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

发布时间:2018-11-22 16:10: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9.09.22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IPC分类号C02F11/14

  摘要

  一种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絮凝反应箱出口与脱水机进泥口相连接,絮凝反应箱上设有进料管,进料管设于絮凝反应箱箱体侧面,进料管轴线与絮凝反应箱箱体侧面垂直,在絮凝反应箱箱体底部设有出口管,絮凝反应箱箱体内设有折板,折板的主体板面垂直于进口管的轴线,折板下端与絮凝反应箱箱体底面之间设有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絮凝反应箱中设置与进料管垂直的折板,该折板起到折流作用,改变污泥与絮凝剂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使较大的絮凝团得到均匀的分解,并保留较小的絮凝球体,污泥在反应箱完成污泥与药液反应、絮凝过程,通过出口管阀门进入重力脱水段,提高脱水后的含固率,省去了原有搅拌机,减少系统运行功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该絮凝反应箱的出口与脱水机的进泥口相连接,该絮凝反应箱上设有进料管,其特征在于:进料管设于絮凝反应箱箱体侧面,进料管轴线与絮凝反应箱箱体侧面相垂直,在絮凝反应箱箱体底部设有出口管,出口管上设有一个阀门,絮凝反应箱箱体内设有一个折板,折板的主体板面垂直于进口管的轴线,该折板下端与絮凝反应箱箱体底面之间设有距离,折板的前后侧面与絮凝反应箱箱体的侧面之间设有距离,折板两端与絮凝反应箱箱体两端面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其特征在于:折板是侧视图呈“Z”形直角弯折的板件,折板上端与设有进口管的侧板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其特征在于:折板与设有进口管的侧板距离小于折板与絮凝反应箱箱体另一个侧板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其特征在于:在絮凝反应箱箱体与进口管相对的一个侧板中部上设有一个倾斜向下的另一折板,该另一折板两端与絮凝反应箱箱体两端焊接。

  说明书

  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专用设备,特别是一种污泥浓缩脱水机,具体是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日益增多,对污水处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多采用浓缩与脱水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浓缩脱水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运输利用。在污泥浓缩脱水机中,进入脱水机工作段前的污泥与絮凝药剂的混合是影响脱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混合装置是带有搅拌机构的箱体,采用搅拌实现污泥与絮凝剂的混合,这种装置在促进污泥和絮凝剂混合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破坏已形成的絮凝体,导致药泥反应絮凝效果不佳,影响污泥的脱水后的含固率,并且也增加了系统的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所述的这种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浓缩脱水机采用搅拌方法混合污泥和絮凝剂,搅拌器破坏已形成的絮凝体,导致药泥反应絮凝效果不佳,影响污泥的脱水后的含固率,并且增加系统功耗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絮凝反应箱的出口与脱水机的进泥口相连接,该絮凝反应箱上设有进料管,其中,进料管设于絮凝反应箱箱体侧面,进料管轴线与絮凝反应箱箱体侧面相垂直,在絮凝反应箱箱体底部设有出口管,出口管上设有一个阀门,絮凝反应箱箱体内设有一个折板,折板的主体板面垂直于进口管的轴线,该折板下端与絮凝反应箱箱体底面之间设有距离,折板的前后侧面与絮凝反应箱箱体的侧面之间设有距离,折板两端与絮凝反应箱箱体两端面焊接。

  折板是侧视图呈“Z”形直角弯折的板件,折板上端与设有进口管的侧板焊接。

  折板与设有进口管的侧板(前侧板)距离小于折板与絮凝反应箱箱体另一个侧板(后侧板)的距离。

  在絮凝反应箱箱体与进口管相对的一个侧板(后侧板)中部上设有一个倾斜向下的另一折板,该另一折板两端与絮凝反应箱箱体两端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脱水机进泥口处设置一套混合折流装置与主机结合在一起,取代以前的反应搅拌器,反应箱设计有足够的容积,以满足进泥反应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污泥从进泥管进入反应箱经折板底部进入箱体另一侧,然后流入脱水机的重力脱水段,污泥在反应箱完成污泥与药液反应、絮凝等全部过程。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用于污泥浓缩脱水机的絮凝反应箱中设置与进料管垂直的折板,该折板起到折流作用,改变污泥与絮凝剂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使较大的絮凝团得到均匀的分解,并能够保留较小的絮凝球体,污泥在反应箱完成污泥与药液反应、絮凝等全部过程,然后通过出口管阀门进入重力脱水段。本实用新型的絮凝反应箱能够保留较小的絮凝球体,提高脱水后的含固率,同时省去了原有搅拌机,减少系统运行功耗。如果采用侧视图呈“Z”形的折板,其上端与设有进口管的侧板(即前侧板)焊接,这样只有折板的底部可以流过污泥流,由于折板的存在,而导致絮凝反应箱两部分空间的压力差,污泥在通过折板时由于压力差产生喷射流动,更容易使较大的絮凝团得到充分均匀的分解,并保留较小的絮凝球体,脱水后提高含固率。如果折板更靠近反应箱的前侧板,使得折板与前侧板之间的反应箱体积大于折板与后侧板之间的反应箱体积,容易形成反应箱两个空间的压力差,进而产生污泥流的喷射流动。在反应箱后侧板后部设置倾斜的折板,增加反应箱的体积,以满足污泥与絮凝剂之间的反应时间,同时倾斜的折板便于污泥的流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