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01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IPC分类号B01D24/46; B01D24/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主要用于净化污水,包括进水漏斗、反虹吸管和正虹吸管;进水漏斗底部设有浮力阀门装置;进水漏斗底部与反虹吸管下降段顶部连通,反虹吸管底部为反虹吸管沉淀段,反虹吸管沉淀段两端分别连通反虹吸管下降段和反虹吸管上升段,反虹吸管上升段的另一端连通反虹吸管出水段,反虹吸管下降段和反虹吸管上升段之间通过中间管道连通,中间管道内设有第一水力阀门装置,反虹吸管下降段内的底部设有第二水力阀门装置;正虹吸管进口段一端连通反虹吸管下降段的中部侧壁,另一端连通正虹吸管上升段,正虹吸管上升段的另一端连通正虹吸管出水段,正虹吸管进口段内设有过滤装置,反虹吸管最高点高于正虹吸管最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 漏斗(1)、反虹吸管和正虹吸管;所述反虹吸管包括反虹吸管下降 段(2)、反虹吸管沉淀段(3)、反虹吸管上升段(4)和反虹吸管 出水段(5);所述正虹吸管包括正虹吸管进口段(6)、正虹吸管上 升段(7)和正虹吸管出水段(8);所述进水漏斗(1)的底部设置 有浮力阀门装置;所述进水漏斗(1)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反虹吸管下 降段(2)的顶部连通,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的底部连通所述反 虹吸管沉淀段(3)的一端,所述反虹吸管沉淀段(3)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反虹吸管上升段(4)的底部,所述反虹吸管上升段(4)的顶部 连通所述反虹吸管出水段(5),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与反虹吸 管上升段(4)之间通过中间管道(9)连通,所述中间管道(9)的 内部设置有第一水力阀门装置,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设在 所述中间管道(9)内的靠近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的一侧;所述 正虹吸管进口段(6)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的中部 侧壁,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6)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正虹吸管上升段 (7)的底部,所述正虹吸管上升段(7)的顶部连通所述正虹吸管出 水段(8),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6)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反虹 吸管下降段(2)内的下部设有第二水力阀门装置,所述第二水力阀 门装置的开关端设在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内的靠近所述反虹吸 管沉淀段(3)的一侧;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的位置低于在所述反 虹吸管下降段(2)上的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6)和所述中间管道(9) 的位置;所述反虹吸管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正虹吸管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正虹吸管上升段(7)上设置有贮水圆球(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道(9)在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的位置与 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6)在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内层过滤网(11)和外层过滤网(12), 所述内层过滤网(11)设置在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6)的进口平面 处,所述外层过滤网(12)设置在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6)内;所 述内层过滤网(11)与所述外层过滤网(12)之间填充有水处理滤料 (1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 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阀门装置包括第一实心浮球(14)和 空心浮球(15),所述空心浮球(15)位于所述第一实心浮球(14) 的上方,所述第一实心浮球(14)通过支杆(16)与所述空心浮球(15) 连接,所述第一实心浮球(14)和空心浮球(15)之间固定设置有第 一拦球栅板(17);所述浮力阀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实心浮球(14) 设于所述进水漏斗(1)的底部,所述第一实心浮球(14)的直径大 于所述进水漏斗(1)的底部出口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 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包括第一双向漏斗(18)、 第二实心浮球(19)和第二拦球栅板(20);所述第一双向漏斗(18) 横向设置于所述中间管道(9)内,所述第二实心浮球(19)设于所 述第一双向漏斗(18)靠近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的一端,该端 为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所述第二拦球栅板(20)固定设 置于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一侧的所述中间管道(9)内; 所述第二实心浮球(19)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双向漏斗(18)的最窄横 切面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 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包括第二双向漏斗(21)、 第三实心浮球(22)和第三拦球栅板(23);所述第二双向漏斗(21) 纵向设置于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内的下部,所述第三实心浮球 (22)设于所述第二双向漏斗(21)靠近所述反虹吸管沉淀段(3) 的一端,该端为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所述第三拦球栅板 (2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的一侧的所述反虹 吸管下降段(2)内;所述第三实心浮球(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 双向漏斗(21)的最窄横切面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 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6)通过固定螺栓(24) 固定于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2)的中部侧壁上。
说明书
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 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鳗鱼、甲鱼的养殖过程中,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废水中剩 余的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悬浮态有机污物对水体污染最大,每天 养殖工人的排污作业就成了集约化养殖场一项必需而重要的工作,多 数情况下养殖工人要下到养殖池进行排污作业,这势必对养殖鱼类造 成惊扰和伤害,同时,每天排污的次数有限,不能及时地将养殖池悬 浮态有机污物排出,而使水体浊度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大量被消耗, 造成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等指标升高,使养殖水质 恶化,因此,很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可 及时地分离出养殖池悬浮态固体有机污物,回收洁净的养殖水以循环 利用。
