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19 19:11: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4.12.17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IPC分类号C12N1/00; C02F3/34; C12N1/14; C12N1/2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针对目前废水处理中处理效率不高和处理后仍含难降解污染物等缺点,公开了一种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菌剂包括0-10∶0-10∶0-10∶0-10∶0-10∶0-10的红球菌属、微小杆菌属、芽孢杆菌、假丝酵母和短状杆菌等菌种,通过活化培养后处理炼油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包含比例为0-10∶0-10∶0-10∶0 -10∶0-10∶0-10的红球菌属Rhosococcus,保藏号为CGMCC NO:1270;,微 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保藏号为CGMCC NO:1271;芽孢杆菌bacillus, 保藏号为CGMCC NO:1267;假丝酵母candida,保藏号为CGMCC NO:1268;短 状杆菌Brachybacterium collins,保藏号为CGMCC NO:1262和保藏号为CGMCC NO:0868,保藏地点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 日期为2004年12月8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的比例根据需处理的废水 成分选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的培养方法包括接种、振 荡培养、菌落计数、按比例混合、保藏,培养使用的培养基为普通微生物培养 用培养基,优选配方为牛肉膏0.1%-1%、蛋白胨0.1%-1%、NaCl 0.1%-1%、水 100g,固体培养基加琼脂1.0-2%。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的培养方法中,可使用经 灭菌处理的具吸附液体的材料作为吸附剂,混合菌液加入量为吸附剂饱和吸附 以下的任意量,最佳加入量为:1Kg吸附剂中加入1L培养基。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根据预测的 废水成分选择适当比例菌株组成的菌剂采用上述方法制得菌剂产品后,打开包 装将菌剂加至废水处理构筑物中,同时加入相应量的助剂。针对的炼油废水COD 范围为0-3000mg/l、pH范围为5-9。

  6、权利要求5中使用的助剂为含磷化合物,优选为KH2PO4。

  说明书

  一种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 涉及根据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利用降解烷烃类、芳香烃类、取代苯类、酚类等 难降解化合物的多种高效降解菌之间的共生、互生、协同作用等相互作用关系 构建成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以及该菌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炼油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排放量大,主要含有烷烃类、芳香烃类、 挥发酚和氨氮等污染物,由于烷烃类、芳香烃类、挥发酚等化合物毒性极大, 排放含这些物质含量高的废水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需要进行处理才能排 放。目前,国内炼油厂的废水大都采用隔油—气浮—生化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其中生化处理主要是采用各种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处理效率不高,而且由手活 性污泥组成复杂、变化大,较难控制;另外,国内外研究发现即使经过隔油— 气浮—生化处理的废水能够达到综合排放标准,但是出水中仍然包含有溶解性 脂肪烃、苯系物、含硫化合物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等,其中多种化合物属 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排放至周围环境中会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改变处 理工艺对这些有毒化合物进行处理以降低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

  通过分离高效降解菌再接种于生化反应构筑物的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对废水 中的特殊化合物得到降解,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含有多种难降解化合物的 炼油废水。菌剂是一种混合菌培养体系,可利用其中的多种微生物单独或多种 之间的协同作用来高效地降解各种复杂的污染物。按不同污染环境的实际需要; 选育各种类型的降解菌组成适用于不同污染环境的微生物菌群,经发酵扩大培 养,制成微生物菌剂,有目的地投加到各类生化反应构筑物中,可达到改善和 提高处理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炼油废水经过隔油—气浮—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中仍然包含有溶解性脂 肪烃、苯系物、含硫化合物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等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 物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炼油废水的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 及其应用。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中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菌种、培养基、吸附剂。

  菌种包括以下比例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株:

  14357(CGMCC NO:1262): 0-10

  Na4(CGMCC NO:1270): 0-10

  EM(CGMCC NO:0868): 0-10

  CB4(CGMCC NO:1267): 0-10

  PNCB3(CGMCC NO:1271): 0-10

  10-4(CGMCC NO:1268): 0-10

  其中,菌株Na4为红球菌属Rhosococcus,保藏号为CGMCC NO:1270,主 要降解萘;菌株PNCB3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保藏号为CGMCC NO: 1271,主要降解对氯硝基苯;菌株CB4为芽孢杆菌bacillus,保藏号为CGMCC NO: 1267,主要降解一氯代苯;菌株10-4为假丝酵母candida,保藏号为CGMCC NO: 1268,主要降解苯酚;菌株14357为短状杆菌Brachybacterium collins,保藏 号为CGMCC NO:1262,主要降解烷烃。

  以上菌株于2004年12月8日提交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 生物中心保藏。

  菌株EM为已经保藏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0868,主要降解蒽菲芘。

  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基配方可用普通微生物培养用培养基,优选配方 为牛肉膏0.1%-1%、蛋白胨0.1%-1%、NaCl 0.1%-1%、水100g,固体培养基加 琼脂1.0-2%。

  所述的吸附剂可采用经灭菌处理的具吸附液体的材料,优选为经过灭菌处 理的干燥麦麸。

  本发明中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对需处理的废水进行成分分析,根据污染物成分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宜 的菌株和比例并分别接种至灭菌固体培养基中活化备用;

  (2)将灭菌处理过的培养基定量备用;

  (3)将活化后的菌种分别接种至灭菌处理过的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5天;

  (4)将培养好的各菌液记数,再按前述数量比例进行组合得混合菌液;

  (5)将高温灭菌处理过的麦麸干燥定量备用;

  (6)将含培养基的定量混合菌液加入吸附剂中,再封包低温保存。

  混合菌液加入量为吸附剂饱和吸附以下的任意量,最佳加入量为:1Kg吸 附剂中加入1L培养基。

  按上述配制的微生物菌剂在使用时加入含磷化合物作为助剂以补充磷,优 选为KH2PO4。

  助剂使用量为:炼油废水总COD值的1%。

  根据上述提供的菌种配比及生产方法,其制备的产品主要指标为:

  活菌数大于10亿个/g;pH=6-7

  本发明中菌剂的使用方法为:根据预测的废水成分选择适当比例菌株组成 的菌剂采用上述方法制得菌剂产品后,打开包装将菌剂加至废水处理构筑物中, 同时加入相应量的助剂。针对的炼油废水COD范围为0-3000mg/l、pH范围为 5-9。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包括了能降解多种难降解有机化合物高效降解菌种并实现了各种高 效降解菌种的有效组合;

  (2)改进了菌剂的保藏方法,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3)可提高炼油废水处理效率,并且能够去除目前隔油—气浮—生化处理 不能去除的多种难降解的溶解性脂肪烃、苯系物及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4)使用方便,包装、运输便利,形成商品化。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