的池底之间的间隙为0.3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相 邻两个隔板(8)的高度分别为5.0m和3.2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 生物选择器还包括托架(15),托架(15)安装在第二混合区(11)内的隔板(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其特征在于:外 池壁(1)的长度和宽度比为4.5:1。
说明书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选择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常用的一种工艺,按照功能划分它由生 物选择器、主曝气区、污泥回流/排除剩余污泥系统、撇水装置组成。生物选择器最基本 功能是防止活性污泥膨胀。在选择器中,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能通过酶反应机理而迅 速去除。选择器可以恒定容积也可以可变容积运行。选择器区域不曝气,维持缺氧状态, 污泥回流液中所含有的硝酸盐可在此选择器中得以反硝化,继而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所 以生物选择器的结构优劣直接决定循环式活性污泥污染物去除的效率高低、成功与失败。 正常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污法的生物选择器在一定容积的池子通过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混合来 实现好氧混合液与进水充分混合。这种选择器虽然能够满足这种选择混合的功能但是很难 实现更加充分的接触混合,同时搅拌器(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而停止运转,将导致无法 实现搅拌混合或混合效率直线下降,最终影响生物主反应区反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循环式活性污泥污法的生物选择器好氧混合液与进 水充分混合效果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包括外池壁,外 池壁为矩形外池壁,所述生物选择器还包括矩形配水槽、进水管、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 管、第一隔槽、第二隔槽、回流管和多个隔板,矩形配水槽安装在外池壁长度方向的中间 位置,进水管安装在外池壁上并与矩形配水槽的长度方向连通,与进水管相对一侧的矩形 配水槽上开有堰口,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分别安装在矩形配水槽宽度方向的两端,第 一隔槽和第二隔槽沿外池壁长度方向设置在外池壁内,第一隔槽与外池壁的池底之间留有 间隙,第二隔槽固定安装在外池壁的池底,第一隔槽和第二隔槽将外池壁的内部由进水管 处起依次分隔成第一混合区、第二混合区和反应区,多个隔板均布在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 合区内,多个隔板分别将第一混合区和第二混合区分隔成多个混合槽,第一混合区和第二 混合区内的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存在高度差,回流管依次穿过第一隔槽和第二隔槽,且回流 管的一端与反应区连通,回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混合区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不同高度的隔板,而且通过第一隔槽与池底之间的间隙相互配合,使 得城市生活污水进入到配水槽内后,污水分别经过堰口、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流向三 个方向,当矩形配水槽内的污水通过堰口溢出到第一混合区内的一个混合槽内时,污水经 过第一隔槽的底端缝隙流进第二混合区内的一个混合槽内,污水向高度低的两个隔板外溢 出,以进水管左侧的污水流动为例,当污水流经混合槽A1内时,污水通过第一隔槽的底 端缝隙流进混合槽A2内,混合槽A2内的污水溢出到混合槽A3中,混合槽A3中的污水通 过第一隔槽的底端缝隙流进混合槽A4中,以此类推,直至流进主反应区,通过回流管将 污水回流到进水管所对的第一混合区内的一个混合槽内。
基于上述工作原理,使得城市污水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完成污水生物选择,同时有利于 运行管理,生物选择器效率提高25%-40%,对吸附碳源、脱氮除磷起到了保障作用,结构 简单易于实现。
生物选择器混合效果的提高是污水(流体)流动过程中通过隔板上下、左右的流动, 在推流过程中使流体流态始终处于湍流状态,保障了混合液混合效果。预计生物选择器混 合效果提高约为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