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

发布时间:2018-4-26 20:17: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2.03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IPC分类号E21F16/02; E21D1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先浇仓(1)、出水仓(2)、衬砌施工缝(3)、第一排水管(5)、接头(6)以及第二排水管(7),所述先浇仓(1)和所述出水仓(2)之间存在所述衬砌施工缝(3)将两仓隔开,所述第一排水管(5)预埋在先浇仓(1)的混凝土衬砌内,所述第二排水管(7)预埋在出水仓(2)内,所述第二排水管(7)的一端连接出水点(4),另一端通过接头(6)连接第一排水管(5)。本实用新型使得地下水处理工艺简单方便,不占用直线工期,避免了在本仓处理时需在钢模台车上开洞,排水管埋设方便快捷,涌水排除效果明显,实现了衬砌混凝土的干地浇筑,保证了衬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先浇仓(1)、出水仓(2)、衬砌施工缝(3)、第一排水管(5)、接头(6)以及第二排水管(7),所述先浇仓(1)和所述出水仓(2)之间存在所述衬砌施工缝(3)将两仓隔开,所述第一排水管(5)预埋在先浇仓(1)的混凝土衬砌内,所述第二排水管(7)预埋在出水仓(2)内,所述第二排水管(7)的一端连接出水点(4),另一端通过接头(6)连接第一排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水管(7)与出水点(4)相接触部位的四周以速凝砂浆(8)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水出水点(4)的附近根据水量和出水构造情况,预埋一定数量的灌浆钢管(9)。

  说明书

  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以及公路的隧洞工程中需要采用钢模台车进行边墙及顶拱部位的混凝土衬砌工程。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隧洞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岩体裂隙出水造成的地下水情况,若在浇筑衬砌混凝土前针对出水部位进行裸岩灌浆处理,需要布设专门的灌浆设备,增加了工序,影响进度,若灌浆工程量不大,则施工队伍较难组织;若不事先处理,直接浇筑衬砌混凝土,则会严重影响衬砌混凝土的质量,对隧洞后期的安全运行造成较大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以保证衬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先浇仓(1)、出水仓(2)、衬砌施工缝(3)、第一排水管(5)、接头(6)以及第二排水管(7),所述先浇仓(1)和所述出水仓(2)之间存在所述衬砌施工缝(3)将两仓隔开,所述第一排水管(5)预埋在先浇仓(1)的混凝土衬砌内,所述第二排水管(7)预埋在出水仓(2)内,所述第二排水管(7)的一端连接隧洞边墙或顶拱岩壁上的出水点(4),另一端通过接头(6)连接第一排水管(5)。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排水管的引水效果,需要在所述第二排水管(7)与所述出水点(4)相接触部位的四周以速凝砂浆(8)封闭。

  进一步地,为保证隧洞运行安全,在地下水出水点(4)的附近,也即是出水仓(2)内,根据水量和出水构造情况,预埋一定数量的灌浆钢管(9),后期对引排处理后的地下水出水点(4)通过预埋的灌浆钢管(9)进行固结灌浆。

  进一步地,还需要对第一排水管(5)和第二排水管(7)进行灌浆封闭。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埋的排水管将出水点的水引到相邻的先浇衬砌混凝土仓面排出,使得地下水处理工艺简单方便,经济实惠,效果显著,不占用直线工期,避免了在本仓处理时需在钢模台车上开洞,排水管埋设方便快捷,涌水排除效果明显,实现了衬砌混凝土的干地浇筑,保证了衬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只耗费少量排水管和速凝砂浆,浇筑衬砌混凝土前无需布置专门灌浆机械,简化了工艺,节省人力物力,花费费用少。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