现有的污水净化系统中,大多数的结构都比较复杂,从而导致安 装维护比较困难,成本高昂;而且现有的污水净化系统中也不具备自 动过滤、自动反洗排污的功能,适用范围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浮力阀门装置包括一个实心浮球,实 心浮球通过支杆连接一个空心浮球,实心浮球和空心浮球直径的管道 内固定设置有拦球栅板;当污水进入进水漏斗时,空心浮球会随着污 水水位的上升而上升,空心浮球通过支杆拉动实心浮球上升至拦球栅 板的位置即停止,此时进水漏斗即打开进行放水。
所述的水力阀门装置包括一个双向漏斗、一个实心浮球和一个拦 球栅板;所述双向漏斗由两个漏斗的漏斗出口拼接而成;在双向漏斗 的一端设置实心浮球,这一端定义为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在开关 端一侧的管道内固定设置拦球栅板,拦球栅板距离开关端有一定的距 离,以防开关端被拦球栅板拦死而打不开;双向漏斗的另一端为水力 阀门装置的进水端,当水从进水端通过水力阀门装置时,实心浮球脱 离双向漏斗,则开关端开启,当水从开关端逆向通过水力阀门装置时, 实心浮球将双向漏斗堵住,则开关端关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反洗排污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是现有的污水净化系统中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和适用范围小的问 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净化与自动 反洗排污装置,包括进水漏斗、反虹吸管和正虹吸管;所述反虹吸管 包括反虹吸管下降段、反虹吸管沉淀段、反虹吸管上升段和反虹吸管 出水段;所述正虹吸管包括正虹吸管进口段、正虹吸管上升段和正虹 吸管出水段;所述进水漏斗的底部设置有浮力阀门装置;所述进水漏 斗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的顶部连通,所述反虹吸管下降 段的底部连通所述反虹吸管沉淀段的一端,所述反虹吸管沉淀段的另 一端连通所述反虹吸管上升段的底部,所述反虹吸管上升段的顶部连 通所述反虹吸管出水段,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与反虹吸管上升段之间 通过中间管道连通,所述中间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力阀门装置, 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设在所述中间管道内的靠近所述反 虹吸管下降段的一侧;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反虹吸 管下降段的中部侧壁,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正虹吸 管上升段的底部,所述正虹吸管上升段的顶部连通所述正虹吸管出水 段,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内 的下部设有第二水力阀门装置,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设在 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内的靠近所述反虹吸管沉淀段的一侧;所述第二 水力阀门装置的位置低于在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上的所述正虹吸管 进口段和所述中间管道的位置;所述反虹吸管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正虹 吸管的最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及时地分离出养殖池悬浮态固 体有机污物,回收洁净的养殖水加以循环利用,最终实现有效排污、 净化水质、节约养殖用水的目的;本发明采用虹吸原理具有自动过滤 净化和自动反洗排污的功能,且建造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建造成本 低廉,适用范围广,在生产中易推广使用,且性能稳定,适用于各种 污水的机械过滤作业,在不需任何动力的条件下,依靠虹吸作用力, 经过过滤装置就可实现自动过滤,净化水质,分离出洁净水;同时也 依靠虹吸的作用力对过滤装置进行自动反洗排污作业,排出固体污 物,并清洗过滤网和水处理滤料,保证下一次的自动过滤和净化水质 作业。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和畜禽养殖场、工业企业、 农业园区、城市自来水厂、农村井水、污水处理厂及沼气池等场所, 进行养殖废水、工业循环水、灌溉用水、生活用水、原水和污水的处 理,周而履始自动地进行固体污物和水的分离作业,排出固体污物, 分离出洁净水,并自动清洗过滤网和水处理滤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正虹吸管上升段上设置有贮水圆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反虹吸管进行虹吸作业,对 过滤装置和反虹吸管进行排污清洗时,贮水圆球里的水能够保证更充 足地用于清洗过滤装置。
进一步,所述中间管道在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的位置与所述正虹 吸管进口段在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的位置相对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间管道主要用于将反虹吸 管上升段内位于中间管道以上的污水排到反虹吸管下降段内的正虹 吸管进口段处进行过滤进化,达到了将污水循环过滤的目的;而将中 间管道设置在对应于正虹吸管进口段的位置更有利于加快过滤效率。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内层过滤网和外层过滤网,所述内层 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的进口平面处,所述外层过滤网设 置在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内;所述内层过滤网与所述外层过滤网之间 填充有水处理滤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层过滤层,使得过滤和 净化效果更佳。
进一步,所述浮力阀门装置包括第一实心浮球和空心浮球,所述 空心浮球位于所述第一实心浮球的上方,所述第一实心浮球通过支杆 与所述空心浮球连接,所述第一实心浮球和空心浮球之间固定设置有 第一拦球栅板;所述浮力阀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实心浮球设于所述进 水漏斗的底部,所述第一实心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水漏斗的底部出 口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包括第一双向漏斗、第二实心浮 球和第二拦球栅板;所述第一双向漏斗横向设置于所述中间管道内, 所述第二实心浮球设于所述第一双向漏斗靠近所述反虹吸管下降段 的一端,该端为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所述第二拦球栅板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一侧的所述中间管道内; 所述第二实心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双向漏斗的最窄横切面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包括第二双向漏斗、第三实心浮 球和第三拦球栅板;所述第二双向漏斗纵向设置于所述反虹吸管下降 段内的下部,所述第三实心浮球设于所述第二双向漏斗靠近所述反虹 吸管沉淀段的一端,该端为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所述第 三拦球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力阀门装置的开关端的一侧的所 述反虹吸管下降段内;所述第三实心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双向漏 斗的最窄横切面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空心浮球和实心浮球浮 力的作用实现了对浮力阀门装置和水力阀门装置的自动控制开关功 能。
进一步,所述正虹吸管进口段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反虹吸管 下降段的中部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