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17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IPC分类号C02F1/78; 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包括罐体,于罐体的内部设置竖流式隔舱板,竖流式隔舱板将所述罐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竖流式隔舱板的上部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开设间隙,使所述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连通;在第一反应室的内部自上而下设置第一反应室反应板,于第二反应室的内部自左向右设置第二反应室反应板;于罐体上设置多个用于通过水和臭氧的进口管、用于检修的人孔、放空口及排气口。本发明通过平流式的第一反应室反应板及竖流式的第二反应室反应板,使水和臭氧能在罐体内根据水流体力学原理进行多层次、高密度的反应,整个罐体内部结构不留死角,使所述水和臭氧能在罐体内部反应充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1),于所述罐体(11)的内部设置竖流式隔舱板(10),所述竖流式隔舱板(10)将所述罐体(11)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所述竖流式隔舱板(10)的上部与罐体(11)的内壁之间开设间隙,使所述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连通;在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内部自上而下设置第一反应室反应板(8),于所述第二反应室的内部自左向右设置第二反应室反应板(7);于所述罐体(11)上设置多个用于通过水和臭氧的进口管、用于检修的人孔、放空口及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各块第一反应室反应板(8)呈左右布置,各第一反应室反应板(8)采用平流式盘管板;相邻的各块第二反应室反应板(7)呈上下布置,各地热反应室反应板(7)采用竖流式盘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包括开设在罐体(11)一端的第一人孔(601)、开设在罐体(11)另一端的第二人孔(602)及开设于罐体(11)上表面的第三人孔(603)及第四人孔(6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包括开设在罐体(11)中部的第一进口管(101)及第二进口管(102),所述第一进口管(101)位于罐体(11)的左下表面,所述第二进口管(102)位于罐体(11)的右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口包括开设于罐体(11)底部的第一放空口(201)、第二放空口(202)及第三放空口(203),所述第一放空口(201)、第二放空口(202)与所述第一反应室连通,所述第三放空口(203)与第二反应室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包括设置于罐体(11)上表面的第一排气口(501)和第二排气口(502),所述第一排气口(501)与所述第一反应室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502)与所述第二反应室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11)的外部自左向右还分别设置第一外部加强筋(901)、第二外部加强筋(902)、第三外部加强筋(903)及第四外部加强筋(90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上还分别固接第一支座架(401)及第二支座架(402)。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条件的日益改善,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亦愈来愈高,常规的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净水工艺,已难以满足水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有必要在现有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再增加水质深度处理,而且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压力式臭氧接触氧化反映的技术,对于半敞开多格仓池体而言,在臭氧反应过程中臭氧挥发快,臭氧的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其能在压力密封状态下工作,有效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满足水质不断提高的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处理臭氧接触超强氧化反映装置,包括罐体,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竖流式隔舱板,所述竖流式隔舱板将所述罐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所述竖流式隔舱板的上部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开设间隙,使所述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连通;在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内部自上而下设置第一反应室反应板,于所述第二反应室的内部自左向右设置第二反应室反应板;于所述罐体上设置多个用于通过水和臭氧的进口管、用于检修的人孔、放空口及排气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相邻的各块第一反应室反应板呈左右布置,各第一反应室反应板采用平流式盘管板;相邻的各块第二反应室反应板呈上下布置,各地热反应室反应板采用竖流式盘管板;
所述人孔包括开设在罐体一端的第一人孔、开设在罐体另一端的第二人孔及开设于罐体上表面的第三人孔及第四人孔;
所述进口管包括开设在罐体中部的第一进口管及第二进口管,所述第一进口管位于罐体的左下表面,所述第二进口管位于罐体的右下表面;
所述放空口包括开设于罐体底部的第一放空口、第二放空口及第三放空口,所述第一放空口、第二放空口与所述第一反应室连通,所述第三放空口与第二反应室连通;
所述排气口包括设置于罐体上表面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反应室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反应室连通;
在所述罐体的外部自左向右还分别设置第一外部加强筋、第二外部加强筋、第三外部加强筋及第四外部加强筋;
所述罐体上还分别固接第一支座架及第二支座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平流式的第一反应室反应板及竖流式的第二反应室反应板,使水和臭氧能在罐体内根据水流体力学原理进行多层次、高密度的反应,整个罐体内部结构不留死角,使所述水和臭氧能在罐体内部反应充分,整个反应过程都在压力罐中,使臭氧和水在短时间内能得到充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