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7.13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IPC分类号C02F103/28; C02F1/76
摘要
一种保持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的方法,属于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是先对废水进行取样化验,得到废水的CODcr浓度,当确认CODcr浓度为12000-13000mg/L程度时向废水中加入用于改善水质的添加剂。优点:本发明方法通过对零排放废水取样而获取CODcr的浓度,进而向废水中加入得以对零排放废水除臭、杀菌、去味、脱色、消毒、降低CODcr浓度而藉以改善废水水质的添加剂,从而能确保纸品质量、改善生产车间环境、保障废水零排放技术措施的可靠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保持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先对废 水进行取样化验,得到废水的CODcr浓度,当确认CODcr浓度为 12000-13000mg/L程度时向废水中加入用于改善水质的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氯系氧化剂,加入至每吨废水中的氯系氧化剂的加入 量为折合纯有效氯计的0.3-5.7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氯系氧化剂为漂白粉、漂白精、次氯酸钠、次氯酸、液氯、二 氧化氯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
保持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造纸零排放废 水持久回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造纸零排放废水的概念可以通过2007年5月8日第五版中国环境报 得到理解,本申请人具体参与了该报所称的“动态平衡短流程的废纸造纸零 排放清洁生产技术”项目的全过程。该技术以制浆造纸过程生产用水的动态 平衡为基本理论,以制浆造纸系统适应水的新观念,对制浆造低系统进行了 调整及改造,使生产废水直接分段短流程封闭循环回用,取消了常规的废水 净化处理,对外界不排放任何生产废水,即实现了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零排 放。而且上述技术项目还通过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省级技术鉴定(鉴定 号为苏科鉴字(2006)第706号)。结论为:“该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国际领先水 平”。
但是,申请人发现造纸零排放废水经长期封闭循环回用,虽然废水中的 相当多的细小纤维、填料、助剂等污染物得以带入生产纸张中而达到动态平 衡,然而因循环回用废水中溶解氧渐渐减少,厌氧菌增多,尤其是到了高温 季节,循环回用水中厌氧菌等微生物生长较快,加上废纸原料中会带入大量 细菌、病菌,使废水产生异臭异味,导致生产车间大气环境变差;同时,由 于废纸原料中带入的铁质成份、染料等污染物的日益累积,致纸品色泽逐步 加深,使成品纸的质量无法保障。目前是采用增氧曝气法进行弥补,但效果 并不显著,无法抑制零排放废水水质的继续恶化。因此,若不能有效地解决 上述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废水零排放的持久稳定动作,进而殃及企业的生 存,因为江苏省环保厅已明文规定,对于废纸造纸企业,要么采用废水零排 放即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技术,要么关闭企业。
鉴上,造纸企业,尤其是废纸制浆造纸企业,迫切希望有一种得以保障 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循环使用)的具体技术措施,使造纸零排放废水 中的CODcr浓度控制在12000mg/L以下,因为当CODcr12000mg/L时,废水明 显发黑,色度升高,影响车间环境及纸张质量,当CODcr13000mg/L以上时 则会导致零排放失败。本发明在下面将要推荐的技术方案就是基于这种背景 下所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保持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的方法,该方 法能快速地实现对零排放废水的除臭、杀菌、去味、脱色、消毒、降低CODcr 而藉以保障纸品质量和生产车间的大气环境以及使前述的清洁生产技术得以 顺利应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保持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回用的方 法,其是先对废水进行取样化验,得到废水的CODcr浓度,当确认CODcr 浓度为12000-13000mg/L程度时向废水中加入用于改善水质的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添加剂为氯系氧化剂,加入至每吨废 水中的氯系氧化剂的加入量为折合纯有效氯计的0.3-5.7g。