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1 14:34:3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4.02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6; C02F1/74; C02F103/16; C02F1/28; C02F101/22; C02F101/18; C02F1/66

  摘要

  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水质波动有较强适应性、处理成本低、易达到排放标准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先进行含铬废水和含氰废水预处理,再将酸碱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与所排入废水混合成为综合废水,检测综合废水中6价铬离子含量,根据检测情况决定是否再次进行6价铬离子还原为3价铬离子的还原反应,然后将综合废水pH值调整为碱性条件,再次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得二次破氰废水,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后提升至第一斜板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流入反应罐内,加入重金属吸附剂充分反应后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上清液在回调罐加酸后排放;最后污泥处理。

  权利要求书

  1.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铬废水预处理将含6价铬离子的铬离子废水从含铬废水集水池内通入还原罐,在还原罐中,含铬废水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将还原得到的3价铬离子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待后段处理;

  2)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即将含氰废水从含氰废水集水池内通入空气氧化破氰反应罐,在空气氧化破氰反应罐中加入破氰催化剂与空气的混合物,并加入石灰乳,pH值调整为碱性,得到破氰废水,将破氰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待后段处理;

  3)将酸碱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与步骤1)和2)所排入废水混合成为综合废水,检测综合废水中6价铬离子含量,根据检测情况决定是否再次进行6价铬离子还原为3价铬离子的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同步骤1),然后将综合废水pH值调整为碱性条件,再次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即在综合调节池内加入破氰催化剂与空气的混合物,得二次破氰废水;将二次破氰废水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后提升至第一斜板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此为第一段处理;

  4)将第一段处理后的上清液流入反应罐内,在反应罐内加入重金属吸附剂充分反应后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进行泥水分离,以便去除第一段中无法去除的重金属离子,使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为第二段处理;分离后上清液在回调罐加酸进行pH值回调至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所述pH值回调至排放标准为pH=6~9;

  5)污泥处理将第一斜板沉淀池内的污泥及第二斜板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厢式压滤机进行脱水,污泥脱水后外运处理,压滤液回送于综合调节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性条件是pH值为2~3;所述还原剂是焦亚硫酸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pH值调整为碱性是pH值调整为8~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破氰催化剂采用亚硫酸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将综合废水pH值调整为碱性条件是pH值调整为8~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重金属吸附剂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钠10%~25%,丙烯酸胺15%~30%,胺基、羧基或羟基的基团18%~30%,其余为水。

  说明书

  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镀行业的含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废水处理一般是采用传统的中和沉淀法。先将电镀废水进行分流预处理,即将电镀废水分为三股废水:含铬废水、含氰废水和酸碱废水(铜镍锌废水)。其中含铬废水在酸性条件下(pH值2~3),投加还原剂(焦亚硫酸钠),使含铬废水中的6价铬离子还原成3价铬离子,随后调整pH值为7~9,使其形成氢氧化铬沉淀除去,使含铬废水得到净化;含氰废水采用碱性氯化法二级氧化破氰工艺,即含氰废水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氯系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或漂白粉)将氰化物破坏而除去,氧化反应分二级进行,第一级使剧毒的氰化物被氧化成毒性相对较低的氰酸盐,第二级使氰酸盐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酸碱废水(铜镍锌废水)与上述含铬废水和含氰废水汇合而成为综合废水,将综合废水通过调整pH值,使综合废水中的酸与碱中和,使综合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而沉淀。从而达到除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

  传统的中和沉淀法存在一些缺点,如:

  1)由于不同的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的最佳酸碱度(pH值)不尽相同,对某种重金属离子(如镍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最适合的pH值,却是另一种重金属离子(如铬离子)重新溶解的pH值,因此往往不能兼顾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2)这种方法很难解决目前电镀行业普遍存在的混排问题,即综合废水中若有含氰废水混入综合废水就会造成铜离子(氰铜络合物)超标现象。

  3)废水处理工艺较复杂,处理费用过高,每吨处理成本10~15元,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公开号为CN101343125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连续进行的三个步骤:预处理、固液分离处理、过滤处理,其中过滤处理是指对预处理步骤所得上清液依次进行初滤、阳离子吸附处理、阴离子吸附处理,阳离子吸附处理采用的介质为活化沸石,阴离子吸附处理采用的介质为活性炭。相应的,应用本发明工艺的装置中的过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初滤器、活化沸石阳离子吸附器、活性炭阴离子吸附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对水质波动有较强适应性、处理成本较低、易达到排放标准的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述重金属废水两段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含铬废水预处理将含6价铬离子的铬离子废水从含铬废水集水池内通入还原罐,在还原罐中,含铬废水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将还原得到的3价铬离子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待后段处理;

  2)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即将含氰废水从含氰废水集水池内通入空气氧化破氰反应罐,在空气氧化破氰反应罐中加入破氰催化剂与空气的混合物,并加入石灰乳,pH值调整为碱性,得到破氰废水,将破氰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待后段处理;

  3)将酸碱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内与步骤1)和2)所排入废水混合成为综合废水,检测综合废水中6价铬离子含量,根据检测情况决定是否再次进行6价铬离子还原为3价铬离子的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同步骤1),然后将综合废水pH值调整为碱性条件,再次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即在综合调节池内加入破氰催化剂与空气的混合物,得到二次破氰废水;将二次破氰废水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后提升至第一斜板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此为第一段处理;

  4)将第一段处理后的上清液流入反应罐内,在反应罐内加入重金属吸附剂充分反应后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进行泥水分离,以便去除第一段中无法去除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等),使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为第二段处理,分离后上清液在回调罐加酸进行pH值回调至排放标准(pH=6~9)后进行排放;

  5)污泥处理将第一斜板沉淀池内的污泥及第二斜板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厢式压滤机进行脱水,污泥脱水后外运处理,压滤液回送于综合调节池。

  步骤1)中所述的酸性条件最好是pH值为2~3;所述还原剂最好是焦亚硫酸钠等。

  步骤2)中所述的pH值调整为碱性最好是pH值调整为8~11。

  步骤2)中所述的破氰催化剂可采用亚硫酸盐等。

  步骤3)中所述的将综合废水pH值调整为碱性条件最好是pH值调整为8~11。

  步骤3)中所述的重金属吸附剂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氢氧化钠10%~25%,丙烯酸胺15%~30%,胺基、羧基或羟基的基团18%~30%,其余为水。

  与常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和显著效果:

  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利用破氰催化剂与空气的协同作用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通过石灰乳中和产生沉淀物,这样可通过挥发、氧化及沉淀3种主要途径将氰化物有效去除(可除去绝大部分氰化物),并能消除铁氰络合物。该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氯氧化法,处理成本低。综合废水可采用二次还原反应(即6价铬离子还原为3价铬离子的还原反应,视检测情况决定),再采用空气氧化法破氰,并通过泥水分离就可除去决大部分重金属离子,而且在反应罐内加入重金属吸附剂,重金属吸附剂能与重金属离子强力螯合生成螯合物沉降分离而得以有效去除。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果非常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