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化工厂副产CO2、NH3及废水生产微藻的方法及技术

发布时间:2018-8-9 23:07: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5.25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IPC分类号C12N1/12; C12R1/89; C12M1/12; C12M1/3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化工厂副产CO2、NH3及废水生产微藻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利用化工厂副产的CO2、NH3及排放的含NH3-N较高的工业废水作为原料生产微藻,获得微藻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或作为动物饲料,同时解决了化工生产过程中大量温室气体及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微藻生产的装置。本发明的方法适合大规模、低成本养殖微藻,并且三级微藻收获的方法与其他收获方式相比,具有处理能力大,投资抵、消耗低的优点,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规模连续化微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养殖池中添加微藻及微藻所需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由如下方法制得:在NH3-N浓度为300-800mgL、pH值为8-10的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厂的副产品氨水中,通入富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得到NH4HCO3溶液,以该NH4HCO3溶液为主要原料,添加植物生长促进剂以及所选微藻生长所需的其他营养成分,配制成微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培养液;

  (2)含有微藻的培养液在养殖池、过滤饱和池和滤液储罐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微藻生产的连续化操作;

  (3)在过滤饱和池中添加NH3-N浓度为300-800mgL、pH值为8-10的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厂的副产品氨水,作为微藻生产过程的补水;

  所述过滤饱和池的底部设有若干根过滤管,过滤管外壁过滤孔孔径为0.01-1mm;

  所述过滤管至少分为两组,两组交替进行过滤和通CO2气体操作;

  当藻液进入到过滤饱和池时pH值超出微藻的生长pH范围,富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通过过滤管通入到过滤饱和池中,藻液的pH值降至微藻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

  当进行过滤时,过滤饱和池中的未成熟微藻伴随藻液流入滤液储罐,成熟微藻无法通过过滤孔而留在过滤饱和池中,藻液得到浓缩;

  优选的,过滤管过滤藻液及通CO2的交替操作由PLC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还设置有自动反吹操作,过程的切换由PLC控制系统根据滤液流量计流量或操作时间进行自动调整;当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对过滤管上的过滤孔完全反吹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切换成压缩空气,通入过滤管中;

  优选的,所述过滤饱和池的宽度为8-15米,长度为30-50米,底部平行铺设若干根过滤管,管径为DN25~DN100;

  优选的,所述过滤饱和池池底具有5°的倾斜,并且在低点设计倾斜5°的集液沟,保证全部浓缩藻液能够经浓缩藻液泵外送;

  (4)在滤液储罐的藻液中,补充此前消耗的微藻生长必须养料,然后由滤液泵加压后送至养殖池;

  (5)当过滤饱和池中的微藻浓度达到收获要求时,停止藻液进入过滤饱和池,同时使过滤管均进行过滤操作;最初滤液依靠重力进入滤液储罐,当观察到过滤饱和池液位下降缓慢时,对滤液储罐抽真空,当滤液储罐的入口管路上所设的滤液流量计流量降至 设定值时,停止抽真空,此时过滤饱和池中的浓缩藻液由浓缩藻液泵加压后外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是池塘式养殖池或赛道式养殖池;优先选择赛道式养殖池,所述赛道式养殖池宽度为1.5-2.8米,长度为80-200米,养殖池平行排列,80-150个构成一组,每组用溢流渠连接在一起,溢流渠中设置有闸门;所述溢流渠与沉砂池连通;更优选的,所述养殖池中设置扰流挡板,每组扰流挡板由一块下缺口扰流板和一块上缺口扰流板组成,板间距为0.3-0.5米,每隔5-10米设置一组扰流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养殖池和过滤饱和池间还设有沉砂池,含有微藻的培养液在养殖池、沉砂池、过滤饱和池和滤液储罐之间循环流动,养殖池中的藻液先流入沉砂池中,通过沉砂池除去藻液中携带的泥沙后,藻液再流入过滤饱和池;优选的,所述沉砂池宽度为3-5米,长度为4-6米,沉砂池中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设有滤网,藻液经过滤网过滤后流入过滤饱和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浓缩藻液需要制成藻粒时,浓缩藻液经浓缩藻液泵送至过真空过滤机中,经真空过滤得到藻泥,滤液流回滤液储罐,藻泥经过干燥制备得到藻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类为绿藻、蓝藻、红藻或硅藻,优选含油量较高的藻类,更优选小球藻或葡萄藻。

