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5.17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化反应池、用于分离污泥与磁性载体的磁分离机、污泥脱水设备和脱膜设备。通过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实施的生物膜氧化沟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方法按顺序包括:污水处理步骤和污泥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在生化反应池中加入上述的磁性载体,在污泥处理步骤中包括使至少一部分污泥通过磁分离机的步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化反应池、用于分离 污泥与磁性载体的磁分离机、污泥脱水设备和脱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生 化反应池中设有磁性载体,该磁性载体在所述污水中处于流态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载体 可附着生物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载体 附着生物膜后,在水中与污水完全混合,悬浮于水中,与原有活性污泥共同 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载体 为磁性颗粒、高分子聚合物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具 有:粒度为0.043-0.245mm;密度为1.0-1.1g/cm3;各组分重量比为:磁 性颗粒10-20wt%,高分子聚合物80-90wt%。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 为含铁的磁性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 合物包括高分子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磁分离设备为湿式永磁磁分离机。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 生化反应池包括氧化沟时,在氧化沟的弯道处设置水下推进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推流式曝气池、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氧化沟、SBR池。
11.一种使用污水处理设备实施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污水处理设备 包括生化反应池、用于分离污泥与磁性载体的磁分离机、污泥脱水设备和脱 膜设备,所述方法按顺序包括:污水处理步骤和污泥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 在生化反应池中加入磁性载体,使所述磁性载体流态化,在污泥处理步骤中 包括使至少一部分污泥通过磁分离机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 理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生化反应池步骤,其中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化 反应池设备;沉淀澄清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 理步骤包括:在经沉淀步骤之后,使一部分污泥回流到生化反应池,另一部 分污泥进入磁分离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 包括使被磁分离机分离的所述磁性载体直接回流到生化反应池,同时排除剩 余污泥。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推流式曝气池、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氧化沟、SBR池。
说明书
含有磁性载体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加入了磁性载体的污水处 理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了使用该设备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两大工艺类型。活性污 泥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和出水水质好的优点,其各种变形工 艺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性能,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 用。其缺点是运行不够稳定、易产生污泥膨胀和污泥产量大,其对低 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生物膜工艺具有运行稳定、剩余污泥少、 管理简单、对氨氮和难降解污染物去除能力强、能够适应较大水质范 围变化等优点。其缺点是生物膜脱落产生的部分细小颗粒不易沉降造 成出水浊度较高,总氮和总磷的去除能力较弱。生物膜工艺对填料的 性能要求很高,这曾一度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随新型填 料的开发和应用,生物膜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扩大趋势。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即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 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 器的处理效率。但MBBR工艺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存在池内进气分布 不均匀,从而导致局部填料堆积,出水口截留填料的格栅容易堵塞等 问题。
