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1.07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属于绿色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该处理池包括为污水处理池外墙,该处理池本体通过污水处理池外墙围绕形成的长方体,所述该处理池还包括砖砌墩,长方体内部通过砖砌墩分隔成若干不完全隔断的区间,每一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内部都种植有净水植物。该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的尺寸相对较小,但是污水流经迂回多曲式的路程较长,因此获得的中水杂质含量较小,净化结果较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该处理池包括污水处理池外墙(2),该处理池本体为通过污水处理池外墙(2)围绕形成的长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处理池还包括砖砌墩(11),长方体内部通过砖砌墩(11)分隔成若干不完全隔断的区间,每一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内部都种植有净水植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一侧设有污水池进水口(1),另一侧设有污水池中水出水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砖砌墩(11)比种植的净水植物(4)高20~30cm,砖砌墩(11)的宽度为单砖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中污水流入的位置高于污水流出的位置,每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的土壤层与水平面形成5°~10°的倾斜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中污水流出的位置与相邻的不完全隔断的区间的污水流入的位置高度相等。
说明书
一种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属于绿色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从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看,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的二次利用是势在必行之策。污水处理技术以“中水回用”为主旨,在实现生活污水转化为中水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技术工艺和系统。然而多数的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昂贵和运行成本高。
生态化污水处理池直接采用植物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和利用得到中水,当如果要获得杂质较小的中水,这个生态化污水处理池的尺寸将较庞大,给制造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该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的尺寸相对较小,但是污水流经迂回多曲式的路程较长,因此获得的中水杂质含量较小,净化结果较好,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该处理池包括污水处理池外墙2,该处理池本体为通过污水处理池外墙2围绕形成的长方体,所述该处理池还包括砖砌墩11,长方体内部通过砖砌墩11分隔成若干不完全隔断的区间,每一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内部都种植有净水植物4。
所述处理池一侧设有污水池进水口1,另一侧设有污水池中水出水口10。
所述砖砌墩11比种植的净水植物4高20~30cm,砖砌墩11的宽度为单砖的宽度。
所述每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中污水流入的位置高于污水流出的位置,每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的土壤层与水平面形成5°~10°的倾斜角。
所述每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中污水流出的位置与相邻的不完全隔断的区间的污水流入的位置高度相等。
上述净水植物4为芦苇、水葱、茭草等生态植物。
该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的使用方法为:污水从污水池进水口1流入到污水池中,由于每个不完全隔断的区间中污水流入的位置高于污水流出的位置,污水受到重力的作用,将流过净水植物从而到达净化的效果,最后从污水池中水出水口10流出中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迂回多曲式生态化污水处理池的尺寸相对较小,但是污水流经迂回多曲式的路程较长,因此获得的中水杂质含量较小,净化结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