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2.18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IPC分类号C02F9/04; C07C267/00; C01B11/06
摘要
一种处理DCC氧化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氧化废水中加入占其质量5-10%的苯,于常温下搅拌萃取1-2小时;(2)分离出有机层后,在水层中加入片碱,降温至25-40℃后过滤得到滤液,片碱的加入量以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在18%-25%为准;(3)向滤液中通入氯气配置成次氯酸钠溶液,通入氯气的量以配置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在8%-15%为准;(4)经配置的次氯酸钠溶液返回至DCC氧化岗位用于N,N’-二环己基硫脲的氧化使用。本发明简单易控,操作安全,生产成本低,具有以下优点:1.经过脱有机层、脱盐后的废水能够进行次氯酸钠溶液的合成;2.循环套用的次氯酸钠溶液能够满足DCC氧化岗位的使用要求;3.采用该技术后DCC生产吨废水减少80%以上。环保效益十分明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DCC氧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氧化废水中加入占其质量5-10%的苯,于常温下搅拌萃取1-2小时;
(2)、分离出有机层后,在水层中加入片碱,降温至25-40oC后过滤得到滤液,所述片碱的加入量以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在18%-25%为准;
(3)、向滤液中通入氯气配制成次氯酸钠溶液,所述的通入氯气的量以配制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在8%-15%为准;
(4)经配制的次氯酸钠溶液返回至DCC氧化岗位用于N,N’-二环己基硫脲的氧化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C氧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分出的有机层返回至氧化岗位重复套用。
说明书
一种处理DCC氧化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DCC氧化废水并循环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DCC(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是良好的缩合、脱水、偶联剂及羧基激活剂,可使某些缩合反应在非高温、高压,无催化剂的温和状态下进行,且产率高,有“类催化剂”的作用。DCC也可应用于醇与羧酸的酯化反应,还用作有机合成时的脱水剂,制备酸酐,以及用于从醇制备醛、酮时氧化反应的脱水剂,牛心线粒体转氢酶的修饰基团和作为F1F0-ATP酶及质子移位酶的抑制剂,羧酸光学分析试剂,二羧酸及三羧酸色谱喷湿剂,柠檬酸的特殊试剂。此外,其衍生物可用作农药、助染剂、感光材料的稳定剂以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材料。
目前国内外规模化生产DCC的方法均是将N,N’-二环己基硫脲在芳香烃类溶剂(如二甲苯、苯、甲苯等)中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氧化生成DCC,经蒸馏得到成品DCC。
但是该工艺路线有个明显的缺陷就是产生的废水量十分巨大,平均每生产一吨DCC,将产生10吨左右的废水,同时该废水残留的氢氧化钠在1.5%左右,pH=12以上,COD>100000,含盐量高(>20%),传统的生化处理无能为力,只能采取中和后三效蒸发或者MVR除盐,动力消耗巨大,运行费用高昂。
鉴于上述处理方法的限制和缺点,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合理、废水排放量小且能循环回收使用DCC氧化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一种处理DCC氧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氧化废水中加入占其质量5-10%的苯,于常温下搅拌萃取1-2小时;
(2)、分离出有机层后,在水层中加入片碱,降温至25-40oC后过滤得到滤液,所述片碱的加入量以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在18%-25%为准;
(3)、向滤液中通入氯气配置成次氯酸钠溶液,所述的通入氯气的量以配置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在8%-15%为准;
(4)经配置的次氯酸钠溶液返回至DCC氧化岗位用于N,N’-二环己基硫脲的氧化使用。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
所述步骤(2)分出的有机层返回至氧化岗位重复套用。
本发明简单易控,操作安全,生产成本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经过脱有机层、脱盐后的废水能够进行次氯酸钠溶液的合成;
2、循环套用的次氯酸钠溶液能够满足DCC氧化岗位的使用要求;
3、采用该技术后DCC生产吨废水减少80%以上,环保效益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