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技术

发布时间:2018-8-25 10:36: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1.22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IPC分类号B01D2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对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的改进,其特征是刮泥装置水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利用刮泥机的低速运行,使沉淀池中水有适度紊流,但又不会形成太大的搅动,不仅对需沉淀物例如无机杂质仍保持较好的沉淀分离作用,而且可最大限度保持水中有机絮体(非溶解性内碳源),使之随出水进入后续生化处理,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内碳源(处理水带入),从而可以不用或减少外碳源补充,以降低运行成本。特别是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的可调,以及功率限定,使之可以根据处理水质调节,更是提高前述效果。

  权利要求书

  1.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包括低速运动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泥装置水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活动设置于刮泥装置水下部,可以上下升降,左右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设置在沉淀池底上1/3-1/2池深。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或推流能耗为1—5W/m3池容。

  说明书

  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对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既能保持原初池刮泥机功能,同时又能最大限度有效保留水中非溶解性内碳源不被大量沉淀去除的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初沉池主要功能是通过静止沉淀,使待处理水中存在无机颗粒尽可能去除,以降低后续生化处理负荷。现有技术为提高沉淀效果,初沉池通常采用完全静止沉淀方式,其中低速运行(保证沉淀效果)的刮泥装置(例如中心传动刮泥装置),主要功能是用于刮除沉淀泥砂。完全静止沉淀,虽然使得水中大量颗粒杂质得以沉淀与水分离,但同时也使得水中悬浮物(大部分为有机质)也会被沉淀与水分离,造成处理水中非溶解性内碳源在初沉池中被沉淀随污泥外排流失。随着水处理出水要求提高,对后续硝化/反硝化处理要求也提高,使得随着后续生化处理的进行,水中有机碳源也越来越少,而生物反硝化脱氮需要合适的碳/氮比,为了达到处理效果需要在生化处理反硝化中外加补充碳源,以满足生化脱氮的碳/氮比,而外加碳源,使得处理成本增加。因此现有初沉池一方面将处理原水中有机碳源(有机质)沉淀排出,一方面后续生化处理又需要补充大量碳源。

  中国专利CN101905943A利用初沉池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预处理方法,采用控制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0~2小时,低碳氮比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或超越初沉池,高碳氮比延长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以及在初沉池不同泥位处设置污泥接种排放口,将泥斗上部原水微生物接种排放至缺氧池;在初沉池不同泥位处设置硝化液回流口,充分利用初沉池反硝化作用;在初沉池不同泥位处设置二沉池出水回流口,充分利用初沉池的反硝化作用。该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利用处理原水中的有机质(非溶解性有机碳源),但其不足是控制比较复杂,实际操作性不强,难以推广应用。

  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保持原初沉池刮泥机功能,同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水中有机质不被大量去除的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在原初沉池低速运动刮泥机上设置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使得在刮泥机刮泥过程中,通过设置其上的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对初沉池中下层水进行低动能搅动,使处理水中有机质悬浮物不沉淀而仍悬浮于水中(无机颗粒仍然能下沉沉淀),使其随出水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单元,为后续生化脱氮提供内碳源,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包括低速运动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泥装置水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

  刮泥装置水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其主要功能作用是:在刮泥机低速刮泥运动时,通过设置其上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对水体进行适度搅动(适度紊流),从而避免沉淀处于基本完全静止状态,这样使得处理水中无机颗粒仍然能够得到有效沉淀分离,而水中有机絮体悬浮物-非溶解性内碳源,则因水流产生适度紊流(破坏其沉淀)而不被沉淀排出,从而保存了处理原水中的非溶解性内碳源(有机质)。根据此原理,刮泥装置,可以是中心旋转刮泥装置(中心或周边传动),也可以是往复式刮泥机装置,视设计选用;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可以采用水处理中常用的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例如搅拌浆叶,潜水搅拌机,射流泵等,基本无特别限定,水下部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于刮泥装置刮臂或桥架上。为协调需沉淀物(例如无机颗粒)及保留有机悬浮物,通过试验发现搅拌或推流能耗尤以1—5W/m3池容为最佳,此动力强度能较好实现前述二项功能。

  此外,为达到更好技术效果,既能充分使处理原水中无机颗粒杂质得以尽可能沉淀分离,同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水中非溶解性内碳源悬浮絮体,刮泥机水下部设置的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一种较好采用活动可调结构,例如上下升降可调,左右摆动可调,角度可调,这样可以根据处理进水水质,尤其是有机悬浮物量进行调整,以使池内碳源保持最大化,即具有高的挥发性活性污泥浓度(VSS/SS比例较不用搅拌高)。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设置高度,试验较好为沉淀池底上1/3-1/2池深。

  实用新型水处理初沉池用刮泥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在刮泥机水下部设置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利用刮泥机的低速运行,使沉淀池中水有适度紊流,但又不会形成太大的搅动,不仅对需沉淀物例如无机杂质仍保持较好的沉淀分离作用,而且可最大限度保持水中有机絮体(非溶解性内碳源),使之随出水进入后续生化处理,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内碳源(处理水带入),从而可以不用或减少外碳源补充,以降低运行成本。特别是搅拌桨叶或推流装置的可调,以及功率限定,使之可以根据处理水质调节,更是提高前述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