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5.26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IPC分类号C02F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生物废水的批次灭活处理装置,包括储液罐、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蒸汽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生物废料排放装置;所述储液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灭菌罐和第二灭菌罐,所述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的输出端连接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到生物废料排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由所述蒸汽装置提供加压蒸汽。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废水的批次灭活处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具有能耗低,灭活效果好的优点,可以满足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使用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生物废水的批次灭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第一 灭菌罐、第二灭菌罐、蒸汽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生物废料排放装置;所述储液罐 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灭菌罐和第二灭菌罐,所述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的输 出端连接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到生物废料排放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由所述蒸汽装置提供加压蒸汽。
说明书
一种用于生物废水的批次灭活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废水的批次灭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 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 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行业面临良好发展环境。首先,政策对行业发展形成有 利支撑。医药行业本身是一个易受政策影响的行业,积极的政策环境能够加速行 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对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其次,医疗 卫生水平提高有利于生物制药行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水平 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支付价格相对较高的生物药品。
在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我国生物制 药行业产销规模均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年,生物药品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 产值1529.69亿元,同比增长25.53%。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再次发力,实 现了快速发展,产值规模已达到120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远高于其他制 造业。
2012年12月,国务院出台《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在2013-2015 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 药投放市场,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和在国 际市场中的份额。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制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内企业 能够生产几乎所有的成熟生物制药,我国在生物制药研发上已经具备较强的基 础。另外,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助推,如政府的 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大量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进入中国,这些都为中国 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发展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的生物制药,完成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占领生物制药制高点。
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未来5-10年内将保持平稳增 长的良好发展势头。随着预防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 疗和细胞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前沿领域的发展与突破,生物制药行 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但是在生物制药(特别是减毒活疫苗)生产过程中产生出的含有病原性微生 物,如细菌、病毒等的废水将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照成严重的危害。如何处理该 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国内现行相关标准,如GB19489-2004等均规定涉及生物安全的污染物应进 行灭菌灭活等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但尚无明确具体的无害化指标。卫生部颁布 的《消毒技术规范》(2002)中对各种消毒方式和无菌检验技术提出了要求,细菌 的指示指标为菌落数,而病毒灭活的指示物为病毒灭活滴度。
目前,国内对于小批量浓度高、毒性大且无法回收的有机废水多采用集中焚 烧处理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存在成本高,不易管理的缺点。市场对于中小型生物 废水灭活工艺以及设备的需求非常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废水的批次 灭活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废水的批次 灭活处理装置,包括储液罐、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蒸汽装置、冷却装置以 及生物废料排放装置;所述储液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灭菌罐和第二灭菌罐, 所述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的输出端连接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端 连接到生物废料排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灭菌罐、第二灭菌罐由所述蒸汽装置 提供加压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废水的批次灭活处理装置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高;具有能耗低,灭活效果好的优点,可以满足生物制药企业,生物 安全实验室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