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05.25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絮凝反应装置,该絮凝反应装置将絮凝反应池分为三级反应区。所述三级反应区以品字形分布并以竖井方式串联。所述三级反应区内各装配多层网格。所述多层网格上均匀分布若干大小相等的孔。水流从进水口进入,由导流槽依次通过三级反应区进行絮凝反应。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级多层网格工艺,缩短了絮凝反应的时间,节省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具有更良好的反应效果。
权利要求书 [支持框选翻译]
1.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包括进水口、絮凝反应池、导流槽和排污管,其特征在于:絮凝反应池分为絮凝反应一区、絮凝反应二区和反应沉淀三区,三个反应区之间由导流槽连接,水流依次通过完成絮凝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絮凝反应一区、絮凝反应二区和反应沉淀三区以竖井方式串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絮凝反应一区、絮凝反应二区和反应沉淀三区以品字形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内装配多层网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网格上均匀分布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孔。
说明书 [支持框选翻译]
一种水处理絮凝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水处理絮凝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反应是最重要的单元工艺之一。絮凝反应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同时直接影响到水处理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最终影响出水水质。因此,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和效果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絮凝反应装置采用单一的反应池进行絮凝反应,接触反应频率低,絮凝反应不够充分,从而导致沉降效果差,且传统絮凝反应池体积较大,占地面积也大,对原水浊度大于1000度的无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絮凝反应效果的絮凝反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包括进水口、絮凝反应池、导流槽和排污管,絮凝反应池分为絮凝反应一区、絮凝反应二区和反应沉淀三区,三个反应区之间由导流槽连接,水流依次通过完成絮凝反应。
所述絮凝反应池的絮凝反应一区、絮凝反应二区和反应沉淀三区以竖井方式串联。
所述絮凝反应池的絮凝反应一区、絮凝反应二区和反应沉淀三区以品字形分布。
所述絮凝反应池内装配多层网格。
所述的多层网格上均匀分布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装置内的三级多层网格,改变水流的特性,依靠自身的水力作用使原水与混凝剂进一步的混合、接触,从而达到充分絮凝的效果。采用三级多层网格反应缩短了反应时间,节省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具有更良好的反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