  6.一种微藻收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容纳藻液以及培养藻液中微藻的过滤饱和池中设置过滤系统,藻液经过滤系统过滤后的滤液流向滤液储罐;当藻液中微藻浓度达到收获要求时,首先依靠过滤饱和池中藻液与滤液储罐的液位差,将藻液中的大部分水分过滤除去;然后通过对滤液储罐抽真空,利用压差对过滤饱和池内的藻液继续过滤,得到浓缩藻液;最后用真空过滤机对过滤饱和池内的浓缩藻液进一步过滤,得到藻泥,完成微藻收获。

  7.一种微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系统、依次连接的养殖池、沉砂池、过滤饱和池、滤液储罐和滤液泵;

  所述过滤饱和池设有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厂的副产品氨水的补水管路;所述过滤饱和池的底部平行铺设数根过滤管,管径为DN25~DN100,过滤管外壁过滤孔孔径为0.01-1mm;所述过滤管分为两组,依次相间隔连接到两根主管,所述主管分支成两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上设有阀门,该支管分别与二氧化碳进气管路和压缩空气进气管路连 接;另一支管上同样设有阀门,该支管通过滤液流量计与滤液储罐连接,所有阀门以及滤液流量计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过滤饱和池还设有浓缩藻液泵,浓缩藻液泵的进料口探至过滤饱和池底部;

  所述滤液储罐还连接有真空泵,滤液储罐通过滤液泵与养殖池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真空过滤机,所述真空过滤机与浓缩藻液泵相连;

  优选的,所述过滤饱和池的宽度为8-15米,长度为30-50米;

  优选的,所述过滤饱和池池底具有5°的倾斜,并且在低点设计倾斜5°的集液沟,浓缩藻液泵的进料口设于集液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是池塘式养殖池或赛道式养殖池;优选赛道式养殖池,所述赛道式养殖池宽度为1.5-2.8米,长度为80-200米,养殖池平行排列,80-150个构成一组,每组用溢流渠连接在一起,所述溢流渠与沉砂池连通,溢流渠中设置有闸门;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中设置有扰流挡板,每组扰流挡板由一块下缺口扰流板和一块上缺口扰流板组成,板间距为0.3-0.5米,每隔5-10米设置一组扰流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微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宽度为3-5米,长度为4-6米,沉砂池中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设有滤网。

  说明书

  一种利用化工厂副产CO2、NH3及废水生产微藻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藻工业化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厂副产CO2、NH3及废水 生产微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使用往往带来大量污染物 及CO2的排放。在人类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的过程中,伴 随产生了大量的CO2及含NH3-N较高的工业废水排放。排放的大量CO2将导致全球气候变 暖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排放的工业废水造成水源的富营养化,常常导致重大的环境 灾难发生。

  微藻是一种微小生物,也是世界上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最有效的植物。它们能够有效利用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微 藻固碳产生的藻体可以用于生产食物、化学产品和生物质能源。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 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起到净化工厂 排放废水的目的。

