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1.12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池、分离池、沉淀池、反应池,以及装设在反应池与沉淀池间的回流管。预处理池与分离池连通,分离池通过集水池提升泵与沉淀池连通,在沉淀池后依次连通反应池和另一沉淀池。预处理池包括涡流泥水分离池和菜丝分离池,分离池为格栅集水池,沉淀池包括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反应池包括水解酸化池、MUBF池和泥膜共生池。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有效滤除流洗水和压粕水的固形物,并去除有机质CODcr的含量高达90%,达到排放标准。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预处理池、分离池、沉淀池、反应池,以及装设在反应池与沉淀池间的回流管,预处理池与分离池连通,分离池通过集水池提升泵与沉淀池连通,在沉淀池后依次连通反应池和另一沉淀池,预处理池包括涡流泥水分离池和菜丝分离池,分离池为格栅集水池,沉淀池包括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反应池包括水解酸化池、MUBF池和泥膜共生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涡流泥水分离池和菜丝分离池设置的水平高度均高于格栅集水池,涡流泥水分离池和菜丝分离池的出水管排水端口伸入格栅集水池一端,在格栅集水池该端处还设有一进水管,格栅集水池另端设置有集水池提升泵,集水池提升泵的出水管与初次沉淀池下部导通,在初次沉淀池后依次连通水解酸化池、MUBF池、泥膜共生池和二次沉淀池,其中初次沉淀池上部和水解酸化池下部通过布水管导通,在初次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泵吸式刮泥机,在水解酸化池和MUBF池间设置有酸化池提升泵,将水解酸化池和MUBF池底部连通,MUBF池底部和泥膜共生池底部通过布水管连通,泥膜共生池上部和二次沉淀池下部通过布水管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涡流泥水分离池为漏斗状的圆形池,其进水管设置在池体下部,沿池体切线方向与池内导通,在前述进水管相对面的涡流泥水分离池池体上部设置出水管,出水管沿池体切线方向与池内导通,在涡流泥水分离池池底装设有污泥排管,菜丝分离池内设置有斜向布置的振筛,其进水管设置在振筛上侧,振筛下方的菜丝分离池池底设置出水管,振筛筛孔尺寸不大于0.5mm,涡流泥水分离池和菜丝分离池的出水管排水端口与格栅集水池内的格栅相邻,格栅栅隙为1~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池内由下至上分为布水区、反应区、填料区和排水区,底部布水区内设置有布水管和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另端和鼓风机连通,填料区内吊挂有多块填料,填料可为Φ150mm或Φ120mm涤纶材质的组合填料,每块填料的圆心上下间隔为1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MUBF池内由下至上分为布水区、反应区、填料区和三相分离区,在布水区底部设置有“丰”字形穿孔水管,填料区中吊挂有填料,填料采用Φ150mm或Φ120mm塑料材质的立体弹性填料,每块填料的圆心上下间隔为5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泥膜共生池内由下至上分为布水区、反应区、填料区和排水区,在布水区底部设置布水管和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另端与鼓风机连通,填料使用Φ150mm或Φ120mm塑料材质的立体弹性填料,每块填料的圆心上间隔为15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二次沉淀池底设置有排泥管,排泥管上分出一支路,该支路上装设污泥回流泵,该支路再分为两路,一路通向水解酸化池底,回流比为30%-50%;另路通向泥膜共生池底,回流比为20%~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泥膜共生池上部排水区至水解酸化池上部的排水区间布设混合液回流管,管上装设混合液回流泵,回流比为50%~1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MUBF池的三相分离区至水解酸化池上部的排水区间布设内循环回流管,回流比为200%~300%,MUBF池的三相分离区水平高度高于水解酸化池上部的排水区高度。
10.一种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①流洗水经涡流泥水分离池进行泥水分离后纳入综合废水,并输向栅格集水池;
②压粕水经过菜丝分离池进行固液分离后纳入综合废水,并输向栅格集水池13;
