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艺

发布时间:2018-4-23 11:20:0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2.16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IPC分类号C02F103/30;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及工艺,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预氧化池、兼氧/好氧生物滤池、沉淀池和脱色吸附池,以及与兼氧/好氧生物滤池相连的菌种扩培装置;兼氧/好氧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池体,分隔为兼氧区和好氧区,好氧区带有连接沉淀池的出水口,兼氧区与好氧区均与菌种扩培装置相连通,兼氧区和好氧区内均设置填料层;进水布水器和回流液布水器,均设置于兼氧区内填料层的上方,进水布水器连接预氧化池;回流液管道,连接好氧区与回流液布水器,该回流液管道上带有回流泵;空气布气装置,设置于填料层下方。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耐受一定的毒性,有机物、氨氮处理效率高,能实现染料废水的回用,运行费用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预氧化池、 兼氧/好氧生物滤池、沉淀池和脱色吸附池,以及与所述兼氧/好氧生物滤 池相连的菌种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好氧生物滤池包括:

  滤池池体,该滤池池体内分隔为兼氧区和好氧区,好氧区带有连接所 述沉淀池的出水口,所述兼氧区与好氧区均与所述菌种扩培装置相连通, 兼氧区和好氧区内均设置填料层;

  进水布水器和回流液布水器,均设置于兼氧区内填料层的上方,进水 布水器连接所述预氧化池;

  回流液管道,连接所述好氧区与回流液布水器,该回流液管道上带有 回流泵;

  空气布气装置,设置于兼氧区内填料层及好氧区内填料层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好氧区设有出水堰,回流液管道与该出水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填料层高度占对应反应区总高度的6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填料层为多孔聚氨酯生物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单个填料为多边形,边长为50~100mm,孔径为2~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预氧化池包括:

  氧化筒体,该氧化筒体内分隔为臭氧氧化池和臭氧释放池;

  臭氧布气装置,置于所述臭氧氧化池底部;

  臭氧发生器,连通所述臭氧布气装置;

  污水布水器,设于所述臭氧氧化池内上部;

  尾气回收装置,连通所述臭氧氧化池和臭氧释放池。

  7.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1)经常规生化处理后的染料废水首先进入预氧化池,预氧化池内 投加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反应30-60分钟;

  (2)经臭氧氧化后的废水释放多余臭氧后自流进入兼氧/好氧生物滤 池,其中兼氧区停留时间为4-10h,pH值为7.0-8.5,溶解氧为0.1-0.5mg/L; 好氧区停留时间为12-36h,pH为7.0-8.5,溶解氧为2-4mg/L;好氧区末 端混合液通过回流泵和回流液管路外循环回流至兼氧区;菌种扩培装置中 扩培后的菌种间歇输送至兼氧区和好氧区;

  (3)好氧区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沉淀时间为1.5~2小时,表面负 荷为0.8~1.2m3/m2.h;

  (4)沉淀池的出水再通过脱色吸附池强化吸附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后 回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合液的回流比为1:1-4: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预氧化池中臭氧的投加 量为30~6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菌种的投加量为每周处 理水量的1-3‰或每天处理水量的0.5-1‰。

  说明书

  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料废水深度与回用处理装 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染料行业是精细化学工业的重要行业之一,产品主要用于纺织印染以 及木材、纸张、皮革等行业。我国是染料生产和使用大国,经过几十年的 快速发展,目前生产能力、产量、出口量均处于世界第一位。2011年我国 染料产量累计约90万吨,占全球染料总产量的60%以上。我国染料生产 所采取的染料制造技术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生产过程中的物耗和主要 产品的单位能耗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20%~80%,单位产品水耗是发达 国家的3~4倍,总体上我国染料生产仍处于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初级阶 段,节能减排特别是废水减排潜力巨大。

  染料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生产步骤多、收率较低,大部分 原料、中间体及副产物都以“三废”形式排出,目前染料行业已成为有毒 有机污染物防治的重点行业,社会关注度很高。染料废水治理的难点在于 色度高、有毒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氨氮高、废水中含有生物不可降解或对 生物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其污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物化+生化处理 模式,其中物化方法有主要去除悬浮、胶状污染物的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生化工艺一般采用水解+延时好氧生化处理模式。

