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提高焦化废水O/A/O生化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6-5 14:01:4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9.30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焦化废水O/A/O生化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初曝系统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由泵回流至调节池内,维持调节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为2000~3000mg/L,溶解氧浓度为2-3mg/L。本发明在调节池水质水量调节的基础上增加并强化其预曝功能,延长了初曝系统水力停留时间,增加了污泥量。并且,调节池中微生物在一定的氧气浓度下可降解来水中部分有机物和硫氰化物、硫化物等,减轻来水中有毒污染物对初曝池微生物的冲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焦化废水O/A/O生化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初曝系统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由泵回流至调节池内,维持调节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为2000~3000mg/L,溶解氧浓度为2-3mg/L,通过供氧装置来调节调节池中的溶解氧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曝系统的初曝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铺设在所述调节池底部的多根曝气膜管,每根曝气膜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微气泡孔,所述多根曝气膜管分别与相对应的多根风管支管相通,所述多根风管支管均与主风管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膜管的材料为橡胶或聚乙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支管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微孔曝气膜管相互平行。

  说明书

  一种提高焦化废水O/A/O生化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焦化废水O/A/O生化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高污染、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目前,焦化废水以O1/A/O2处理工艺应用较为普遍,其中O1池为初曝系统,初曝系统出水自流至A/O2段,即生物脱碳、脱氮处理单元。在废水进生物处理单元之前一般要经过调节池,调节池主要起水质水量调节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调节池一般保持一半池深的液位高度,拥有较大池容,前端各股生产来水在调节池中进行水质和水量的均和,以避免前端生产波动造成的水质水量波动对后端微生物产生冲击。尽管如此,由于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盐类、硫化物、硫氰化物、COD等有毒有害物质,经过调节池后废水进入后端生物处理单元时依然会对初曝系统微生物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生物处理单元污染物负荷过高,池面上出现大量粘性气泡,影响了微生物的降解效果;污染物负荷增加及微生物活性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初曝系统降解效率的降低,使得进入后端A/O2脱碳脱氮段废水中携带了部分抑制硝化-反硝化反应的有毒物质,从而导致总排口出水中COD、S2-、SS、氨氮等指标经常超标。此外,2012年《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的发布实施给焦化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因此,若能通过工艺上的优化使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提高,则势必能稳定出水水质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焦化废水O/A/O生化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焦化废水O/A/O生化处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将初曝系统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由泵回流至调节池内,维持调节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为2000~3000mg/L,溶解氧浓度为2-3mg/L。

  上述方案中,所述初曝系统的初曝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为4000~6000mg/L。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铺设在所述调节池底部的多根曝气膜管,每根曝气膜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微气泡孔,所述多根曝气膜管分别与相对应的多根风管支管相通,所述多根风管支管均与主风管相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曝气膜管的材料为橡胶或聚乙烯。

  上述方案中,所述风管支管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根微孔曝气膜管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调节池水质水量调节的基础上增加并强化其预曝功能,延长了初曝系统水力停留时间,增加了污泥量;

  (2)调节池中微生物在一定的氧气浓度下可降解来水中部分有机物和硫氰化物、硫化物等,减轻来水中有毒污染物对初曝池微生物的冲击。

  (3)调节池增殖的活性污泥随水流至初曝系统以剩余污泥形式排出系统,不影响初曝池污泥循环及初曝池降解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