在1996年的2(18)期的环境污染与防治第7-11页的文章(何 大江、陈吕军、钱易等人)《生物膜氧化沟污水处理性能的研究》中 提到了:通过生物膜氧化沟和普通氧化沟的清水试验得出第二型软性 填料为最佳填料,与水流方向平行安装为最佳安装方式。试验得出生 物膜氧化沟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小时和24小时,对TN的去除效果 明显优于普通氧化沟,对COD,SS的去除效率基本相同。
在2006年的6(4)期的安全与环境学报第23-26页的文章(杨 慧敏、张奎、李建政等人)《复合式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报道 了:复合式氧化沟工艺是在氧化沟中投加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 载体,利用悬浮生长的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共同处理水中的有机 物,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复合式氧化沟采用的是BCZ型软性组合 填料,当HRT为10h,其COD去除率可以保持在86%以上,对NH4+-N 的去除率也在83%左右,在HRT为20h和室温的条件下,即使COD、 BOD5和NH4+-N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25.30~492.00mg/L、56.26~ 249.44mg/L和20.00~32.91mg/L较大范围内波动,系统的去除率 都能保持在90%以上,出水COD、BOD5和NH4+-N的质量浓度分别维持 在3.74~47.01mg/L、0.93~11.45mg/L和0.28~3.26mg/L,达 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 准。能较好地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在2007年的12(33)期的水处理技术中的文章(张帆、陆少鸣、 范平等人)《接触氧化沟工艺在珠江微污染源水处理中的应用》报道 了:对四段式接触氧化沟中加入PWT型片状填料、YDT弹性立体填料 和悬浮球填料等3类4种填料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对氨氮有很高的 去除率,本中试系统对氨氮平均去除率相对于原水在I、II、III段累 计分别为50.89%、72.6%、91.63%,第IV段为93.16%,III段出水氨氮 平均值已经达到0.41mg/L。系统对亚硝酸盐、CODMn和浊度也有显著 的去除效果,第IV段出水没有出现亚硝酸盐累积现象,出水CODMn和 浊度平均值分别为3.65mg/L和16.05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86% 和64.47%。
在2009年第2期的广东农业科学第148-157页的文章(刘雯、 丘锦荣、卫泽斌等人)《投加生物球对植物-生物膜氧化沟净化污水的 影响》报道了:在生活污水中投加自制生物球对植物-生物膜氧化沟 净化污水的影响。此种生物球是用亚麻布或尼龙布剪成长35cm、宽 25cm的布块,然后用其紧紧包裹乒乓球,并用细尼龙丝将包裹口扎 紧,最后将乒乓球下剩余的布料剪成宽约1cm的长形布条制作而成。 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球的投加促进了污水处理系统对COD、TP、TN 和NH4+-N的去除,其中投加20个生物球的去除率分别为69.95%、 50.73%、37.78%、37.6%左右,投加10个生物球的去除率分别为58.7%、 41.04%、31.95%、28.75%左右,而没有投加生物球去除率只有42.88%、 23.9%、27.18%、21.97%左右。
在蔡松柏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CN94236665.4中,提到在膜法氧 化沟污水处理系统中,采用的是辐射状的弹性立体填料,该系统可以 实现单沟A/O工艺,无污泥回流系统,无鼓风机系统,节省停留时间, 能稳定保证出水水质。
在公开号为CN101139127的文件中披露了一种功能化硅包覆介 孔磁性载体(FSMMC)的制备及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pH=7 时,用固有活性菌的FSMMC处理城市生活污水24h时,COD去除率可 达到82.7%。
在公开号为CN101139127的文件中披露了一种功能化硅包覆介 孔磁性载体(FPMC)的制备及在重金属废水、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使用FPMC的化学吸附作用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印染废水。
在公开号为CN1204625的文件中披露了一种磁性载体,在处理废 水过程中,微生物固定在其生长所需的载体上,该用于废水处理的固 定有大量微生物的微生物固定载体通过磁力控制而在处理室中运动。
在公开号为CN101254976的专利中披露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 磁性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磁性生物载体包括:磁性颗粒7~ 21wt%;高分子聚合物79~93wt%;磁性颗粒包括四氧化三铁、金 属铁粉、磁铁矿;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粉 末橡胶。选择高分子聚合物颗粒与磁性颗粒经过搅拌器充分混合后, 投加到挤出机中,在挤出机的作用下,经过熔融使磁性颗粒与高分子 聚合物颗粒充分混合,挤出、切断,形成含有磁性颗粒的高分子聚合 物颗粒。然后将高分子聚合物颗粒研磨、过筛,最后把磁性载体浸入 表面活性剂中,得到磁性生物载体。此种磁性载体是本发明使用的磁 性载体的来源。