  例如,公开号为CN 103626278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快 速深度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方法。该方法为:(A)格栅除杂、静置沉淀, 调节pH值到6~11;(B)废水引入反应容器后,投加铋酸钠和硝酸银合 成的铋银氧化物,在搅拌下保持多相均一混合反应,温度室温,压力常压, 废水基本脱色后离心排出;(C)上段出水引入另一反应容器,按0.75~ 2g/L加入铋酸钠,在太阳光照射下搅拌反应,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其中铋 银氧化物按铋酸钠∶硝酸银为(2.5~3.5)∶1的重量比合成。

  但实际运行表明,染料行业生化出水普遍存在出水水质不稳定,生化 出水COD、氨氮及色度仍较高;其COD一般在400-800mg/L、氨氮在 40-80mg/L、色度在60-200倍;由于生化处理后残留的有机物均属难降解 有机物,常规方法难以进一步去除,如何有效解决染料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技术难题,是染料行业污染物的减排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染料废水生化处理效果不佳、生化出水COD、氨氮及色度 仍较高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及工 艺,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耐受一定的毒性,有机物、氨氮处理效率高,能 实现染料废水的回用,运行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预氧化池、兼 氧/好氧生物滤池、沉淀池和脱色吸附池,以及与所述兼氧/好氧生物滤池 相连的菌种扩培装置;所述兼氧/好氧生物滤池包括:

  滤池池体,该滤池池体内分隔为兼氧区和好氧区,好氧区带有连接所 述沉淀池的出水口,所述兼氧区与好氧区均与所述菌种扩培装置相连通, 兼氧区和好氧区内均设置填料层;

  进水布水器和回流液布水器,均设置于兼氧区内填料层的上方,进水 布水器连接所述预氧化池;

  回流液管道,连接所述好氧区与回流液布水器,该回流液管道上带有 回流泵;

  空气布气装置,设置于兼氧区内填料层及好氧区内填料层的下方。

  经生化处理后的染料废水首先通过预氧化工艺将难降解的苯环、杂环 类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随后通过兼氧/好氧 生物滤池降解大部分有机物、氨氮;最后通过脱色吸附池进一步降低废水 中残留的有机物、色度;脱色吸附池出水可回用至工业生产滤饼洗涤用水。

  作为优选,所述好氧区设有出水堰,回流液管道与该出水堰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滤池池体的截面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高度与或边长 比为1:1~3:1。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层高度占对应反应区总高度的60~80%。进一步 优选地所述填料层高度占对应反应区总高度的60%。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层为多孔聚氨酯生物填料。多孔聚氨酯生物填料 为高分子合成及改性聚氨酯填料,进一步优选,单个填料为多边形,边长 为50~100mm,孔径为2~6mm。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布气装置为单孔膜曝气器,气水比为3:1~15:1。

  兼氧/好氧生化滤池内通过设在池边的高效菌种扩培装置投加兼具强 化去除COD及氨氮的高效菌种。好氧池末端设有混合液回流装置,混合 液回流比为1:1~4:1。所述的沉淀池为竖流式或者幅流式,表面负荷在 0.6-1.2m3/m2·d。

  高效菌种扩培装置为用于扩大培养以光合细菌为主的耐毒性微生物 菌群及高效硝化菌群的装置,其中耐毒性微生物菌群主要用于强化去除有 机物,高效硝化菌群用于强化去除氨氮。

  作为优选,所述预氧化池包括:

  氧化筒体,该氧化筒体内分隔为臭氧氧化池和臭氧释放池;

  臭氧布气装置,置于所述臭氧氧化池底部;

  臭氧发生器,连通所述臭氧布气装置;

  污水布水器,设于所述臭氧氧化池内上部;

  尾气回收装置,连通所述臭氧氧化池和臭氧释放池。

  所述氧化筒体的截面为圆柱形或者正方形,高度与直径或边长比为 5:1~10:1。

  所述吸附脱色池可采用常规脱色池,优选地,包括:吸附筒体;设置 在所述吸附筒体内的改性活性炭滤层;设置于所述改性活性炭滤层上方的 进水布水器;设置于所述改性活性炭滤层下方的出水堰和出水口。

  吸附脱色池中进水布水器、改性活性炭滤层、出水堰、出水口在吸附 筒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吸附筒体截面为圆柱形或者正方形,高度与直 径或边长比为4:1~8: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经常规生化处理后的染料废水首先进入预氧化池,预氧化池内 投加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反应30-60分钟;

