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9 16:43: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02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上部内腔的两侧板上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左右运动的滑块,滑块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滤网,下箱体内腔中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下箱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为输送腔和压滤室,压滤室的右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右压板向左滑动的电动伸缩气缸,压滤室的内腔中还左右滑动设置有与右压板相互配合的左压板,下箱体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的自锁滚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便捷,能够有效分离出污泥中的污水以及漂浮物,分离效果好,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的下部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上箱体(1)的上部内腔的两侧板上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传动丝杆(4),传动丝杆(4)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左右运动的滑块(7),上箱体(1)的右侧板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传动丝杆(4)转动的伺服电机(9),所述滑块(7)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滤网(8),所述上箱体(1)的左侧板上还开设有漂浮物出口(25),所述上箱体(1)的顶板上还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0)和添加剂进口(15),所述上箱体(1)通过支杆固定架设在下箱体(2)的上方,上箱体(1)的底端与下箱体(2)的上端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连通管内设置有阀门,所述下箱体(2)内腔中固定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将下箱体(2)的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为输送腔(20)和压滤室(22),所述压滤室(22)的右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右压板(12)向左滑动的电动伸缩气缸(6),所述压滤室(22)的内腔中还左右滑动设置有与右压板(12)相互配合的左压板(13),所述左压板(13)与压滤室(22)的左侧板之间通过两个伸缩杆(5)相连接,所述伸缩杆(5)的外圈还套设有弹簧(17),所述压滤室(22)的左侧板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伸缩气缸(6)伸缩的行程开关(23),所述左压板(13)的左侧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与电动伸缩气缸(6)相互配合的触碰杆(24),所述隔板(16)上还开设有落料通道和排水通孔,其中压滤室(22)的左部内腔通过落料通道与输送腔(20)的左部内腔相通,排水通孔与污水排出管(21)相通,所述输送腔(20)的内腔中设置有输送装置(18),所述输送腔(20)的右侧板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箱(11),控制箱(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面板和PLC控制器,所述下箱体(2)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的自锁滚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叶,其中搅拌桨叶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8)呈竖直方向设置,且滤网(8)为表面均布加工有滤孔的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出口(25)与滤网(8)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包括滑杆(51)和支撑套筒(52),滑杆(51)的下部滑动设于支撑套筒(52)端部的柱形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搅拌装置(3)、电动伸缩气缸(6)、伺服电机(9)和输送装置(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9)采用正反转伺服电机。

  说明书

  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废物污泥产生量急剧增加,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处置己十分重要。目前污泥的处理主要有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两种方式。污泥焚烧是污泥处理的一种工艺。它利用焚烧炉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再用高温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焚烧后余灰可作为资源重复利用。

  现有技术中对污泥的初步脱水处理中,不能有效分离出污泥中的污水,而且污泥中含有较多的漂浮物垃圾等,现有设备在对污泥进行脱水作业中也不能快速将污泥中的漂浮物垃圾进行分离,影响着污泥焚烧处理的效果,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的下部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上箱体的上部内腔的两侧板上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左右运动的滑块,上箱体的右侧板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传动丝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滑块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上箱体的左侧板上还开设有漂浮物出口;所述上箱体的顶板上还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添加剂进口;所述上箱体通过支杆固定架设在下箱体的上方,上箱体的底端与下箱体的上端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连通管内设置有阀门;所述下箱体内腔中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下箱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为输送腔和压滤室;所述压滤室的右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右压板向左滑动的电动伸缩气缸;所述压滤室的内腔中还左右滑动设置有与右压板相互配合的左压板;所述左压板与压滤室的左侧板之间通过两个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圈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压滤室的左侧板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伸缩气缸伸缩的行程开关;所述左压板的左侧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与电动伸缩气缸相互配合的触碰杆;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落料通道和排水通孔,其中压滤室的左部内腔通过落料通道与输送腔的左部内腔相通,排水通孔与污水排出管相通;所述输送腔的内腔中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腔的右侧板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面板和PLC控制器;所述下箱体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的自锁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叶,其中搅拌桨叶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呈竖直方向设置,且滤网为表面均布加工有滤孔的网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漂浮物出口与滤网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滑杆和支撑套筒,滑杆的下部滑动设于支撑套筒端部的柱形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搅拌装置、电动伸缩气缸、伺服电机和输送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采用正反转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便捷,利用伺服电机驱动传动丝杆转动,并带动滑块以及滑块下方固定安装的滤网向左运动,滤网将漂浮物推行到漂浮物出口处,从而将污泥中的漂浮物分离并排出;电动伸缩气缸驱动右压板与向左运动,对右压板与左压板之间区域内的污泥进行挤压,进一步挤出污泥处含有的污水,而污泥通过落料通道排出,能够有效将污泥中的污水排出。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移动便捷,能够有效分离出污泥中的污水以及漂浮物,分离效果好,实用性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