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氨氮废水脱氮池

发布时间:2018-5-27 14:36: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2.28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氮废水脱氮池,包括调节池、提升泵、气浮池、水解池、缺氧区、好氧区、加药设备、回流泵、分离池、鼓风机,氨氮废水经调节池由提升泵进入气浮池,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后,进入水解池中进行断链分解,水解池的出水进入缺氧区,缺氧区出水进入好氧区,进行好氧硝化反应,即通过硝化菌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好氧区设有回流泵,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回流到缺氧区,缺氧区主要利用废水有机物与好氧区送来的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发生反硝化反应,最终将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排入大气,实现脱氮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氨氮废水脱氮池,包括调节池、提升泵、气浮池、水解池、缺氧区、好氧区、加药设备、回流泵、分离池、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调节池与气浮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水解池一端与气浮池中上部连接,水解池另一端与缺氧区连接,好氧区一端与缺氧区连接,另一端与分离池连接,好氧区上部设置有加药设备,回流泵设置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分离池、好氧区上部设置有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氮废水脱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采用孔径为0.1~0.2μm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作为分离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氮废水脱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采用的自养硝化细菌包括不生芽孢的短杆菌属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氮废水脱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设备通过补加氢氧化钠对好氧区的PH值进行调节。

  说明书

  氨氮废水脱氮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氨氮废水脱氮池,适用于氨氮废水的复合生物脱氮处理。

  背景技术

  氨氮是一种使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体变臭、动植物死亡的污染物质,世界各国对生产、生活中排水的氨氮浓度都有严格限定,为此开发了很多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为化学除氨氮法和生物除氨氮法。化学除氨氮法主要由吹脱、折点加氯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传统的物化法为主,但是氨吹脱、汽提工艺均易生成水垢,而吹脱法除氨又不适宜在寒冷的冬季使用,因为水温低时吹脱效率低。折点加氯法效果佳,不受水温影响,但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运行成本太高,而且副产物氯胺和氯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离子交换法投资省、操作较为方便,氨氮去除率也很高,但是对硝态氮、亚硝态氮以及有机氮没有去除能力。化学沉淀法操作简单,但是运行费用高,需要附加污泥分离装置,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电渗析法,无需添加氧化剂、絮凝剂等药品,操作简便;但是其能耗大,成本高,还存在着析氧析氢等副反应。湿式催化氧化法操作条件较为苛刻,能耗较大。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水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以及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改造而成的A/0法,O/A/0法等工艺,虽然在脱氮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占地面积大,有机负荷低,低温时效率低,动力消耗及运行费用高等;而且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由于高浓度的游离氨会抑制硝化细菌的活性,导致出水难以达标;对于低C/N比的高氨氮废水,则要常加额外的碳源。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的生物强化技术通过向反应系统中投加高效微生物可以改善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尤其是投加高效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对废水中去除高氨氮效果显著。但是由于投加的高效菌往往悬浮于系统中,容易发生失活和流失,不能与出水有效分离,长期投加又会增加水处理成本,生物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氨氮废水脱氮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氨氮废水脱氮池,包括调节池、提升泵、气浮池、水解池、缺氧区、好氧区、加药设备、回流泵、分离池、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调节池与气浮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水解池一端与气浮池中上部连接,水解池另一端与缺氧区连接,好氧区一端与缺氧区连接,另一端与分离池连接,好氧区上部设置有加药设备,回流泵设置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分离池、好氧区上部设置有鼓风机。分离池采用孔径为0.1~0.2μm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作为分离膜。好氧区采用的自养硝化细菌包括不生芽孢的短杆菌属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加药设备通过补加氢氧化钠对好氧区的PH值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氨氮废水经调节池由提升泵进入气浮池,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后,进入水解池中进行断链分解,水解池的出水进入缺氧区,缺氧区出水进入好氧区,进行好氧硝化反应,即通过硝化菌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好氧区设有回流泵,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回流到缺氧区,缺氧区主要利用废水有机物与好氧区送来的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发生反硝化反应,最终将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排入大气,实现脱氮的目的,经过缺氧区和好氧区完成缺氧反硝化和好氧硝化的废水进入分离池,由分离池进行泥水分离,其最终出水氨氮含量小于1mg/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采用氨氮废水先经物理法预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杂物,再经生化法处理,工艺简单,操作简化,节能节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2、 治理后效果显著,系统平均进水氨氮浓度为400~800mg/l,系统出水氨氮小于1mg/l,脱氮系统仍然很稳定。同样的占地面积,处理能力可以提高到普通工艺的1.8倍,处理后的水浊度低,细菌少,无需杀菌,出水水质可以达到杂用水标准,可以回用于冲厕、浇花或景观用水。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