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5.30
公开(公告)日2008.03.11
IPC分类号C02F11/18
摘要
Abstract_Original: 一種多重加熱功能之污泥乾燥機,其係用以使污泥乾燥,包括有一外殼體、一內殼體及二轉軸。外殼體圍繞呈筒狀,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室。內殼體相對於外殼體之殼壁,設置於外殼體內,並與外殼體間形成一夾置空間,此外,內殼體內部亦具有一第二容置室。二轉軸,呈管狀,貫穿設置於外殼體及內殼體二端,且二轉軸內部各具有一管道,管道設置貫穿於轉軸之中心軸線,並有複數片中空螺旋葉片,設置於轉軸之表面上。當啟動污泥乾燥機時,可於內外殼體之夾置空間及轉軸之管道處通以高溫氣體,同時轉動轉軸,去除污泥之水分及揮發性物質。
权利要求书
一種多重加熱功能之污泥乾燥機,包括有:一外殼體,圍繞成筒狀,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室;一內殼體,相對於該外殼體之殼壁,設置於該外殼體之該第一容置室,該內殼體內部並具有一第二容置室,該外殼體與該內殼體間係形成一夾置空間;以及二轉軸,呈管狀,貫穿設置於該外殼體及該內殼體之二端,且二轉軸內部各具有一管道,該管道貫穿設置於該轉軸之中心軸線,並有複數片螺旋葉片,設於該轉軸之管壁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加熱功能之污泥乾燥機,其中該二轉軸係沿徑向排列,且該不同轉軸管壁上之各該螺旋葉片間係以不接觸之方式相互交錯排列。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加熱功能之污泥乾燥機,其中各該螺旋葉片為中空。
说明书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污泥乾燥機,特別是一種兼具清潔及乾燥功能之轉軸的污泥乾燥機。
廢水處理廠產生之污泥,由於含水率高,常佔污泥95%~99.5%(重量百分比);為使搬運方便,污泥處理設備建廠容量能減小,節省成本,同時避免處理時消耗過多資源,故一般於處理前皆會對污泥進行脫水及乾燥,去除其內所含之水分,使污泥減量。
污泥脫水及乾燥,係指高含水率(95%~99.5%)之污泥先經由污泥脫水機脫水處理,形成污泥餅,含水率會下降至85%~50%。而後再利用污泥乾燥機,採用熱風、電熱管或低溫冷凍乾燥等方式,去除其內剩餘之水分,形成乾燥污泥,此時其所含之水分已降低至35%~10%。污泥體積已大大的減小,搬運及處理較處理前皆已方便許多。
習知污泥乾燥機降低污泥含水率之方式,係於乾燥機內直接通以高溫蒸氣或高溫流體進行污泥乾燥,並於乾燥機內採用輸送帶輸送污泥,使水分及其它揮發性物質受熱蒸發,污泥之體積得以減小,達到減量之目的。此種方式雖可降低污泥含水率,但由於乾燥過程中,常因污泥黏結成團塊,污泥內部的水分難以蒸發出來,造成污泥外乾內濕的現象,乾燥效果相當有限,且污泥的黏性常導致輸送帶卡住當機,造成經常性的停機維修,處理效益非常不穩定。
本創作即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解決之道,以提高污泥乾燥效果。
習知污泥乾燥機處理污泥時,污泥因具有黏性而常有乾燥效果不佳及經常性當機的問題。鑒於以上的問題,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污泥乾燥機,可使污泥受熱較均勻,消除污泥因黏性造成結塊當機的影響,提高污泥乾燥效果,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或缺點。
為達上述之目的,一種多重加熱功能之污泥乾燥機,包括有:一外殼體,圍繞成筒狀,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室;一內殼體,相對於外殼體之殼壁,設置於外殼體之第一容置室,內殼體內部並具有一第二容置室,內外殼體間係形成一夾置空間;二轉軸,呈管狀,貫穿設置於外殼體及內殼體之二端,且轉軸內部各具有一管道,管道貫穿設置於轉軸之中心軸線,並有複數片中空螺旋葉片,設於轉軸之管壁上。
本創作使污泥受熱較均勻,消除污泥因黏性造成之結塊問題,有效提高污泥乾燥系統處理效率,污泥內之水分含量降低,如此後續處理成本當可下降甚多,污泥處理廠建廠容積亦可縮小,節省許多成本,具有眾多之功效。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新型之詳細特徵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新型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以上之關於本新型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之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為使對本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瞭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