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8.13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IPC分类号C02F3/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塔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好氧反应器 , 包括反应器本体,在反应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还设有降流循环管,降流循环管的外壁和反应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升流区,在反应器本体顶部设置有曝气装置,且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从顶部伸入到降流循环管中;降流循环管为复数个,且降流循环管为顶端密闭、底部开放结构,复数个降流循环管每一个分别有一个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从顶部伸入进去。本实用新型反应器占地面积小,塔体高度可达 15m-20m ,还可根据建设单位需要增加高度;而且通过曝气使曝气管附近区域形成低压区,促使循环管内泥水上流,使塔内形成多个循环管路,反应器混合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
权利要求书
1.高塔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好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在所述反应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进水口;
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还设有降流循环管,降流循环管的外壁和反应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升流区,在所述反应器本体顶部设置有曝气装置,且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从顶部伸入到降流循环管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流循环管为复数个,且降流循环管为顶端密闭、底部开放结构,复数个降流循环管每一个分别有一个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从顶部伸入进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高度为15m-20m,降流循环管长度为8-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曝气装置包括:设于反应器本体顶端的曝气总管,与曝气总管连接的竖直向下延伸的曝气支管,与曝气支管尾部的水平延伸段连接的若干曝气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反应器本体的顶部或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还设有淤泥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数个降流循环管的每一个管壁上还设有若干循环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为碳钢骨架。
说明书
高塔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好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活性污泥好氧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高塔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好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废水总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对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废水处理的主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氧处理技术可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好氧处理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潜力取决于其氧利用效率,改善氧利用率是优化反应器的关键之一,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氧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如何强化反应器内泥、水、气的混合,降低传质阻力,延长氧的传递时间,从而提高氧的利用效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课题。另一方面,在我国,常规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例如:氧化沟、SBR、A 2 O等工艺)高度一般为6m左右,占地面积较大,土地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减少占地面积、提高氧的利用率的高塔式内循环活性污泥法好氧反应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塔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好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在所述反应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进水口;
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还设有降流循环管,降流循环管的外壁和反应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升流区,在所述反应器本体顶部设置有曝气装置,且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从顶部伸入到降流循环管中;所述降流循环管为复数个,且降流循环管为顶端密闭、底部开放结构,复数个降流循环管每一个分别有一个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从顶部伸入进去。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本体高度为15m-20m,降流循环管长度为8-10m。
优选地,曝气装置包括:设于反应器本体顶端的曝气总管,与曝气总管连接的竖直向下延伸的曝气支管,与曝气支管尾部的水平延伸段连接的若干曝气头。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反应器本体的顶部或底部。
优选地,在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还设有淤泥出口。
优选地,在所述复数个降流循环管的每一个管壁上还设有若干循环孔。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本体为碳钢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占地面积小,塔体高度可达15m-20m,还可根据建设单位需要增加高度;
2、通过曝气使曝气管附近区域形成低压区,促使循环管内泥水上流,使塔内形成多个循环管路,反应器混合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抗水力负荷(流量)和基质负荷(水质)冲击的能力;从而实现脱氮目的,并提高了氧的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
3、使用常规风机,保持离心风机供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风机压头而大大增加了水深,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4、可根据要求调整进出水方式(连续/间歇);
5、根据现场情况及建设单位要求反应器形状可以建成矩形或圆形,可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