  目前的微藻养殖方法均无法达到工业化大规模养殖的要求。专利CN101555455提供 了一种微藻的培养/收获方法和系统,它能有效提高微藻培养时对CO2的利用率,提高微藻 产量,在微藻收获时减少了微藻的收获步骤和成本,但是它采用的生物光合反应器生产效 率较低,无法做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并且利用CO2时,仍旧是采用直接通入CO2气泡 供微藻生长的方法,CO2气泡不易扩散至水中,大部分无法被吸收即扩散至大气,因此 CO2利用率仍不够理想,此外它采用的微藻收获方法需要添加NaOH溶液,适用范围较窄, 只适用于部分种类藻类。而现有技术中,微藻的其他主要收获技术,如离心法、过滤法、 絮凝法也存在诸多问题:离心法生产成本高,生产规模小,无法适用大规模工业生产; 过滤法容易堵塞过滤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无法连续稳定生产;絮凝法需要使用絮 凝剂,可能对微藻产生破坏,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还要分离出絮凝剂,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化工厂尤其是以煤为原料的化工厂,在净化装置产生大量高浓度CO2气体,如不加 以利用将直接排放大气。部分装置如煤气化装置、氨合成装置将生成氨水,经浓缩后产 生浓度约10-15%的氨水,除用于锅炉的排放烟气脱硫处理外也无太多用途。同时全厂产 生大量含NH3-N较高的工业废水,水中NH3-N浓度为300-800mg/l,pH值为8-10,排放 到环境当中将造成水源的富营养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化工厂副产CO2、NH3及废水生产微藻的方法及 装置,该方法利用化工厂副产的CO2、NH3及排放的含NH3-N较高的工业废水作为原料 生产微藻,解决微藻养殖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微藻 生物能源的产业化,获得微藻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或作为动物饲料,同时解决了化工生 产过程中大量温室气体及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经济效益良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藻收获方法,与其他收获方式相比具有处理能力大, 投资抵、消耗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规模连续化微藻生产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殖池中添加微藻及微藻所需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由如下方法制得:在 NH3-N浓度为300-800mg/L、pH值为8-10的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厂的副产品氨水中,通入 富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得到NH4HCO3溶液,以该NH4HCO3溶液为主要原料,添加植 物生长促进剂以及所选微藻生长所需的其他营养成分,配制成微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培 养液;

  (2)含有微藻的培养液在养殖池、过滤饱和池和滤液储罐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微藻 生产的连续化操作;

  (3)在过滤饱和池中添加NH3-N浓度为300-800mg/L、pH值为8-10的工业废水以 及化工厂的副产品氨水,作为微藻生产过程的补水;

  所述过滤饱和池的底部设有若干根过滤管,过滤管外壁过滤孔孔径为0.01-1mm;

  所述过滤管至少分为两组,两组交替进行过滤和通CO2气体操作;

  当藻液进入到过滤饱和池时pH值超出微藻的生长pH范围,富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 气通过过滤管通入到过滤饱和池中,藻液的pH值降至微藻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

  当进行过滤时,过滤饱和池中的未成熟微藻伴随藻液流入滤液储罐,成熟微藻无法 通过过滤孔而留在过滤饱和池中,藻液得到浓缩。

  优选的,过滤管过滤藻液及通CO2的交替操作由PLC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4)在滤液储罐的藻液中,补充此前消耗的微藻生长必须养料,然后由滤液泵加压 后送至养殖池;

  (5)当过滤饱和池中的微藻浓度达到收获要求时,停止藻液进入过滤饱和池,同时 使过滤管均进行过滤操作;最初滤液依靠重力进入滤液储罐,当观察到过滤饱和池液位 下降缓慢时,对滤液储罐抽真空,当滤液储罐的入口管路上所设的滤液流量计流量降至 设定值时,停止抽真空,此时过滤饱和池中的浓缩藻液由浓缩藻液泵加压后外送。

