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

发布时间:2018-8-13 23:05:3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5.08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IPC分类号B01D53/79; B01D5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采用同心三空心柱结构,分别为内空心柱、中间环柱和外环柱,内空心柱的下端连接烟气进口,内空心柱的下部设有活性炭支撑板,活性炭支撑板的上方为活性炭柱;所述中间环柱为外环柱与内空心柱之间形成的烟气返回通道;所述外环柱的内部结构为其底部设有支撑栅板,支撑栅板上方为填料层,填料层上方设有喷淋器,喷淋器上方设有气水分离层,外环柱的顶部设置排烟口。本设备占地面积小,既能通过活性炭吸附烟气中部分污染物,又能通过碱性溶液吸收烟气中可吸收的污染物,污泥焚烧烟气通过该设备的净化,排放烟气中相关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其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其采用同心三空心柱结构,分别为内空心柱(1)、中间环柱(5)和外环柱(6),所述内空心柱(1)的下端连接烟气进口(2),内空心柱(1)的下部设有活性炭支撑板(3),活性炭支撑板(3)的上方为填充在内空心柱(1)内的活性炭构成的活性炭柱(4);所述中间环柱(5)为外环柱(6)与内空心柱(1)之间形成的烟气返回通道;所述外环柱(6)的内部结构为其底部设有支撑栅板(7),支撑栅板(7)上方为填料层(8),填料层(8)上方设有喷淋器(9),喷淋器(9)上方设有气水分离层(10),外环柱(6)的顶部设置排烟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内空心柱(1)的上端设有装碳活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环柱(6)的下端浸没在碱性溶液储槽(12)内的碱性溶液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环柱(6)的外壁上设有人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柱(6)下端制作成开口锥体。

  说明书

  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焚烧,焚烧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烟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焚烧处理,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污泥焚烧会产生诸如SO2、NOX、CO、CO2、亚微粉尘及二噁英(PCDDs)、呋喃(PCDFs)、重金属等大气污染物。在污泥焚烧过程中控制焚烧工艺参数及对焚烧尾气(烟气)进行处理,可使焚烧产生、排放的烟气各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尾部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碱性溶液喷淋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

  一般将活性炭吸附工艺设计制作成单一的活性炭吸附塔,将碱性溶液喷淋塔设计制作成单一的喷淋塔。这样设计制作成二个设备不但造价高,占地面积也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起到活性炭吸附处理效果、碱性溶液喷淋塔处理效果,又能将两功能组合在同一个设备内,使得设备总造价降低,占地面积减小的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功能污泥焚烧尾部烟气净化设备,其特征是其采用同心三空心柱结构,分别为内空心柱、中间环柱和外环柱,所述内空心柱的下端连接烟气进口,内空心柱的下部设有活性炭支撑板,活性炭支撑板的上方为填充在内空心柱内的活性炭构成的活性炭柱;所述中间环柱为外环柱与内空心柱之间形成的烟气返回通道;所述外环柱的内部结构为其底部设有支撑栅板,支撑栅板上方为填料层,填料层上方设有喷淋器,喷淋器上方设有气水分离层,外环柱的顶部设置排烟口。

  所述内空心柱的上端设有装碳活口。

  所述外环柱的下端浸没在碱性溶液储槽内的碱性溶液中。

  所述外环柱的外壁上设有人孔。

  所述中间环柱下端制作成开口锥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设备占地面积小,既能通过活性炭吸附烟气中部分污染物,又能通过碱性溶液吸收烟气中可吸收的污染物,污泥焚烧烟气通过该设备的净化,排放烟气中相关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其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