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氯系氧化剂为漂白粉、漂白精、次 氯酸钠、次氯酸、液氯、二氧化氯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方法通过对零排放废水取样而获取CODcr的浓度,进而向废水中 加入得以对零排放废水除臭、杀菌、去味、脱色、消毒、降低CODcr浓度而 藉以改善废水水质的添加剂,从而能确保纸品质量、改善生产车间环境、保 障废水零排放技术措施的可靠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推荐的氯系氧化剂也称氯化剂,活性氯是一种氧化剂,氧化能 力较强,可以氧化处理循环回用水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杀灭厌氧菌、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起到杀菌、除臭、脱色、漂白、消毒、降低CODcr等作用。 本发明经过反复试验比较,选用以下几种:
1、漂白粉:CaOCl2,属于一种次氯酸盐氧化剂,具有持续杀菌、消毒 的作用,脱色效果较好,投加设备简单,处理成本低廉,缺点是易受光、热、 潮气作用而分解,须注意贮存。漂白粉理论含有效氯量56%,市售漂白粉含 有效氯量只有20%-30%,因而用量较大。
2、漂粉精:又名:漂白精、次氯酸钙Ca(OCl)2,属于一种次氯酸盐氧化 剂,作用及优点同漂白粉,但不同处是漂白精含有效氯量较高,理论量有效 氯99.2%,市售产品含有效氯60%-70%,使用更方便。
3、次氯酸钠NaOCl,属于一种次氯酸盐氧化剂,作用与优点同漂白粉, 处理成本比漂白粉略低些,理论含有效氯95.4%,市售水溶液含有效氯 27%-37%(平均32%),缺点是不能贮存,必须现场制取使用。目前,次氯 酸钠发生器设备尚小,产量小,使用受到限制。必须耗用一定电能与食盐。
4、次氯酸HOCl理论含有效氯为109.6%,市售产品含有效氯为 50%-60%,属于弱酸、能水解,氧化能力比次氯酸盐OCl-强,次氯酸的氧 化还原电位为-1.49V。
5、液氯Cl2,含有效氯100%,属于一种氯化氧化剂,其氧化还原电位 -1.36V,优点是具有余氯的持续消毒杀菌作用,药剂易得、成本较低、操作 简单、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缺点是氯气有毒,须注意安全操作。
6、二氧化氯ClO2,理论上含有效氯262.5%,市售水溶液产品含有效氯 20%-25%(水溶液)、ClO2气体不稳定,但水溶液则是稳定的,ClO2的杀菌 率是Cl2的2.5倍,与O3接近,3ml/L的ClO2作用30秒就能杀死100%的微 生物,单独使用量0.1-2.3ml/L,ClO2杀菌能力与pH值无关,在pH值6-10, ClO2杀菌效果不变。
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18见下表:
实 施 例 零排放废水量 (m3) 处理前废水 CODcr (mg/L) 处理前废水 色度(倍) 添加剂按纯有 效氯的加入量 (g/m3) 处理后废水 CODcr (mg/L) 处理后废水 色度(倍) 1 100 12200 100 漂白粉0.5 11800 70 2 100 12200 100 漂白粉2.5 11600 60 3 100 12200 100 漂白粉5.0 11500 50 4 100 12350 110 漂白精0.7 11800 80 5 100 12350 110 漂白精2.6 11650 65 6 100 12350 110 漂白精5.2 11500 50 7 100 12500 120 次氯酸钠1.2 11850 80 8 100 12500 120 次氯酸钠2.9 11650 60 9 100 12500 120 次氯酸钠5.3 11400 50 10 100 12600 130 次氯酸1.4 11820 80 11 100 12600 130 次氯酸3.2 11600 65 12 100 12600 130 次氯酸5.4 11400 50 13 100 12750 140 液氯1.6 11850 85 14 100 12750 140 液氯3.5 11600 70 15 100 12750 140 液氯5.4 11450 60 16 100 12950 150 二氧化氯2.2 11750 80 17 100 12950 150 二氧化氯3.9 11550 65 18 100 12950 150 二氧化氯5.5 11450 50
上述实施例的零排放废水针对于中国江苏省常熟市富士莱包装材料厂的 循环回用废水污水储存池。
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市售的氯系氧化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并非为 100%,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按下表对具体市售产品的有效氯进行换算。
注:
1、使用浓度单位:g/m3(克/米3)=mg/L(毫克/升)=kg/1000m3(公斤/千米3)
2、氯系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用有效氯表示,氧化价>-1的那部分氯具有氧 化能力,称之为有效氯,作为比较基准,取纯品液氯的有效氯含量为100%。
3、氯系氧化剂单独使用量折合纯有效氯为0.3-5.7g/m3,可按各种氯系氧 化剂产品浓度进行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