在公开号为CN101279792的专利中披露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 磁性生物载体的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将质量比为4~12∶1的高分子 聚合物颗粒磁性颗粒使用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以后,添加到双螺杆挤 出机中,在高温下高分子聚合物颗粒成熔融状态后与磁性颗粒混合均 匀,然后挤出切粒得到磁性生物载体母粒,制得的载体母粒密度 1.0~1.4g/cm3;载体母粒经过研磨后成为磁性生物载体。此种成型 方法是本发明中磁性载体成型方法的来源。
在公开号为CN101244884的专利中披露了一种采用磁性生物载 体及磁分离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将密度1.0~ 1.4g/cm3;粒径为0.043~0.315mm的磁性生物载体投入曝气池中, 产生剩余污泥可通过磁分离技术实现泥水分离,然后将其放入载体脱 膜分离器内,实现污泥和磁性载体的分离,经磁选后,将磁性载体重 新放入反应器中,实现磁性载体的回收和再利用。此种污水处理方法 与本发明属于应用于不同工艺中的两种污水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在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有以下几个缺点:
(1)目前现有工艺运行过程中,填料对水流的阻力大,容易引 起污泥堆积;
(2)使用悬挂式填料时,前期投入需要制作悬挂框架,工作量 大;
(3)选用软式或者组合式填料时,填料易结垢且无法再生;运 行一段时间后,因失去活性的菌种无法从填料上脱落,处理效果降低, 需要清理;
(4)当选用悬浮填料时,容易产生填料堆积;
另外在文件CN1204625中披露的技术方案需要磁力控制磁性载 体运动,因而增大了能耗和该处理室的结构复杂性。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将磁性载体和磁分离技术应用到生化 反应池中形成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且构成了新的污水处理方 法,其中,附着有生物膜的磁性载体和污水完全混合,不仅提高了氧 化沟等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污泥浓度,避免了污泥上浮和污泥膨胀, 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而且这种磁性载体在污水中呈流态化, 流体阻力很小,不会产生污泥堆积和磁性载体堆积,只需在沉淀池排 泥口设置一台磁分离机将磁性载体选出,然后经过脱膜机脱膜处理, 最后再回流到氧化沟即可。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化反应池、用于分 离污泥与磁性载体的磁分离机、污泥脱水设备和磁性载体脱膜设备, 其特征在于,该生化反应池中设有磁性载体,该磁性载体在所述污水 中处于流态化。
所述方案避免了使用外部磁场来驱动该磁性载体,从而更加方便 节能地实现污水处理。其中流态化是指使得磁性载体能够随着污水一 起流动。
所述方案还提高了生化反应池的容积负荷,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和出水水质,有效抑制了污泥膨胀上浮,对COD,NH4+-N的去除率高。
本发明所使用的磁性载体可以与污水完全混合,悬浮在水中,随 污水流动,流态化好,动力消耗少,不会产生污泥堆积和磁性载体堆 积,磁性载体可重复使用。
通过使用所述磁性载体,从而减少基建投资,便于在现有技术上 进行改造,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优选地,所述磁性载体可附着生物膜。
优选地,所述磁性载体附着生物膜后,在水中与污水完全混合, 悬浮于水中,提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的能力。
最好,所述磁性载体为磁性颗粒、高分子聚合物的组合物。
最好,所述组合物具有:粒度为0.043-0.245mm;密度为 1.0-1.1g/cm3;各组分重量比为:磁性颗粒10-20wt%,高分子聚合物 80-90wt%。
最好,所述磁性颗粒为含铁的磁性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 混合物。
最好,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包括高分子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的混合物。
最好,所述磁分离设备为湿式永磁磁分离机。
优选地,当生化反应池为氧化沟时,在氧化沟的弯道处设置水下 推进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污水处理设备实施的生物膜氧化沟的污 水处理方法,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化反应池、用于分离污泥与磁 性载体的磁分离机、污泥脱水设备和脱膜设备,所述方法按顺序包括: 污水处理步骤和污泥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在生化反应池中加入磁 性载体,使所述磁性载体流态化,在污泥处理步骤中包括使至少一部 分污泥通过磁分离机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生化处理步骤,其中 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设备;沉淀步骤和沉淀澄清步骤。
优选地,所述污泥处理步骤包括:在经沉淀步骤之后,使一部分 污泥回流到生化反应池,另一部分污泥进入磁分离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使被磁分离机分离的所述磁性载体直接 回流到生化反应池,同时排除剩余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