③步骤①、②中的综合废水导入格栅集水池,通过格栅集水池内的格栅将大于1~2mm的大颗粒悬浮物分离;
④步骤③中经过分离的综合废水,经集水池提升泵提升至初次沉淀池,在初次沉淀池中沉淀1.5~2.0小时,对综合废水中未分离的小颗粒悬浮物进行沉淀;
⑤步骤④中经过沉淀的综合废水排向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内停留8~10小时,利用水解酸化池内的产酸细菌,将综合废水中较长碳链的物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酸;
⑥将步骤⑤中产生的综合废水通过酸化池提升泵提升至MUBF池底部,在MUBF池内停留30~35小时,通过其内的产甲烷细菌,进一步去除综合废水中的有机物;
⑦将步骤⑥产生的综合废水导入泥膜共生池,在泥膜共生池内停留12~15小时,通过其内的好氧细菌,进一步去除综合废水中的有机物。
⑧步骤⑦中产生的综合废水导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内停留2.5~3.5小时,将综合废水中的污泥沉淀,沉淀后的综合废水即可直接排放。
说明书
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二、背景技术:甜菜制糖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广泛。甜菜制糖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甜菜制糖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原料预处理时产生的流洗水、工艺过程产生的压粕水、冲洗滤泥水、其它杂用水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含固量大,(SS高达10g/L以上),且溶解性有机质含量高,(CODcr高达5-6g/L),属典型的高浓有机废水。不同的是压粕水中的固形物为甜菜菜丝、菜渣,而流洗水中的固形物则是泥土、泥砂。对于这类废水的处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成套工艺。但主体处理工艺基本是采用厌氧生物反应器+好氧生物反应器。其中厌氧生物反应器有厌氧折板反应器、UASB反应器、UBF反应器等。好氧生物反应器有接触氧化池、曝气池、生物滤池等。上述各工艺中,有的处理效果难以保证,有的则是操作复杂。,总体上难言理想。因此,开发一套成熟可靠、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的处理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便,工艺流畅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池、分离池、沉淀池、反应池,以及装设在反应池与沉淀池间的回流管。预处理池与分离池连通,分离池通过集水池提升泵与沉淀池连通,在沉淀池后依次连通反应池和另一沉淀池。预处理池包括涡流泥水分离池和菜丝分离池,分离池为格栅集水池,沉淀池包括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反应池包括水解酸化池、MUBF池和泥膜共生池。
甜菜制糖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流洗水经涡流泥水分离池进行泥水分离后纳入综合废水,并输向栅格集水池;
②压粕水经过菜丝分离池进行固液分离后纳入综合废水,并输向栅格集水池13;
③步骤①、②中的综合废水导入格栅集水池,通过格栅集水池内的格栅将大于1~2mm的大颗粒悬浮物分离;
④步骤③中经过分离的综合废水,经集水池提升泵提升至初次沉淀池,在初次沉淀池中沉淀1.5~2小时,对综合废水中未分离的小颗粒悬浮物进行沉淀;
⑤步骤④中经过沉淀的综合废水排向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内停留8~10小时,利用水解酸化池内的产酸细菌,将综合废水中较长碳链的物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酸;
⑥将步骤⑤中产生的综合废水通过酸化池提升泵提升至MUBF池底部,在MUBF池内停留30~35小时,通过其内的产甲烷细菌,进一步去除综合废水中的有机物;
⑦将步骤⑥产生的综合废水导入泥膜共生池,在泥膜共生池内停留12~15小时,通过其内的好氧细菌,进一步去除综合废水中的有机物。
⑧步骤⑦中产生的综合废水导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内停留2.5~3.5小时,将综合废水中的污泥沉淀,沉淀后的综合废水即可直接排放。
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有效滤除流洗水和压粕水的固形物,且去除有机质CODcr的含量高达90%,达到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