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1.25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烘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上连通有用于蒸汽流通的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管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感应管道内壁温度,以输出温度信号的温度检测单元,输入管道上设置有穿插于输入管道内外的挡板,管道本体外设置有一控制挡板运动的电机,还设有一接受温度信号,以控制电机运转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管道本体内的蒸汽被充分利用,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并且可以便于后续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烘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上连通有用于蒸汽流通的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感应管道内壁温度,以输出温度信号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输入管道上设置有穿插于输入管道内外的挡板,所述管道本体外设置有一控制挡板运动的电机;还设有一接受温度信号,以控制电机运转的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管道,其特征是:所述输入管道连通有供挡板滑动的驱动柜,所述挡板沿输入管道径向设置,挡板上设置有齿槽,所述电机的转轴位于驱动柜内,并同轴连接一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齿槽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管道,其特征是: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两个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布于管道本体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电连接有蓄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烘干管道,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开关管,所述蓄电器通过开关管连接电机,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接受所述温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烘干管道,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套设于一保护盒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穿过保护盒上开设的细孔,以检测管道本体内部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烘干管道,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柜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挡板位于限位槽内。
说明书
污泥烘干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烘干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污泥烘干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每年全球均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各类城市生活污泥和工业污泥。为此,人们开始寻求某种合适的工艺方式以有效处理上述污泥。污泥干化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可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以便于其继续进行后续处理的技术,具体即为在专门设计的设备中(一般采用污泥干化场或干化床)对污泥进行加热,通过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
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烘干管道内通持续性的通入蒸汽以实现对管道外污泥的加热作用。但是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前面充入的蒸汽还未被完全利用,特别是位于管道中部的蒸汽还未完全发挥出对污泥烘干管道外污泥的加热作用,即被后充入的蒸汽冲击,随着蒸汽的流动而流出污泥烘干管道内,这样一方面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蒸汽未被完全利用,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后续对蒸汽的回收,倘若蒸汽被完全利用,将会在将蒸汽内的热量传递至污泥管道外的污泥中,同时蒸汽将会液化变成液态水,而液态水相比与气态的蒸汽而言更便于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管道本体内的蒸汽被充分利用,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并且可以便于后续回收利用的污泥烘干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烘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上连通有用于蒸汽流通的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感应管道内壁温度,以输出温度信号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输入管道上设置有穿插于输入管道内外的挡板,所述管道本体外设置有一控制挡板运动的电机,还设有一接受温度信号,以控制电机运转的控制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挡板、电机和控制单元的设置以及之间相互位置的设置,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管道本体内的温度,以输出温度信号,而控制单元则接受温度信号并处理温度信号,若管道本体内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要求,则启动电机,使电机转动,从而使挡板向输入管道外运动,而蒸汽则会通过输入管道充入至管道本体内,而原有的蒸汽则会随着蒸汽的流向经过输出管道流出管道本体外,而此时虽在蒸汽的充入,管道本体内的温度将会升高,此时温度检测单元则会再次感应管道本体内的温度,以输出温度信号,控制单元则会接受新的温度信号,处理其温度信号,若此时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要求,则控制单元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挡板向输入管道内运动,以阻止蒸汽输入管道本体内。从而实现了能够使得管道本体内的蒸汽被充分利用,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并且可以便于后续回收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管道连通有供挡板滑动的驱动柜,所述挡板沿输入管道径向设置,挡板上设置有齿槽,所述电机的转轴位于驱动柜内,并同轴连接一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齿槽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带动挡板运动时,通过电机转轴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而转动齿轮与挡板的齿槽相互啮合,其中转动齿轮与齿槽之间可通过齿轮连接过渡,从而带动挡板运动,并且挡板沿输入管道径向设置,相对于其他方向而言,可以更有效,更完全的隔断蒸汽在输入管道内的运动路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两个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布于管道本体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布于管道本体的内壁上的设置,并且随着温度传感器数量的增加,所能感应到的范围更广,能够更准确的感应到管道本体内的温度,实现多方位感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电连接有蓄电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电连接有蓄电器的设置,可以避免外接电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场地更多,通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开关管,所述蓄电器通过开关管连接电机,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接受所述温度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有当温度传感器所感应的温度均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控制单元才会启动电机,使其运转,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某一处的温度高于预设要求时蒸汽便通入管道内,可以对蒸汽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套设于一保护盒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穿过保护盒上开设的细孔,以检测管道本体内部的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蒸汽中的水分容易进入温度传感器内,而使温度传感器遭到损坏而失效,而保护盒的设置则可以有效的保护温度传感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柜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挡板位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挡板在运动时不离开原设定的轨迹,避免挡板错位而使其失去阻挡蒸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