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1.09.23
公开(公告)日2003.04.09
IPC分类号D21C11/00;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造成纸废水的处理方法。现在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是经过两次药物处理后造纸废水中的被药物网络桥架吸附后的污物进入沉淀池沉淀,本发明是在该废水进入沉淀池的入口处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比表面积大,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加入的粉煤灰除吸附废水中的部分污物外,还与废水中吸收污物的两种药物的网络桥架互相吸附,增加了两种吸附污物网络桥架的比重,因此不但增加了废水中污物的去除率,还加快了污物在废水中下沉的速度。本发明涉及的方法适用于亚胺造纸的黑液和中段水及碱法造纸的中段水处理,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権利要求書
1、一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调节好PH值的废水流入第一处理池,在搅 拌状态下加入适量的聚合氯化铝后进入第二处理池,在搅拌状态下再加入适量 的聚丙烯酰胺后的废水送往沉淀池处理,其特征在于:两次药物处理后的废水 中再加入适量的粉煤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 为120-3000g/T废水,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4-100g/T废水,其特征还在于:粉 煤灰的加入量为240-6000g/T废水。
说明书
一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造纸废水的 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和废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大量 废水的排放,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而且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破坏 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还给动植物的生长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近些年污水处理已引起人们的普 遍高度重视,针对不同水质、采用不同科学方法加以处理,化害为利,变废为 宝。造纸废水是工业污水中一种排放量较大的污水源,处理此类废水,人们经 过多年的探讨、试验,基本上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较常见的有生物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物理法。上述几种方法单独应用处理效果均不理想,几 种方法结合应用效果才较理想。一般通常做法为:先用物理法中的絮凝沉淀法 除去废水中较大量的SS、CODcr及部分BOD5后,再用气浮法或生化法除去废液 中剩余污物。过去的絮凝沉淀法一般采用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作絮 凝沉降剂,硫酸铝受废水中的酸碱度影响较大,硫酸亚铁在处理过程中因氧化 而变色,导致废液颜色加深,三氯化铁本身带有棕色,用其处理过的造纸废水 不仅颜色加深,而且酸度增大,采用者逐减。单独采用聚合氯化铝或聚丙烯酰 胺也可促使废液中的有关污物沉淀,但由于聚合氯化铝本身分子量小,分子链 短,其所形成的网络桥架及网孔小、比重轻,故吸附污物后的下沉速度慢;尽 管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大,分子链长,但其形成的网络桥架及网孔大,吸附下沉 过程中体积较小的污物易被疏漏掉,相对其网络桥架体积而言比重也较小,故 吸附污物后的下沉速度也较慢。将上述两种药物配合使用,由于聚合氯化铝形 成的网络桥架较小,可通过相互吸附充填到聚丙烯酰胺分子链形成的网络桥架 的网孔中,吸附沉淀比单独使用好,但其结合后的网络桥架相对其体积而言比 重也小,故吸附污物后的下沉速度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污水处理方案中的物理絮凝法处理 过程中的絮凝效果差、沉降速度慢的缺点而提供的往经过两次药物处理后的废 水中加入适量粉煤灰后可使废水中污物快速下沉的一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一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调节好PH值的废水流入第一处理池,在搅拌 状态下加入适量的聚合氯化铝后进入第二处理池,在搅拌状态下再加入适量的 聚丙烯酰胺后的废水送往沉淀池处理,其特征在于:两次药物处理后的废水中 再加入适量的粉煤灰。
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为120- 3000g/T废水,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4-100g/T废水,其特征还在于:粉煤灰的 加入量为240-6000g/T废水。
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也不相同,故造纸废水中的固体 悬浮物质、还原物质、氧化物质及其PH值也不相同,而在絮凝沉淀法中所用 药物受废水中PH值影响较大,故在处理前应测算出废水的PH值及其各种固体 杂质的含量,以确定处理过程中各种所需物质的加入量。根据废水的PH值, 采取措施,调整其PH值在6-8之间;根据废水中不同固体杂质(一般为SS、 CODcr及BOD5)的含量,计算出所用药品(聚合氯化铝及聚丙烯酰胺)及粉煤 灰的加入量。一般情况下,三种物质的用量比为: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粉 煤灰=1∶30∶60,即聚合氯化铝和粉煤灰的用量为聚丙烯酰胺的30倍及60倍。粉 煤灰在经过两次药物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沉淀池的入口处加入到废水中,而两种 化学药品(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用水充分溶解后用泵经流量计分别送入 各自的处理池。聚丙烯酰胺即是絮凝剂、网络剂也是助凝剂,但在低温时的中 性水中溶解度低,且溶解后卷曲的分子链不能充分伸展,造成其絮凝、网络、 助凝效果差。为提高聚丙烯酰胺在废水处理中的絮凝、网络、助凝效果,应将 聚丙烯酰胺作碱化水解处理。在造纸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化学药品的溶解均是 在溶药池中进行的,同种药物的溶药池一般为两个,搅拌溶解,交替切换使 用,即聚合氯化铝的溶药池为两个,聚丙烯酰胺的溶药池也为两个(其碱化水 解也在该池中进行)。药物在溶药池中溶解(或碱化水解)后备用,一般情况 下,每吨造纸废水用聚合氯化铝120-3000g,而聚丙烯酰胺用量在4-100g。 粉煤灰置于下部带有电机控制拨轮转速的装置内备用。废水处理方法:PH 值为6-8的造纸废水经计量泵从第一处理池底部进入第一处理池后,在搅拌 状态下,聚合氯化铝的水解液用泵经流量计从第一处理池底部送入第一处理 池;第一处理池中的废水从其池上部溢出从第二处理池底部进入到第二处理 池,在搅拌状态下聚丙烯酰胺的碱化水解液用泵经流量计从第二处理池底部送 入第二处理池中。第二处理池中的废水从其池上部溢出流入沉淀池中,在沉淀 池的废水入口处设一内装粉煤灰、下部带有拨轮的装置,在电机带动下,拨轮 转动,在拨轮转动过程中粉煤灰从拨轮齿中落入两次药液处理过的废水中,粉 煤灰的加入量由拨轮转动的速度决定,一般每吨废水用量在240-6000g。加粉 煤灰的装置可以设置在沉淀池的废水入口处,也可以设在沉淀池的上部,还可 以设置在废水流动途中的某一处。由于在实际生产中造纸废水是连续不断产生 的,所以废水处理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聚合氯化铝和碱化水解后的聚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形成其各自的网络桥架 结构,由于聚合氯化铝的分子链短,故在水中形成的网络桥架及其网孔小;而 碱化水解后的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链长,经碱化处理后其分子链由卷曲到充分伸 展,故在水中形成的网络桥架及其网孔也较大。当聚丙烯酰胺的碱化水解液加 入到已加入聚合氯化铝的废水中后,网孔较小的聚合氯化铝的网络桥架填充到 经碱化水解后的聚丙烯酰胺的网络桥架的网孔中,形成了密度较大的新的网络 桥架体,因而增强了捕捉废水中污物的能力。粉煤灰为含有金属氧化物或金属 单质及一些复合盐的粉未固体颗粒,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不溶于水,其 本身比重大于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当粉煤灰加入到经两次药物处理后的 废水中在下沉过程中与上述两种药物形成的高密度、有吸附、捕捉污物能力的 网络桥架接触时,粉煤灰与网络桥架相互吸附的同时还吸收了废水中的部分杂 质,增加了网络桥架体在水中的比重,不仅提高了废水中杂质的去除率,还加 快了吸有污物的网络桥架体在水中下沉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