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IPC分类号C02F9/10; C02F103/36; C07C57/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顺酐工艺废水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顺酐废水中的顺丁烯二酸在60℃下,经强酸和异构剂的作用异构化成富马酸,然后降温冷却,投入到下个反应釜中,加水升温到110℃,后经活性炭脱色,过滤,降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可得工业级富马酸,含量在98%以上;然后再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进行处理,得到的顺酐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8%以上。本发明首先将顺酐工艺废水中的顺丁烯二酸经过强酸与异化剂转换成富马酸,将富马酸提取,可以再次利用,同时减少了有机物的排放以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废水,降低了废水COD的量,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顺酐工艺废水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待处理的含油及有机物的顺酐工艺废水进入集中池,进行收集处理;
2)将顺酐废水中的顺丁烯二酸在60℃下,经强酸和异构剂的作用异构化成富马酸,然 后降温冷却,得到顺酐废水中的富马酸与顺丁烯二酸异构化的富马酸;
3)将得到的富马酸投入到下个反应釜中,加水升温到110℃,富马酸在热水中溶解;
4)在反应釜中投入活性炭脱色精制,经过滤溶解,再投入活性炭反复脱色两次,然后, 降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可得工业级富马酸;
5)从反应釜分出粗富马酸的母液,加入到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的储液罐,调节双柱塞泵泵 头控制流量,进样;用温控仪设定砂浴加热温度在400~500℃,开始加热,调节空压机流量 4~10mL/min,向砂浴吹气,用手动泵加上所需反应压力20~4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强酸 为盐酸或硫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超临 界水氧化法处理顺酐生产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50℃、反应压力30MPa、流 量6mL/min。
说明书
一种处理顺酐工艺废水的改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处理顺酐工艺废水的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顺酐,学名为顺丁烯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 脂、醇酸树脂、1,4-丁二醇(BOD)、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应用 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国内顺酐行业发展迅速,生产厂有近30家,年产量达40万吨。其生 产工艺以苯氧化法为主,即纯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350-400℃和空气中的氧气经氧化反应, 生成顺丁烯二酸酐气体,经部分冷凝,55%的顺酐冷凝分离成粗顺酐,剩余部分经吸收塔用 水吸收成顺丁烯二酸水溶液。此水溶液与二甲苯经恒沸脱水,然后和粗顺酐一起减压精馏脱 去二甲苯得顺酐产品。此顺酐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来源有两个:(1)苯在氧化过程中除生成顺酐 外,同时有部分副产物反丁烯二酸(俗名富马酸)、饱和酸、焦油及其它碳化物等生成。因此, 氧化工段部分冷凝器由于副产物聚集,而降低冷凝效果,间隔一定时间需用水清洗一次,产 生部分废水。(2)该工艺恒沸脱水、减压精馏过程中有约5%顺酐异构化形成富马酸和精馏后期 部分顺酐残余物出现,每批料结束,需用水清洗塔和釜,也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该废水属于 高浓度有机污水,并有很强的腐蚀性,其COD在3000mg/L以上,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顺酐工艺废水必须经过治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水资源,降低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提供一种处理顺酐工艺废水的改进方法。
一种处理顺酐工艺废水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待处理的含油及有机物的顺酐工艺废水进入集中池,进行收集处理;
2.将顺酐废水中的顺丁烯二酸在60℃下,经强酸和异构剂的作用异构化成富马酸,然 后降温冷却,得到顺酐废水中的富马酸与顺丁烯二酸异构化的富马酸;
3.将得到的富马酸投入到下个反应釜中,加水升温到110℃,富马酸在热水中溶解;
4.在反应釜中投入活性炭脱色精制,经过滤溶解,再投入活性炭反复脱色两次,然后, 降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可得工业级富马酸,含量在98%以上;
5.从反应釜分出粗富马酸的母液,加入到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的储液罐,调节双柱塞泵泵 头控制流量,进样;用温控仪设定砂浴加热温度在400~500℃,开始加热,调节空压机流量 4~10mL/min,向砂浴吹气,用手动泵加上所需反应压力20~40MPa,此条件下处理后顺酐废 水的COD去除率为98%以上。
本发明的同现有技术相比优势在于:
本发明首先将顺酐工艺废水中的顺丁烯二酸经过强酸与异化剂转换成富马酸,将富马 酸提取,可以再次利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排放,以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利用超临界 水氧化法处理废水,降低了废水COD的量,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