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黄姜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4 15:08: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7.09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IPC分类号C02F1/46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姜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以掺硼金刚石膜BDD电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通过电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黄姜废水生物出水。黄姜废水生物出水为“中和+水解酸化+脱硫+甲烷发酵+I-BAF-1+I-BAF-2”处理工艺后(专利公开号CN1789171A)的出水。在电流密度30mA·cm-2、pH 7.75和加入0.1MNa2SO4支持电解质的运行条件下,黄姜废水生物出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能被有效去除,黄姜废水生物出水的COD从281.8mg L-1降到97.4mg L-1,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而能量消耗为13.44kWhm-3。该方法优点是氧化能力强、处理效果好、能耗低、可控性好,工业化应用极具潜力。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黄姜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掺硼金刚石膜BDD电极为阳极,不 锈钢为阴极,固定好的电极插入装黄姜废水生物出水的单室反应器,通过电化学氧化法深 度处理黄姜废水生物出水,运行条件通过在不同电流密度10~30mA·cm-2、pH 3~11和支 持电解质条件下进行处理得到;黄姜废水生物出水为“中和+水解酸化+脱硫+甲烷发酵 +I-BAF-1+I-BAF-2”处理工艺后的出水。

  说明书

  一种黄姜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姜废水的掺硼金刚石膜BDD电极电化学 氧化深度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姜(Dioscoreazingiberensis C.H.Wright,DZW)废水是以黄姜为原料的皂素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可生化性差,BOD/COD=0.27; (2)糖份含量高,约含2%,主要为还原糖;(3)COD高,综合废水的COD值高达 20000~30000mg L-1;(4)酸度高,pH值1.0左右;(5)盐度高,SO42-/COD值高达0.5。 一般采用“厌氧+好氧”的生物方法处理这类废水,但是由于具有如上一些特点,很难将 其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深度处理黄姜废水尤为必要。

  电化学氧化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以电子为氧化剂,不需另外添加氧化还原 剂,产生的羟基等自由基无选择地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 或简单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制性好、 反应器设备及其操作比较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深度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工 业废水。

  电极材料是电化学氧化技术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电化学氧化过程的效果及效率。掺 硼金刚石膜(BDD)电极是目前研究表明电化学性能最好且最为稳定的电极材料,它具有 较高的析氧电势,有利于·OH等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活性中间体生成,从而具有较高的电流 效率和较强的氧化能力,且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能力强、不易被污染、不会释放有毒有 害物质。可见,BDD电极电化学氧化体系用于深度处理黄姜废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 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有效地深度处理黄姜 废水生物出水的方法,使其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COD<100mg L-1)。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该处理方法是以掺硼金刚石膜BDD电极为阳极, 不锈钢为阴极,固定好的电极插入装黄姜废水生物出水的单室反应器,通过电化学氧化法 深度处理黄姜废水生物出水,运行条件通过在不同电流密度10~30mA·cm-2、pH 3~11和 支持电解质条件下进行处理得到。

  所述的黄姜废水生物出水为“中和+水解酸化+脱硫+甲烷发酵+I-BAF-1+I-BAF-2”处 理工艺后的出水。

  所述的运行条件为电流密度30mA·cm-2、pH 7.75和加入0.1MNa2SO4支持电解质。

  所述的支持电解质是指Na2SO4或Na3PO4。

  黄姜废水生物出水的COD值为281.8mg L-1左右,调节pH值范围在3~11之间,同时 考察了不加支持电解质及加入0.1M Na2SO4或0.1M Na3PO4的处理情况。阳极为20×20mm 的BDD电极,阴极为相同大小的304型不锈钢片,电极间距固定为10mm。电化学氧化 处理过程中,将固定好的电极浸入装有250mL黄姜废水生物出水的单室反应器,同时用 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通过恒流稳压电源向电极提供恒定的电流,电流密度为10~30mA· cm-2。每隔一段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分析COD的变化情况,并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过程 的单位能量消耗:

  Esp=UIt/V

  其中,Esp为能量消耗(kWhm-3),U为电压(V),I为电流(A),t为电解时间(h), V为废水体积(L)。

  在电流密度为30mA·cm-2、pH 7.75和加0.1M Na2SO4支持电解质条件下,电解4h, 可将黄姜废水生物出水的COD从281.8mg L-1降到97.4mg L-1,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能量消耗仅为13.44kWh m-3。

  电解过程中,在BDD阳极表面水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

  BDD+H2O→BDD(·OH)+H++e-

  硫酸根(SO42-)氧化生成过硫酸根(S2O82-):

  2SO42-→S2O82-+2e-

  氯离子氧化生成活性氯(Cl2、HClO和ClO-):

  2Cl-→Cl2+e-

  Cl2+H2O→HCl+HClO

  HClO+OH-→H2O+ClO-

  这些生成的强氧化剂(·OH、S2O82-、Cl2、HClO、ClO-等)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将它们彻底矿化成CO2和H2O,或者氧化成简单的有机物。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BDD电极具有较强的产羟基自由能力,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处理 效果好;

  (2)BDD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电势(高达2.8V左右),大大抑制了析氧副反应的发 生,因此该方法电流效率较高,能耗低;

  (3)BDD电极性能稳定,耐腐蚀能力强,因此该方法可用于水质条件恶劣的各种有 机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