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4.10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IPC分类号C02F3/28; B09B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具有等高度的存储有厨余垃圾的第一存储箱和存储有生活污水的第二存储箱,存储箱底部连通正下方的定量箱顶部,两定量箱的底部同时连接正下方的粉碎机,粉碎机正下方依次连接预热器、密闭的发酵间和密闭的产气间,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量比为1∶3,进样周期为5-7天;预热器预加热温度为25℃-40℃;发酵间内部温度为25℃-40℃、pH为6.1-7.4;产气间内部pH为6.1-7.4、温度为25℃-40℃;能进行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联合厌氧发酵,能控制混合比例、温度、pH等发酵条件,不同发酵阶段分在两个密闭间内进行发酵,速度与效率得到提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等高度的第一、第二存储箱(20、5),第一存储箱(20)中存储有厨余垃圾,第二存储箱(5)中存储有生活污水,
第一存储箱(20)底部连通正下方的第一定量箱(21-1)顶部,第二存储箱(5)底部连通正下方的第二定量箱(21-2)顶部,第一、第二定量箱(21-1、21-2)的底部同时通过管道连接正下方的粉碎机(8),粉碎机(8)正下方依次连接预热器(9)、密闭的发酵间(17)和密闭的产气间(12),发酵间(17)内部的顶部设有搅拌器(10),发酵间(17)底部是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结构,发酵间(17)和产气间(12)左部位置之间设置柱形网筛(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存储箱(20)中的厨余垃圾与第二存储箱(5)中的生活污水的量比为1:3,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进样周期为5-7天;预热器(9)预加热温度为25℃-40℃;发酵间(17)内部温度为25℃-40℃、pH为6.1-7.4;产气间(12)内部PH为6.1-7.4、温度为2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其特征是:发酵间(17)左下方设有出料口(15),柱形网筛(16)下方设有第三开关阀(14),产气间(12)右上方连接出气口(11),产气间(12)右下侧是连通外部的出水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存储箱(20)底部与第一定量箱(21-1)顶部之间设有第五开关阀(19),第一定量箱(21-1)底部设有第四开关阀(18),第一存储箱(20)一侧和第一定量箱(21-1)一侧之间连接第一调压管(2-1),第一存储箱(20)另一侧连接与大气相通的第二调压管(2-2);第二存储箱(5)底部与第二定量箱(21-2)顶部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6),第二定量箱(21-2)底部设有第二开关阀(7),第二存储箱(5)一侧和第二定量箱(21-2)一侧之间连接第三调压管(2-3),第二存储箱(5)另一侧连接与大气相通的第四调压管(2-4)。
说明书
一种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 共处置装置,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具有含水率较高、有机物含量较高、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生活污水有机物浓度偏高,含有机物质、氮磷营养物质、悬浮物及病菌等污染物,并且富含微生物,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污染对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已构成了潜在威胁。
传统的厨余垃圾处置主要包括堆肥处理、生产饲料、生物制氢和甲烷发酵等;生活污水的处置有高效藻类塘处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等,这些传统工艺技术对于厨余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国外学者Myungyeol Lee等{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v 108, n 5, p 408-413, November 2009}将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共处置反应分产酸与产气两个阶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产气效率产生不同影响。国内学者赵宋敏等在基于活性污泥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环境工程学报,2011,01,5(1):205-208}中,提出了不同的厨余垃圾与活性污泥的接种比例对脂肪酸产量、溶液PH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张后虎等在太湖流域农村分散居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强化产沼技术{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1):19-23}中提出了生活污水进水量与进水频率对产气效率的影响。但是以上文献均未充分公开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添加比例对处理效率与产气效率的影响,也未能公开一套稳定高效的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
现有的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往往是只有一个用来存储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存储箱,存储箱下方连接粉碎机和预热器,最下方是发酵产气间,发酵产气间有搅拌与调温设备。此类装置未能做到将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分开储存,因此不能控制二者之间的添加比例。反应装置只有一个发酵产气间,未能将发酵过程中的水解、产酸阶段与产气阶段分开进行,产气的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产气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的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共处置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等高度的第一、第二存储箱,第一存储箱中存储有厨余垃圾,第二存储箱中存储有生活污水,第一存储箱底部连通正下方的第一定量箱顶部,第二存储箱底部连通正下方的第二定量箱顶部,第一、第二定量箱的底部同时通过管道连接正下方的粉碎机,粉碎机正下方依次连接预热器、密闭的发酵间和密闭的产气间,发酵间内部的顶部设有搅拌器,发酵间底部是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结构,发酵间和产气间左部位置之间设置柱形网筛。
进一步地,本发明第一存储箱中的厨余垃圾与第二存储箱中的生活污水的量比为1:3,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进样周期为5-7天;预热器预加热温度为25℃-40℃;发酵间内部温度为25℃-40℃、pH为6.1-7.4;产气间内部PH为6.1-7.4、温度为25℃-40℃。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进行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联合厌氧发酵,厨余垃圾提供营养物质,生活污水提供氮及大量微生物,在两种不同的消化物料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补的关系,一套装置同时处理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效率高,投资成本低;实现了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处理并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以及环保价值。
2、本发明能粉碎发酵物料,能控制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混合比例、温度、PH等发酵条件,特别是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定比例混合,有利于提高发酵的速度与效率,使得厨余垃圾与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均很好,并且无二次残留物质污染,遏制环境污染、缓解生活垃圾处理压力。
3、本发明将不同发酵阶段分在两个密闭间内进行,提高了发酵进行的效率与速度,水解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的生物化学反应各不影响,因此,发酵效率很高,产气效果很好。
4、本发明中的发酵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属于厌氧发酵,无需人为供氧以促提升反应速度,并且无恶臭气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