  本发明在工业废水、副产氨水中通入CO2气体,使工业废水中的NH3与CO2反应形 成NH4HCO3溶液,同时添加植物生长促进剂、K3PO4等微藻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配制成 培养液。使用该培养液养殖微藻,随着微藻不断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培养液中的 NH4HCO3不断分解释放出CO2,维持培养液中较高的CO2浓度。NH4HCO3不断转化为 (NH4)2CO3,培养液的pH值逐渐升高不再适合藻类生长,此时将培养液返回再通CO2气 体使(NH4)2CO3转化为NH4HCO3,待pH值降低后可继续培养藻类。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工业废水中的NH3大大提高了培养液中的CO2含量,促进了微藻对CO2气体的吸收。 以往生产方法均为直接通入CO2气泡供微藻生长,CO2气泡不易扩散至水中,大部分无 法被吸收即扩散至大气,因此CO2利用率较低。本发明CO2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中,性 质稳定,利用化学平衡反应为微藻生长提供CO2,易于被微藻吸收,因此大大提高了CO2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中的养殖池为池塘式养殖池、赛道式养殖池或其它类型的养殖池,在养殖池 中,微藻凭借培养液中的NH3、CO2及其它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不断进行生长、繁殖。 为实现工业化养殖,优先选择赛道式养殖池,养殖池宽度为1.5-2.8米,长度为80-200 米,养殖池平行排列,80-150个构成一组,每组用溢流渠连接在一起,溢流渠中设置有 闸门,可以通过闸门开、关控制不同养殖池的收获时间。

  优选的,为提高养殖池中微藻的光照强度,使微藻均匀接受阳光照射,本发明在养 殖池中设置扰流挡板,使培养液在养殖池中流动的过程中不断上下扰动,使养殖池底层 的微藻也能够浮于顶层接受阳光照射。每组扰流挡板由一块下缺口扰流板和一块上缺口 扰流板组成,板间距为0.3-0.5米,每隔5-10米设置一组扰流挡板。

  优选的,为减少微藻产品中的灰分含量,在养殖池和过滤饱和池间还设有沉砂池, 含有微藻的培养液(藻液)在养殖池、沉砂池、过滤饱和池和滤液储罐之间循环流动。

  养殖池中的藻液沿着溢流渠依靠重力自流进入沉砂池。溢流渠为连接一组养殖池与 沉砂池之间的沟渠,宽度为0.5-1米。沉砂池宽度为3-5米,长度为4-6米,培养液中携 带的泥沙将依靠重力沉降落到沉砂池底部,可以减少微藻产品中的灰分含量。当泥沙积 累到一定深度后利用检修时间进行清理。沉砂池中的藻液可以溢流至过滤饱和池中,在 溢流口设置滤网,过滤藻液中漂浮的落叶、杂草、塑料袋等杂物。溢流口设置2-3个, 互为备用,当一个滤网堵塞后使用备用溢流口。对于密闭式养殖池,本发明中沉砂池可 以省略。

  优选的,所述过滤饱和池的宽度为8-15米,长度为30-50米,底部平行铺设若干根 过滤管,管径为DN25~DN100。

  本发明的过滤管可以为不锈钢管、塑胶管、PVC管等,过滤管外壁过滤孔孔径为 0.01-1mm,根据养殖微藻种类不同选择不同孔径的过滤管。过滤管可以单层铺设也可多 层铺设,根据需要处理的藻液量计算过滤管根数。本发明使用过滤管替代滤布,解决了 大规模养殖过滤面积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增加过滤管的根数满足过滤面积的要求。

  过滤管依次相间隔连接到两根主管,两根主管交替通过滤液及CO2气体,完成过滤 管过滤藻液及通CO2气体降低藻液pH值的过程。所述主管分支成两根支管,其中一根 支管上设有阀门,该支管分别与二氧化碳进气管路和压缩空气进气管路连接;另一支管 上同样设有阀门,该支管通过滤液流量计与滤液储罐连接,所有阀门以及滤液流量计均 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具体来说,一根主管分支成两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上设有V1阀门,该支管分别 与二氧化碳进气管路和压缩空气进气管路连接,另一支管上设有V3阀门,与滤液流量计 连接。另一主管同样分支成两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上设有V2阀门,该支管分别与二 氧化碳进气管路和压缩空气进气管路连接,另一支管上设有V4阀门,与滤液流量计连接, 所述V1阀门、V2阀门、V3阀门和V4阀门、滤液流量计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的过滤管过滤藻液及通CO2气体降低藻液pH值的交替过程为自动控制过程, 通过PLC编程控制阀门V1、V2、V3、V4的开启、关闭,过程的切换根据滤液流量计流 量或操作时间进行自动调整。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还设置有自动反吹操作,过程的切换由PLC控制系统根据滤液 流量计流量或操作时间进行自动调整;当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对过滤管上的过滤孔完全反 吹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切换成压缩空气,通入过滤管中。