  (2)经臭氧氧化后的废水释放多余臭氧后自流进入兼氧/好氧生物滤 池,其中兼氧区停留时间为4-10h,pH值为7.0-8.5,溶解氧为0.1-0.5mg/L; 好氧区停留时间为12-36h,pH为7.0-8.5,溶解氧为2-4mg/L;好氧区末 端混合液通过回流泵和回流液管路外循环回流至兼氧区,混合液回流比为 1:1-4:1;菌种扩培装置中扩培后的菌种间歇输送至兼氧区和好氧区;

  (3)好氧区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沉淀时间为1.5~2小时,表面负 荷为0.8~1.2m3/m2.h;

  (4)沉淀池的出水再通过脱色吸附池强化吸附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后 回用。

  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滤饼洗涤用水指标,回用至工业生产 洗滤饼用水。

  优选地,混合液的回流比为1:1-4:1,进一步优选地,回流比为2~3:1。

  优选地,本发明处理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回用装置实现,经过常规生化 处理后的染料废水COD为400-800mg/L、氨氮为40-80mg/L、色度60-200 倍;该废水首先进入预氧化池,预氧化池内投加,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能 力使染料废水中含有重氮、偶氮或带苯环的环状化合物等双价键断裂,同 时破坏构成发色基团的苯、苯胺、萘、蒽等环状化合物,从而提高废水的 可生化性;优选地,臭氧投加量在30~60mg/L,反应时间30-60分钟。

  经过臭氧氧化后的废水释放多余臭氧后自流进入兼氧生物滤池,兼氧 生物滤池的作用主要是将废水中难降解的苯环类、杂环类大分子有机物水 解酸化成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B/C,同时进行反硝 化脱氮;兼氧生物滤池的停留时间为4-10h,pH值为7.0-8.5,溶解氧为 0.1-0.5mg/L;兼氧生物滤池出水自流进入好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池的 主要作用是降解废水中剩余的大部分有机物,并将大部分氨氮进行硝化硝 态氮,好氧生物滤池末端设混合液回流泵,将混合液回流至兼氧生物滤池; 好氧生物滤池的停留时间为12-36h,pH为7.0-8.5,溶解氧为2-4mg/L, 混合液回流比为1:1-4:1。

  高效菌种经扩培装置扩培后间歇地输送至兼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 池;高效菌种投加量为每周处理水量的1-3‰,或每天处理水量的0.5-1‰, 兼氧区内和好氧区内的菌种基本等量输送,高效菌种为光合细菌为主的耐 毒性微生物菌群及高效硝化菌群,主要用于强化去除有机物及氨氮。

  好氧生物滤池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时间为1.5~2小时,表面负荷为 0.8~1.2m3/m2.h,沉淀池的出水由于仍有部分残留的显色物质,再通过脱 色吸附池强化吸附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后可达到滤饼洗涤用水指标,可回用 至工工业生产洗滤饼用水。

  脱色吸附池内采用经过氧化表面改性活性炭,活性炭经过氧化剂对表 面官能团进行氧化改性,提高了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增强对极性物质的吸 附能力。氧化表面改性活性炭是对市售的活性炭产品经过氧化改性得到。

  最优选地,预氧化池内的氧化时间为45分钟,臭氧投加量为40mg/L; 兼氧区内停留时间为6小时,好氧区内停留时间为24小时,好氧区至兼 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预氧化-兼氧/好氧生物滤池-吸附脱色组合工艺深度 处理染料废水,充分考虑了常规生化处理后的染料废水的特点,利用臭氧 预氧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通过兼氧/好氧生物滤池具有的兼氧、好氧 条件及相应的高效菌种生化强化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及氨氮,并通过改性活 性炭吸附脱色强化去除残留显色物质,是一种高负荷组合工艺,组合工艺 中的各工艺相互协同,相互促进,能去除大部分有机物、氨氮及色度,处 理后的出水可回用至工业生产洗滤饼用水。

  (2)本发明采用特殊多孔聚氨酯生物填料,此类填料孔径小,相互 贯通,具有切割气泡能力强,空间体积利用率大、无死区等优点,较适合 于耐毒微生物及硝化、反硝化菌群的附着,微生物的负载量大,容积负荷 高,而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布设密度来控制微生物的附着量。

  (3)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耐受一定的毒性,有机物、 氨氮处理效率高,能实现染料废水的回用,运行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