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一体化污水处理箱

发布时间:2018-12-9 5:15: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8.10.08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32; C02F1/52; 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预、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于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箱。由用管道连接的,其下与排泥泵连接的初沉池、厌氧生物滤池、一、二级生物滤池、清水储槽、紫外消毒室组成。厌氧生物滤池、一、二级生物滤池连风管、反冲洗管,风管与曝气管连通。回流泵与厌氧生物滤池、清水储槽连通。厌氧生物滤池、一、二级生物滤池内有在生化处理中微生物生长附着的载体-填料,初沉池接污水进水口,紫外消毒室接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低投入、高效、低耗;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和两级曝气生物滤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采用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摘要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排泥泵通过管道分别与初沉池、厌氧生物滤 池、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连接,风机通过主风管、输气支风管、反冲洗管 与厌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连通,输气支风管与上述滤池中的曝 气管连通,曝气管直到滤池外,回流泵通过管道与厌氧生物滤池、清水储槽连通,初 沉池、厌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清水储槽、紫外消毒室依次相 连,各池下部有与排泥管相连的泥斗,厌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 内有填料,初沉池接污水进水口,紫外消毒室接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集水槽(13)后有导 流墙(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装各池的箱体由支架 (15)支撑,填料(17)由固定架(18)固定。

  说明书

  一体化污水处理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预、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于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箱。

  背景技术

  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主要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污 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资金投入问题往往成为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瓶 颈”。这一问题在资金相对比较紧张的中小城镇、小区、宾馆等中小型排放源的水 污染控制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简易、低投入、高效、 低耗污水处理新技术是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 效途径。

  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分散、成本高、处理效果不好等问题。我国城市下水道、 污水收集处理厂覆盖率比较低,随着国家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日渐严格,从多处 于污水收集系统以外的别墅、生活小区,风景区、工厂等、宾馆、饭店、车站、高 速公路服务区等没有能力单独建立污水处理厂,都存在着就地排放的问题。建立污 水处理厂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体积小、处理量大、占地面积 小、水处理成本低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箱。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体化污水处理箱,排泥泵通过管道分别与初沉 池、厌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连接,风机通过主风管、输气支风 管、反冲洗管与厌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连通,输气支风管与 上述滤池中的曝气管连通,曝气管直到滤池外,回流泵通过管道与厌氧生物滤池、清 水储槽连通,初沉池、厌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清水储槽、紫 外消毒室依次相连,各池下部有与排泥管相连的泥斗,厌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 二级生物滤池内有填料,初沉池接污水进水口,紫外消毒室接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水经排泥泵6输送至集水槽13中进行混合,从污水进水 口1进入初沉池中实现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前的初次沉淀,去除大部分的可沉悬浮物及 泥砂等;而后进入厌氧生物滤池3进行厌氧生化处理,再进入一级生物滤池8、二级 生物滤池9进行好氧生化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及硝化氨氮,经过好氧生化处 理后的出水进入清水储槽10,再经紫外消毒室11经灭菌消毒处理,从出水口12流 出卫生指标达到水质指标要求的回用水。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简易、低投入、高效、低耗,

  (2)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和两级曝气生物滤池,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 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3)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 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