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8.11.18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生化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的方法。完全依靠来自大自然的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来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主要使用台湾H.S.B高分解力细菌,含多种脂环烃类化合物,COD值为2000~3000ml/L的环己酮废水经上述全生化流程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其中CODcr≤60mg/L,达到新建装置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本发明可用于处理同类或性质相似的有机废水,其应用技术及相关配套设施,在国内有持久性。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生化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来自大自然的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的全生化法来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完全依靠微生物来进行;处理流程由多段OBR反应器和具有辅助功能的构筑物组成,控制处理系统温度在15℃~40℃,PH=7.0±1.0,OBR溶解氧2~4ml/L,HRT 30-40h,含多种脂环烃类化合物,COD值为2000~3000ml/L的环己酮废水经上述全生化流程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其中CODcr≤60mg/L,达到新建装置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选择的菌种为台湾专利公开的的H.S.B微生物菌剂;处理流程由废水收集槽调节槽均化槽三段OBR反应器沉淀槽放流槽组成,各段OBR反应器均有反应区与沉降区,各段均有各自的污泥性状污泥负荷和环境因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后的水与污泥的分离完全依靠微生物的胶羽所形成的絮体,而不需要添加任何絮凝剂沉淀剂。
3.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流程设置完备的污泥回流系统,产生的污泥量极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经一次提升后,依靠重力流过全流程,污泥除沉降槽少量回流需动力外,大部分也依靠重力回流,可大幅节能降本。
说明书
全生化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程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己酮生产废水的全生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环己酮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数量较多,虽经汽提工序加以回收,但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仍然偏高。环己酮废水中含有环己酮、环己烷、环己醇等脂环烃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开环,难以生物降解,国内现有的环己酮生产厂家的废水处理,多采用物化法,如树脂吸附法,浓缩焚烧法,也有采用物化——生化法,如用活性污泥法,将平均CODcr=2000mg/L废水,生化处理后达到COD≤400mg/L,然后再经絮凝,灰渣吸附等物化处理后排放。在无廉价,一次性利用吸附剂的条件下,需将吸附剂脱附(再生)后循环使用,这样流程偏长,操作费用上升,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H.S.B(High solution Bacteria高分解力细菌)是台湾专利52123号公开的一种菌种,是台湾一种处理养猪厂、榨油厂等生活污水的复合微生物菌剂,采用OBR(Oxygenic Beacror好氧折流反应器)为主要反应器的全生化流程,将其用于环己酮废水的处理,国内外尚未见到采用H.S.B菌剂和ORB反应器组成的全生化流程成功应用于处理环己酮废水的范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全生化流程高效低成本处理环己酮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而是完全依靠兼性微生物来完成,即利用来自大自然的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的全生化法来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完全依靠微生物来进行。
本发明的全生化废水处理流程由多段OBR反应器和具有辅助功能的构筑物组成,控制处理系统温度在15℃~40℃,PH=7.0±1.0,OBR溶解氧2~4ml/L,HRT(停留时间)30-40h,含多种脂环烃类化合物,COD值为2000~3000ml/L的环己酮废水经上述全生化流程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其中CODcr≤60mg/L,达到新建装置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
本发明全生化处理方法,选择的菌种为台湾的H.S.B微生物菌剂,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而不是任何种类的基因工程菌。
本发明全生化处理方法经常采用以下处理流程,主要由废水收集槽、调节槽、均化槽、三段OBR反应器、沉淀槽、放流槽组成,各段OBR反应器均有反应区与沉降区,各段均有各自的污泥性状、污泥负荷和环境因素。其生化处理原理为:废水在调节槽、均化槽中经控温、调节PH、均化、添加营养剂等操作步骤,使其符合微生物适宜生存的条件后进入三段串联好氧折流反应器OBR。好氧细菌在第一段的作用是将脂环烃类物质转化为直链或短链可溶性有机物,后二段进一步将上述有机物分解成CO2、H2O等无害的小分子物质,使废水达标排放。
好氧折流反应器OBR,即好氧槽均有各自的反应区域和沉淀区域。独立设置的反应区培养出合适的微生物群体,适应不同的废水浓度。独立设置的沉淀区不仅能使沉淀区的污泥自行回流至反应区中,还可有效防止各段污泥的混合,使系统工艺流程接近平推流,从而拥有更高的去除率。
本发明全生化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水与污泥的分离完全依靠微生物的胶羽所形成的絮体,而不需要添加任何絮凝剂、沉淀剂;处理流程设置完备的污泥回流系统,产生的污泥量极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废水经一次提升后,依靠重力流过全流程,污泥除沉降槽少量回流需动力外,大部分也依靠重力回流,可大幅节能降本。
本发明的方法中,菌种、载体均一次性投加,无需中途补充;平时的操作简便,需要的人工少,运行成本低廉,故障率低。
本发明可以用于处理同类或性质相似的有机废水,其应用技术及相关配套设施,在国内有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