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15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IPC分类号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内胆筒体、曝气装置和吸泥盘;内胆筒体置于外筒体内部,内胆筒体的下端开口,曝气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内胆筒体内、且位于内胆筒体的底部;吸泥盘安装于外筒体内、且置于外筒体的底部;生物填料通过支撑网固定于内胆筒体的中下部。该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噪音低、可分散安置、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在生活聚集区就近安装;生物处理单元通过人工接种活性污泥形成的一种固定化生物体系,具有生物与化学除磷的双重功能,污水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且减少了污泥排放量;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7)、内胆筒体(6)、曝气装置(10)和吸泥盘(11);所述的内胆筒体置于外筒体内部,内胆筒体的下端开口,曝气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内胆筒体内、且位于内胆筒体的底部;所述吸泥盘安装于外筒体内、且置于外筒体的底部;所述的内胆筒体的上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连接至穿外筒体;该装置还包括生物填料(9),所述的生物填料(9)通过支撑网(8)固定于内胆筒体的中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填料(9)为生物海绵铁,生物海绵铁置于一体化装置的好氧生物处理单元中,在好氧的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10)上安装有曝气用的主筒(3),主筒的进气端穿过内胆筒体(6)的顶部并置于内胆筒体外部、外筒体(7)内部;所述的主筒的进气端安装有充氧机(2),充氧机位于位于外筒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顶部安装有防雨罩(1),防雨罩位于充氧机(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盘(11)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5),排泥管的出口穿过外筒体(7)上部的外壁,外筒体上部的外壁上设有排水筒(4)。
说明书
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经固定 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传统 上主要采用大型污水处理站一整套工艺来处理生活污水,采用污水处理设备一 般也都是大型设备,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且设备位于地面之 上,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将生化处理单元和物化处理单元一体化、设备化,可以大大减少基建和管 路设备投资,是一种经济、高效、占地省的工艺要求,因此生化处理和沉淀澄 清一体化处理反应器的研制已成为污水处理反应器发展的必然趋势,固定化微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给污水处理反应器生化效率的提高创造了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经固定化微 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占地面积大、能源消 耗大和噪音大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内胆筒 体、曝气装置和吸泥盘;所述的内胆筒体置于外筒体内部,内胆筒体的下端开 口,曝气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内胆筒体内、且位于内胆筒体的底部;所述吸 泥盘安装于外筒体内、且置于外筒体的底部;所述的内胆筒体的上部安装有进 水管,进水管连接至穿外筒体;所述的生物填料通过支撑网固定于内胆筒体的 中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填料为生物海绵铁,生物海绵铁置于一体化装置的 好氧生物处理单元中,在好氧的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曝气装置上安装有曝气用的主筒,主筒的进气端穿过内 胆筒体的顶部并置于内胆筒体外部、外筒体内部;所述的主筒的进气端安装有 充氧机,充氧机位于位于外筒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筒体顶部安装有防雨罩,防雨罩位于充氧机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吸泥盘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出口穿过外筒体上 部的外壁,外筒体上部的外壁上设有排水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与现有 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将曝气装置、生物处理装置和沉淀装置集成于一体,设备结构紧凑、占地 面积小、噪音低、可分散安置、管网投资省且运行成本低,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在生活聚集区就近安装分散处理。
2.该设备生物处理单元采用吸附的方法通过人工接种活性污泥形成的一种 固定化生物体系,具有生物与化学除磷的双重功能,污水处理效果好、处理速 度快且减少了污泥排放量。
3.该设备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可使出水中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