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17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干燥塔及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所述干燥塔包括外壳、主轴、链条和扇叶,所述外壳为筒形,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气口;所述主轴沿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链条和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另外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链条和扇叶能够随所述主轴的旋转而旋转。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燥塔及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设备较为简单,投资规模小,采用的热源为水泥窑废弃不用的热源,降低了整体工艺的运行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温度较低,适用范围增大,可普遍用于水泥厂和其他产生低温废气的厂家。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包括外壳、主轴、链 条和扇叶,所述外壳为筒形,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 口和进气口;所述主轴沿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链条和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另外一端为自由端,所 述链条和扇叶能够随所述主轴的旋转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 所述链条和扇叶的一端通过所述抱箍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包括 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为半圆筒形,所述连接部为半圆环形板, 所述连接部内径与所述安装部内径相同,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的一 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安装部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 侧壁两侧边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整体 形成,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为圆筒形,所述连接部为圆环 形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内径 与所述安装部内径相等;所述安装部的内径与所述主轴的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 所述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位于所述干燥塔内主轴的最下 端,所述刮板的下侧边缘与干燥塔的塔底相接触或留有微小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及刮 板通过安装座及连接轴安装到所述抱箍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 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为圆筒形,在其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固定部为位于所述连接部上的螺纹孔两侧沿其外壁的切线方向向两 侧延伸的凸台,且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干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主 体为圆柱形,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 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上未与所述固定部 连接的一端的中心位置,与其端面垂直的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完全贯穿的 缺口,所述缺口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所述连接部 上位于设置有缺口的部分还设置有与所述缺口所在平面垂直的通孔。
10.一种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所述干燥塔包括外壳,在所述 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在靠近所述外壳下端的位置设置有 进气口;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竖向放置的主轴,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用 于将污泥打散的链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位于所述干燥塔顶部的所述进料口将所述污泥投入所 述干燥塔内;
步骤二:在污泥投入的同时通过位于所述干燥塔底部的进气口输入 干燥热气体;
步骤三:转动所述干燥塔内的主轴,所述链条随所述主轴一起旋转; 所述污泥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在所述外壳内向下方移动,移动的同时被所 述链条打散,同时被在外壳内向上方流动的所述干燥热气体加热;
步骤四:被打散并被加热后的污泥颗粒随气流一起从所述出料口排 出所述干燥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用于加强所述干燥热气体向上方 的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塔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为矩形板,所述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所述主轴上位于最下端的位置,用于将落至所述干燥塔底部的污泥刮 起并上扬。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热气体来源于水泥窖排出的废热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的出料口连接分离器将废气与干燥的污泥颗粒 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器内排出的废气被输送至水泥窖内。
说明书
一种污泥干燥塔及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相关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泥干燥塔及用干燥塔 干燥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泥的处理方式较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污泥的 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一种是间接加热,二者各有利弊, 直接加热是利用热蒸汽直接加热生活污泥,使生活污泥中的水分和有机 物挥发出来,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率,缺点是产生的废气量较大,后续 的环保治理费用较高。间接加热是通过引窑内热风加热导热油,再利用 导热油烘干污泥,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率,缺点是换热次数较多,能耗 较高。
除此之外,通过厌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泥也较为普遍,该工艺将生活 污泥稀释调配后,通入至厌氧单元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后,部分有 机物被发酵成沼气,经脱硫、净化等方式处理后,可用于发电。发酵后 剩余的硝化液可经离心机等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的液体可返 回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泥则需其他工艺进行二次处理。缺点是一次性 投入较高,且处理不彻底,有二次废物产生,需要再次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燥塔及用干燥塔干燥 污泥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包括外 壳、主轴、链条和扇叶,所述外壳为筒形,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 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气口;所述主轴沿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安装 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链条和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另外一 端为自由端,所述链条和扇叶能够随所述主轴的旋转而旋转。
优选地,还包括抱箍,所述链条和扇叶的一端通过所述抱箍固定连 接在所述主轴上。
优选地,所述抱箍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为半圆筒形, 所述连接部为半圆环形板,所述连接部内径与所述安装部内径相同,所 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安 装部内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两侧边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 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抱箍整体形成,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为 圆筒形,所述连接部为圆环形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固定 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安装部内径相等;所述安装部的内径 与所述主轴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位 于所述干燥塔内主轴的最下端,所述刮板的下侧边缘与干燥塔的塔底相 接触或留有微小间隙。
优选地,所述扇叶及刮板通过安装座及连接轴安装到所述抱箍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为圆筒形, 在其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固定部为位于所述连接部上的螺纹孔两 侧沿其外壁的切线方向向两侧延伸的凸台,且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主体为圆柱形,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 定部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所 述连接部上未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一端的中心位置,与其端面垂直的设 置有沿径向方向完全贯穿的缺口,所述缺口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 连接部的长度,所述连接部上位于设置有缺口的部分还设置有与所述缺 口所在平面垂直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所述 干燥塔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在靠近所 述外壳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竖向放置的主轴, 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泥打散的链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位于所述干燥塔顶部的所述进料口将所述污泥投入所 述干燥塔内;
步骤二:在污泥投入的同时通过位于所述干燥塔底部的进气口输入 干燥热气体;
步骤三:转动所述干燥塔内的主轴,所述链条随所述主轴一起旋转; 所述污泥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在所述外壳内向下方移动,移动的同时被所 述链条打散,同时被在外壳内向上方流动的所述干燥热气体加热;
步骤四:被打散并被加热后的污泥颗粒随气流一起从所述出料口排 出所述干燥塔。
优选地,在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用于加强所述干燥 热气体向上方的流动。
优选地,所述干燥塔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为矩形板,所述刮板的 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位于最下端的位置,用于将落至所述干燥塔 底部的污泥刮起并上扬。
优选地,所述干燥热气体来源于水泥窖排出的废热气。
优选地,所述干燥塔的出料口连接分离器将废气与干燥的污泥颗粒 进行分离,所述分离器内排出的废气被输送至水泥窖内。
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燥塔及用干燥塔干燥污泥的方法,设备较为简 单,投资规模小,采用的热源为水泥窑废弃不用的热源,温度在200-300℃ 之间。通过本发明,整个处理工艺中能耗最高的烘干污泥所消耗的能源 几乎为零,就大大降低了整体工艺的运行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所采 用的温度较低,适用范围增大,可普遍用于水泥厂和其他产生低温废气 的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