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14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IPC分类号C02F11/02; 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方法和装置,其中的方法具体包括: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并在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时,停止曝气;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抽出并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高干度污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缩短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时间,从而提高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并在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时,停止曝气;
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抽出并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高干度污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为97-9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稀释后的污泥在特异性微生物菌的作用下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在鼓风系统的作用下,连续曝气36-48小时;
不断监测生物沥浸反应的过程参数,其中,所述过程参数包括监测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包括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达到预置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抽出并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高干度污泥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压滤脱水后析出的上清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6.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生物沥浸反应器,用于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并在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时,停止曝气;
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于所述生物沥浸反应器的底部相连,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气动隔膜泵相连,用于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通过气动隔膜泵抽出并泵入板框压滤机;及
板框压滤机,通过气动隔膜泵与所述排泥管相连,用于将通过气动隔膜泵泵入的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高干度污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为97-98%。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沥浸反应器,包括:
反应桶,用于和导流筒共同对稀释后的污泥在特异性微生物菌的作用下进行生物沥浸反应;
导流筒,用于在鼓风系统的作用下,对稀释后的污泥连续曝气36-48小时;
监测仪,用于不断监测生物沥浸反应的过程参数,其中,所述过程参数包括监测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包括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达到预置条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压滤机还包括:
排水系统,用于将压滤脱水后析出的上清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说明书
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沥浸干化技术是一种污泥无害化新技术,其核心是将浓缩污泥通过菌类微生物(例如,亚铁硫杆菌,嗜酸硫杆菌等)等多种微生物在好氧的情况下作用于污泥,打破污泥的絮凝结构,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从而改变污泥的脱水性能,达到污泥脱水效果明显的目的,实现污泥的深度干化。
现有的污泥生物沥浸干化技术主要经过生物沥浸、沉淀浓缩、压滤脱水几个步骤。将待处理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即在菌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和生物酸化作用下,改善污泥的脱水性;将生物沥浸反应后的污泥在沉淀池中沉淀浓缩,经过固液分离后,将上清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对沉淀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将压滤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最终得到高干度泥饼。
然而,现有的污泥生物沥浸干化技术在生物沥浸反应后,为了对反应后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需要沉淀浓缩至少1-2小时,甚至需要沉淀更长的时间,因此,现有的沉淀浓缩耗费大量时间,导致整个污泥生物沥浸干化过程的效率较低。并且,经过研究实验发现,污泥脱水前的静置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污泥静置时间的延长,会影响污泥生物沥浸反应的效果以及不利于后续的干化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方法和装置,能够缩短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时间,从而提高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方法,包括:
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并在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时,停止曝气;
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抽出并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高干度污泥。
优选地,所述稀释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为97-98%。
优选地,所述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稀释后的污泥在特异性微生物菌的作用下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在鼓风系统的作用下,连续曝气36-48小时;
不断监测生物沥浸反应的过程参数,其中,所述过程参数包括监测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
优选地,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包括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达到预置条件。
优选地,在所述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抽出并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高干度污泥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压滤脱水后析出的上清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装置,包括:
生物沥浸反应器,用于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并在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时,停止曝气;
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于所述生物沥浸反应器的底部相连,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气动隔膜泵相连,用于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通过气动隔膜泵抽出并泵入板框压滤机;及
板框压滤机,通过气动隔膜泵与所述排泥管相连,用于将通过气动隔膜泵泵入的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高干度污泥。
优选地,所述稀释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为97-98%。
优选地,所述生物沥浸反应器,包括:
反应桶,用于和导流筒共同对稀释后的污泥在特异性微生物菌的作用下进行生物沥浸反应;
导流筒,用于在鼓风系统的作用下,对稀释后的污泥连续曝气36-48小时;
监测仪,用于不断监测生物沥浸反应的过程参数,其中,所述过程参数包括监测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
优选地,所述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包括污泥的抽裂时间、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和PH值达到预置条件。
优选地,所述板框压滤机还包括:
排水系统,用于将压滤脱水后析出的上清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将稀释后的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反应以及连续曝气处理,在污泥符合预置效果条件时,停止曝气,在停止爆气之后,直接将符合预置效果条件的污泥抽出并进行压滤脱水处理;由于在压滤脱水的过程中,完成了固液分离,即本发明实施例将现有的利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的步骤合并到压滤脱水的步骤中,因此,无需对生物沥浸反应后的污泥进行沉淀的过程,不但节省了沉淀时间,提高了污泥生物沥浸干化的效率,而且避免了沉淀时间过长反而会影响生物沥浸反应效果的问题。此外,由于无需将生物沥浸反应后的污泥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还可以节省沉淀池的资源,从而节约生物沥浸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