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

发布时间:2018-11-15 8:43: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2.08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每个动滤片(4)的两侧面上都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第一摩擦凸筋(41),相邻两个第一摩擦凸筋(41)的间距要大于第一摩擦凸筋(41)本身的宽度,每个静滤片(3)的两侧面上也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第二摩擦凸筋(31),相邻两个第二摩擦凸筋(31)的间距要大于第二摩擦凸筋(31)本身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动滤片上的第一摩擦凸筋能与相邻静滤片侧面接触摩擦,第一摩擦凸筋会将污泥刮落,同时,静滤片的第二摩擦凸筋也可将污泥刮落,很好地解决了动滤片与静滤片之间的堵塞问题;并且有效地保证了动滤片与静滤片之间的间距,保证了污泥脱水机出水顺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有机座(1)、进水部(13)、出泥部(14)、出水部、贯穿设置在机座(1)内且外围具有螺旋状叶片(21)的螺旋轴(2)和套设在所述螺旋轴(2)外围的由多个环形静滤片(3)与环形动滤片(4)交叉间隔设置而组成的滤片组;

  其中,每个静滤片(3)都相对机座固定,每个动滤片(4)能相对机座(1)上下限位摆动,并且,相邻的两个静滤片(3)之间的间距略大于两者之间的动滤片(4)的厚度而在静滤片(3)与动滤片(4)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其特征在于:每个动滤片(4)的两侧面上都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第一摩擦凸筋(41),相邻两个第一摩擦凸筋(41)的间距要大于第一摩擦凸筋(41)本身的宽度,每个静滤片(3)的两侧面上也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第二摩擦凸筋(31),相邻两个第二摩擦凸筋(31)的间距要大于第二摩擦凸筋(31)本身的宽度;

  而动滤片(4)上的第一摩擦凸筋(41)位于相邻的静滤片(3)侧面上的两个第二摩擦凸筋(31)之间,而静滤片(31)上的第二摩擦凸筋(31)也正好位于相邻动滤片(4)侧面上的两个第一摩擦凸筋(4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摩擦凸筋(41、31)的高度略小于动滤片(4)侧面与相邻静滤片(3)侧面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1)具有多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11),所述螺旋轴(2)的前侧端部从机座(1)中最前侧的支撑板(11)上的贯穿孔贯穿而出,在该螺旋轴(2)的前侧端部(22)外还固定有一背压板(5),该背压板(5)与最前侧的支撑板(1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出泥部(14)就由该背压板(5)与支撑板(11)的贯穿孔之间的间隙构成。

  说明书

  一种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污水与污泥固液分离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以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有真空过滤机、加压过滤机、离心脱水机、带式压滤机、板框式压滤机等,这些装置由于采用了滤网,污泥 容易在滤网的网孔中滞留而堵塞滤网,降低固液分离效率,而且使用周期短,给装置的维护工作也带来许多麻烦。因此,一种新的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被发明出来,如本申请人在先中国专利《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其专利号为ZL200820168066.1(公告号为CN201309880Y),就披露了这样一种技术方案。

  该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机座、进水部、出泥部和出水部,其中,机座内贯穿有一螺旋轴,螺旋轴由电机驱动其转动,螺旋轴外围套设有多组滤片组,每一滤片组包括一个环形静滤片与一个环形动滤片,螺旋轴上叶片的螺距从后往前逐步变小而可逐步向前推进并挤压位于其外围的污水,进水部将螺旋轴的后方容置在其内,而出泥部设置在螺旋轴前方的位置,每个静滤片都相对机座固定,每个动滤片通过一与螺旋轴相传动相连的传动机构的带动而能跟随螺旋轴作相对机座的上下限位摆动,并且,相邻的两个静滤片之间的间距略大于两者之间的动滤片的厚度而在静滤片与动滤片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间隙,出水部就由滤片组上的多个间隙直接形成。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污泥是由污水和药剂混合反应后产生的絮体通过挤压形成,具有较强的粘性、吸附性。在污泥脱水机工作时,如果吸附在动、静滤片上的污泥不能得到及时清理,久而久之则会堵塞动、静滤片之间的出水间隙,这样会将出水都封存在装置的压滤中央区,不能及时排出,同时,也对进水也会造成阻力,直接导致处理能力降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其能使动滤片、静滤片之间的出水间隙得到有效疏通,保证出水顺畅,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有机座、进水部、出泥部、出水部、贯穿设置在机座内且外围具有螺旋状叶片的螺旋轴和套设在所述螺旋轴外围的由多个环形静滤片与环形动滤片交叉间隔设置而组成的滤片组;

  其中,每个静滤片都相对机座固定,每个动滤片能相对机座上下限位摆动,并且,相邻的两个静滤片之间的间距略大于两者之间的动滤片的厚度而在静滤片与动滤片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其特征在于:每个动滤片的两侧面上都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第一摩擦凸筋,相邻两个第一摩擦凸筋的间距要大于第一摩擦凸筋本身的宽度,每个静滤片的两侧面上也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第二摩擦凸筋,相邻两个第二摩擦凸筋的间距要大于第二摩擦凸筋本身的宽度;

  而动滤片上的第一摩擦凸筋位于相邻的静滤片侧面上的两个第二摩擦凸筋之间,而静滤片上的第二摩擦凸筋也正好位于相邻动滤片侧面上的两个第一摩擦凸筋之间。

  第一、第二摩擦凸筋的高度可以与动滤片与相邻静滤片之间的间隙大小相适应,可以相同,优选地,第一、第二摩擦凸筋的高度可以略小于动滤片侧面与相邻静滤片侧面之间的间隙。

  为能保证最后输出的泥饼较为浓缩、含水量较低,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机座具有多块平行设置的支撑板,所述螺旋轴的前侧端部从机座中最前侧的支撑板上的贯穿孔贯穿而出,在该螺旋轴的前侧端部外还固定有一背压板,该背压板与最前侧的支撑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出泥部就由该背压板与支撑板的贯穿孔之间的间隙构成。因而,调节背压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调节泥饼的含水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动滤片、静滤片的两侧面设置摩擦凸筋,当动滤片上下限位摆动时,动滤片上的第一摩擦凸筋能与相邻静滤片侧面接触摩擦,第一摩擦凸筋会将静滤片侧面上吸附在两个第二摩擦凸筋之间的污泥刮落,同时,静滤片的第二摩擦凸筋也可将吸附在动滤片中两个第一摩擦凸筋之间的污泥刮落,被刮落的污泥落入污泥脱水机的中央区,通过螺旋轴输送最后被挤压排出,很好地解决了动滤片与静滤片之间的堵塞问题;并且,通过摩擦凸筋的设计,有效地保证了动滤片与静滤片之间的间距,保证了污泥脱水机出水顺畅。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