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6 15:28:1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2.04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02; A01K67/03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本方法先将畜禽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得到干燥的畜禽粪便,然后将其与生活污泥进行配比得到适合蚯蚓生活的养殖基土,最后采用养殖基土培育蚯蚓,蚯蚓以养殖基土为食,既消耗了养殖基土,同时又繁殖得到了新的蚯蚓,这些新的蚯蚓可以循环地放入养殖基土中进行下一批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处理;这种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不产生热量或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并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T1:干湿分离,采用干湿分离机将畜禽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得到干燥的畜禽粪便和污水,污水引入发酵池进行自然发酵;

  T2:配制养殖基土,将分离得到的干燥的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按照2:1至5: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搅拌均匀的养殖基土;

  T3、铺设养殖基土,在室内的养殖架上铺设第一组养殖基土,第一组养殖基土按照10cm-30cm的厚度均匀铺设;

  T4、投放蚯蚓,将与养殖基土质量比为1:50-1:25的蚯蚓放置在第一组养殖基土内进行养殖,通过喷洒第一步得到的发酵后的污水,使养殖基土的湿度位于在60%-70%之间并保持,养殖基土的温度保持在21℃ -25℃;

  T5、并在养殖基土上铺一层干草,以防止养殖基土的热量和湿气散失;

  T6、每隔10天至15天补充一次养殖基土;

  T7:30天至45天后,在室内的养殖架上铺设第二组养殖基土,第二组养殖基土按照10cm-30cm的厚度均匀铺设;从第一组养殖基土中提取一部分大蚯蚓,投放至第二组养殖基土中,第二组养殖基土中投放蚯蚓的质量以及第二组养殖基土的蚯蚓养殖工艺与第一组相同;

  T8、2-3个月后,第一组养殖基土消耗殆尽,将蚯蚓和蚯蚓粪分离,获得蚯蚓粪;在养殖架上重新铺设新一组的养殖基土,并从第二组养殖基土中提取部分大蚯蚓投放入新一组的养殖基土进行养殖,养殖工艺与第二组相同;

  T9、利用蚯蚓循环处理养殖基土,持续地获得蚯蚓粪和蚯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T6中,养殖基土的铺洒厚度约为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架具有为多层结构,每一层设置有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食剂为菠萝香精与葡萄糖和/或蛋白糖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放的蚯蚓品种为日本大平2号蚯蚓。

  说明书

  一种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属于畜禽类粪便与生活污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人类数量的增多,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中,包含了不少的生活污泥。这些生活污泥需要采用专门的污泥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成本较高。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的需要,养殖的各种畜禽也产生了大量的粪便,虽说畜禽粪便早就用在农作物的养殖上面,并且颇有成效,但是这种使用仅限于一年中的某几个时间段。其余时间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剩余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仍然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

  经检所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3864273 A,公开了种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的方法,其在生活污泥中加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然后投放蚯蚓进行污泥消耗。该工艺没有利用畜禽粪便,而是额外添加微生物菌种。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24233018 A,公开了一种蚯蚓饲料,其由垃圾、污泥、家畜粪便和植物肥料混合而成,在处理部分污泥以外,还处理了一定量的生活垃圾和家畜粪便,获得的蚯蚓饲料营养丰富更适合蚯蚓生长和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蚯蚓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T1:干湿分离,采用干湿分离机将畜禽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得到干燥的畜禽粪便和污水,污水引入发酵池进行自然发酵;

  T2:配制养殖基土,将分离得到的干燥的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按照2:1至5: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搅拌均匀的养殖基土;

  T3、铺设养殖基土,在室内的养殖架上铺设第一组养殖基土,第一组养殖基土按照10cm-30cm的厚度均匀铺设;

  T4、投放蚯蚓,将与养殖基土质量比为1:50-1:25的蚯蚓放置在第一组养殖基土内进行养殖,通过喷洒第一步得到的发酵后的污水,使养殖基土的湿度位于在60%-70%之间并保持,养殖基土的温度保持在21℃ -25℃;

  T5、并在养殖基土上铺一层干草,以防止养殖基土的热量和湿气散失;

  T6、每隔10天至15天补充一次养殖基土;

  T7:30天至45天后,在室内的养殖架上铺设第二组养殖基土,第二组养殖基土按照10cm-30cm的厚度均匀铺设;从第一组养殖基土中提取一部分大蚯蚓,投放至第二组养殖基土中,第二组养殖基土中投放蚯蚓的质量以及第二组养殖基土的蚯蚓养殖工艺与第一组相同;

  T8、2-3个月后,第一组养殖基土消耗殆尽,将蚯蚓和蚯蚓粪分离,获得蚯蚓粪;在养殖架上重新铺设新一组的养殖基土,并从第二组养殖基土中提取部分大蚯蚓投放入新一组的养殖基土进行养殖,养殖工艺与第二组相同;

  T9、利用蚯蚓循环处理养殖基土,持续地获得蚯蚓粪和蚯蚓。

  本发明方法还具有如下进一步的特征:

  1、步骤T6中,养殖基土的铺洒厚度约为5-10cm。

  2、所述养殖架具有为多层结构,每一层设置有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3、采用诱食剂来吸引并提取大蚯蚓,所述诱食剂为酸味或者甜味的香精与基料的混合。

  4、所述诱食剂为菠萝香精与葡萄糖和/或蛋白糖混合物。

  5、投放的蚯蚓品种为日本大平2号蚯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先将畜禽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得到干燥的畜禽粪便,然后将其与生活污泥进行配比得到适合蚯蚓生活的养殖基土,最后采用养殖基土培育蚯蚓,蚯蚓以养殖基土为食,既消耗了养殖基土,同时又繁殖得到了新的蚯蚓,这些新的蚯蚓可以循环地放入养殖基土中进行下一批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处理。本发明的贡献主要在于:首先,将蚯蚓放置在层架式养殖架上培育,克服了大地式养殖不能做环评的缺陷,实现了蚯蚓养殖的量化生产;其次,由于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室内,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的,不受天气或者气候变化的影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或者炎热的夏天均可以进行繁殖,繁殖效率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再次,本发明的方法将繁殖蚯蚓的时间和湿度控制在其合适的培育范围内,一方面能够保证蚯蚓的持续高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理畜禽粪便,不会造成累积,提高了其环保效能;最后,本发明采用层架式的养殖架对蚯蚓进行培育,减少了大地式养殖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节约了空间。并且该处理畜禽粪便与生活污泥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不产生热量或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

  此外,畜禽粪便进行干湿分离,使得混合后的养殖基土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疏松度,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干燥后的畜禽粪便可以立即被蚯蚓采食,提高了处理效率,而新鲜的畜禽粪便由于含有大量的氨气,需要放置10-15天蚯蚓才会采食。干湿分离获得的污水引入发酵池进行自然发酵,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用该污水来喷淋养殖基土一方面保持蚯蚓生长环境的湿润,另一方面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蚯蚓的生长速度。

  蚯蚓粪富含极易被植物吸收的各类养分,肥力充足持久,不仅含有氮、磷、锌等各类元素,而且含有铁、锰、锌、铜、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含量可达30%左右;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氨基酸,蚯蚓粪每克含微生物有益菌群约1亿,更可贵的是含有拮抗微生物和未知的植物生长素;并且其内含有唯一的天然团粒、吸附性结构肥料,是最好的亲水性和吸附性花卉肥料。使用过的花卉土壤不会存在板结的现象,而且保肥保湿效果好。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对吸收室内甲醛、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神奇的作用。所以蚯蚓粪分离出来之后,进行打包出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不产生热量或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从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