  由于进入过滤饱和池中的藻液pH值较高,已经不适合藻类继续生长,此时通入CO2气体以降低藻液的pH值,具体操作过程为:开启阀门V4、V1,关闭阀门V2、V3,在 一根主管中通入CO2气体,CO2气体从过滤管的过滤孔冒出,主要完成三个目的:第一, 通CO2气体使(NH4)2CO3转化为NH4HCO3,使pH值降低至合适数值;第二,通CO2气 体可对过滤孔进行反吹,将堵塞在过滤孔的灰尘颗粒吹出,为下一步过滤操作做好准备; 第三,利用CO2气泡表面的吸附作用,使藻液中的微藻被吸附在汽泡表面并随汽泡一起 上升,降低底层藻液微藻含量,利于进行过滤操作。与此同时,在另一根主管中,藻液 利用液位压差经过阀门V4流入滤液储罐中,液位差将滤液压入过滤管微孔,体积较大的 成熟微藻无法通过过滤孔被留在过滤饱和池中,还没有成熟的微藻及生成的NH4HCO3将进入滤液储罐并最终返回养殖池。过滤过程中,藻液中的灰尘颗粒将不断堵塞过滤孔, 滤液流量逐渐减少,当滤液流量计测得的流量降低至设定值时,对两根主管进行切换操 作:关闭阀门V4、V1,开启阀门V2、V3,使用经过反吹操作的过滤管进行过滤,并对 有所堵塞的过滤管进行反吹。

  以上两个步骤交替进行,实现了藻液的连续稳定过滤,并使藻液pH值降低至合适数 值。经过一段时间后,过滤管的阻力降将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CO2气体压力较低,无 法做到对过滤孔的完全反吹,仍有部分堵塞,此时切换压力更高的压缩空气,能够将堵 塞过滤孔的残余灰尘吹除干净。

  本发明中含有未成熟微藻及NH4HCO3的滤液依靠重力作用进入滤液储罐,滤液储罐 用于缓冲过滤管切换过程中滤液的波动,过滤饱和池中未成熟微藻随滤液返回养殖池进 行光合作用继续生长,成熟微藻因无法通过过滤孔被留在过滤饱和池中,因此起到了藻 液的提浓作用。

  当微藻浓度达到收获要求后,进行真空过滤操作。关闭溢流渠中的闸门,使藻液停 止进入过滤饱和池中,关闭阀门V1、V2,打开阀门V3、V4,使所有过滤管进行过滤操 作,滤液经滤液泵加压后送至养殖池。待过滤饱和池中液位下降缓慢时,仅依靠液位差 已经不能继续过滤,此时开启真空泵对滤液储罐抽真空,利用大气压力对过滤饱和池中 的藻液进行继续过滤。维持滤液储罐一定的真空度,当滤液流量计流量降低至设定值时 关闭真空泵。此时,藻液浓度较高,已经可作为产品外送。

  优选的,当浓缩藻液需要制成藻粒时,使用真空过滤机进行最终的过滤。开启浓缩 藻液泵及真空过滤机,浓缩藻液泵将过滤饱和池中的浓缩藻液送至真空过滤机,经真空 过滤获得藻泥,滤液自流入滤液储罐。藻泥经过阳光照晒或干燥机干燥后可制得藻粒。

  优选的,过滤饱和池池底具有5°的倾斜,并且在低点设计倾斜5°的集液沟,保证 全部藻液能够经浓缩藻液泵外送。

  本发明中的微藻可以为各种藻类,可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为藻类生长提 供合适的pH值。藻类可以为绿藻、蓝藻、红藻、硅藻等,优选含油量较高的藻类,如小 球藻、葡萄藻等,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藻收获方法,在用于容纳藻液以及培养藻液中微藻的过滤饱 和池中设置过滤系统,藻液经过滤系统过滤后的滤液流向滤液储罐;当藻液中微藻浓度 达到收获要求时,首先依靠过滤饱和池中藻液与滤液储罐的液位差,将藻液中的大部分 水分过滤除去;然后通过对滤液储罐抽真空,利用压差对过滤饱和池内的藻液继续过滤, 得到浓缩藻液;最后用真空过滤机对过滤饱和池内的浓缩藻液进一步过滤,得到藻泥, 完成微藻收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藻养殖装置,包括PLC控制系统、依次连接的养殖池、沉砂 池、过滤饱和池、滤液储罐和滤液泵。

  所述过滤饱和池设有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厂的副产品氨水的补水管路;所述过滤饱和 池的底部平行铺设数根过滤管,管径为DN25~DN100,过滤管外壁过滤孔孔径为 0.01-1mm;所述过滤管分为两组,依次相间隔连接到两根主管,所述主管分支成两根支 管,其中一根支管上设有阀门,该支管分别与二氧化碳进气管路和压缩空气进气管路连 接;另一支管上同样设有阀门,该支管通过滤液流量计与滤液储罐连接,所有阀门以及 滤液流量计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过滤管过滤藻液及通入CO2的交替操作;

  所述过滤饱和池还设有浓缩藻液泵,浓缩藻液泵的进料口探至过滤饱和池底部;

  所述滤液储罐还连接有真空泵,滤液储罐通过滤液泵与养殖池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真空过滤机,所述真空过滤机与浓缩藻液泵相连。

  优选的,所述过滤饱和池的宽度为8-15米,长度为30-50米;

  优选的,所述过滤饱和池池底具有5°的倾斜,并且在低点设计倾斜5°的集液沟, 浓缩藻液泵的进料口设于集液沟内。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是池塘式养殖池或赛道式养殖池;优选赛道式养殖池,所述赛 道式养殖池宽度为1.5-2.8米,长度为80-200米,养殖池平行排列,80-150个构成一组, 每组用溢流渠连接在一起,所述溢流渠与沉砂池连通,溢流渠中设置有闸门。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中设置有扰流挡板,每组扰流挡板由一块下缺口扰流板和一块 上缺口扰流板组成,板间距为0.3-0.5米,每隔5-10米设置一组扰流挡板。

  优选的,所述沉砂池宽度为3-5米,长度为4-6米,沉砂池中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 设有滤网。

  本发明的微藻生产方法适合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其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为化工厂副产产品及排放废水,生产成本低。

  2、本发明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 体的富营养化,起到净化工厂排放废水的目的。

  3、本发明在养殖池中设置扰流挡板,使培养液在养殖池中流动的过程中不断上下扰 动,使养殖池底层的微藻也能够浮于顶层接受阳光照射。

  4、进一步的,本发明设置沉砂池,对于西部风沙较大地区能够有效减少藻液中的灰 分,减小过滤操作时灰尘对过滤孔的堵塞。

  5、使用过滤管替代过滤布,大大提高了过滤能力。过滤管设置自动反吹操作,实现 过滤操作的连续、稳定运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6、微藻收获方法采用三级过滤收获方式,首先采用重力过滤将大部分滤液除去,不 需消耗能量;一级真空过滤利用过滤管的巨大过滤面积,处理能力大而消耗较低;二级 真空过滤机过滤处理负荷已经大大减少,能够较好控制含水量得到浓度较高的藻泥。三 级过滤收获方式只需要根据藻类大小选择具有合适孔径的过滤管,与其他收获方式相比 具有处理能力大,投资抵、消耗低的优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