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净化再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9-2-23 10:24: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10.18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IPC分类号C02F9/02; B01D36/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刀片、初效过滤网、水质检测仪、污泥处理管、抽泥机、排水泵、过滤室、控制中心、储水室、流向控制装置,所述刀片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进行粉碎,初效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初次过滤,同时减少本身污染物的堆积延长自身寿命同时提高过滤效果,污泥处理管将污水进行氧化处理,所述抽泥机将污泥进行循环利用,排水泵维持污水在管道内的流动,过滤室对污水进行精细化过滤,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的整体运转,所述储水室对处理过的污水进行保存,流向控制装置调控水的流向,装置结构简单,一体化程度高,可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污水搅拌装置、初步过滤装置、污泥处理装置、静置装置、过滤室、检测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搅拌装置设在装置本体左侧板中部,污水搅拌装置通过管道与初步过滤装置连接,初步过滤装置固定在装置本体顶板中部,污泥处理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顶板上通过管道与初效过滤网排水口连接,污泥处理装置右侧管道连接静置装置,静置装置设置在污泥处理装置与装置本体侧板之间,静置装置右侧管道与下方过滤室连接,过滤室设置在装置本体底板上,过滤室左侧管道连接检测排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侧板中部设置进水管且进水管内设置有第一电动阀,进水管与壁板连接,壁板连接固定刀片板,固定刀片板对应设置有转到刀片板,固定刀片板与转到刀片板上均匀设置刀片,固定刀片板与转到刀片板上的刀片交错设置,固定刀片板与相邻另一组刀片板的转动刀片板之间设置水流腔,固定刀片板与转动刀片板均为环形板,转动刀片板固定在转轴上,转轴末端设置转轴固定板,转轴底端连接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通过齿轮与第一传动轴啮合,第一传动轴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第一电机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过滤装置侧板焊接挡水板,挡水板远离初步过滤装置侧板一端连接有防水伸缩布,防水伸缩布远离挡水板的一端连接转动板,转动板上表面一端设置配重块,转动板下表面中部铰接支撑柱,转动板下表面两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初效过滤网,初效过滤网末端设置有防水伸缩布,转动板设置若干个均通过防水伸缩布连接,配重块顶端设置有拉线,两侧拉线设置有拉线支撑柱,拉线顶端设置有绕线柱,绕线柱外侧设置有绕线腔,绕线柱上端连接锥齿轮,锥齿轮通过输出轴与电机连接,初效过滤装置侧板设置初效过滤网排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设置有污泥处理管,污泥处理管中部设置有螺旋形空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通过排气管与装置本体顶板外侧的风机相连,风机两侧设置有固定在装置本体上表面的风机固定支架,污泥处理管之间设置有生物活性板,污泥处理装置底部设置有污泥管,污泥处理装置远离初步过滤装置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阀,第二电动阀远离污泥处理装置一侧设置有静置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装置设置在污泥处理装置与装置本体侧板之间,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排水泵,排水泵顶板上设置有散热器,排水泵远离侧板一侧管道内设置第三电动阀,第三电动阀远离排水泵一侧设置有过滤室,过滤室出水口与储水室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储水室顶板设置有检测仪进水口和检测仪排水口,检测仪进水口和检测仪排水口顶端设置有水质检测仪,水质检测仪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储水室侧板设置第四电动阀,第四电动阀连接流向控制装置,流向控制装置设置储水室侧板外,清水回流管与清水流出管之间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一端设置有转向阀门,转向阀门末端设置挡水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装置设置有沉淀池进水口,沉淀池进水口设置在第二电动阀靠近污泥处理装置侧,静置装置顶板内侧中部设置第一挡水板,静置装置底板设置污泥排出管,污泥排出管连接抽泥机,静置装置侧板设置有沉淀池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的侧板设置有过滤室进水口,过滤室进水口两侧设置有活性炭板,活性炭板末端设置有挡水片,挡水片外侧设置有活性炭板,过滤室另一侧板通过螺栓固定精细过滤网固定板,精细过滤网固定板上均匀设置有精细过滤网,精细过滤网固定板上端设置有过滤室出水口,过滤室上端一角设置第二挡水板。

  说明书

  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种污染问题随之而来其中水污染就是人们生活中经常讨论的话题,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技术中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不能一体化,污水处理不够彻底,处理后的水不能确定是否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对于净化不彻底的水无法进行再次净化,因此,设计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污水搅拌装置、初步过滤装置、污泥处理装置、静置装置、过滤室、检测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搅拌装置设在装置本体左侧板中部,污水搅拌装置通过管道与初步过滤装置连接,初步过滤装置固定在装置本体顶板中部,污泥处理装置设置在装置本体顶板上通过管道与初效过滤网排水口连接,污泥处理装置右侧管道连接静置装置,静置装置设置在污泥处理装置与装置本体侧板之间,静置装置右侧管道与下方过滤室连接,过滤室设置在装置本体底板上,过滤室左侧管道连接检测排放装置。

  所述装置本体侧板中部设置进水管且进水管内设置有第一电动阀,进水管与壁板连接,壁板连接固定刀片板,固定刀片板对应设置有转到刀片板,固定刀片板与转到刀片板上均匀设置刀片,固定刀片板与转到刀片板上的刀片交错设置,固定刀片板与相邻另一组刀片板的转动刀片板之间设置水流腔,固定刀片板与转动刀片板均为环形板,转动刀片板固定在转轴上,转轴末端设置转轴固定板,转轴底端连接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通过齿轮与第一传动轴啮合,第一传动轴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第一电机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

  所述初步过滤装置侧板焊接挡水板,挡水板远离初步过滤装置侧板一端连接有防水伸缩布,防水伸缩布远离挡水板的一端连接转动板,转动板上表面一端设置配重块,转动板下表面中部铰接支撑柱,转动板下表面两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初效过滤网,初效过滤网末端设置有防水伸缩布,转动板设置若干个均通过防水伸缩布连接,配重块顶端设置有拉线,两侧拉线设置有拉线支撑柱,拉线顶端设置有绕线柱,绕线柱外侧设置有绕线腔,绕线柱上端连接锥齿轮,锥齿轮通过输出轴与电机连接,初效过滤装置侧板设置初效过滤网排水口。

  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设置有污泥处理管,污泥处理管中部设置有螺旋形空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通过排气管与装置本体顶板外侧的风机相连,风机两侧设置有固定在装置本体上表面的风机固定支架,污泥处理管之间设置有生物活性板,污泥处理装置底部设置有污泥管,污泥处理装置远离初步过滤装置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阀,第二电动阀远离污泥处理装置一侧设置有静置装置。

  所述静置装置设置在污泥处理装置与装置本体侧板之间,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排水泵,排水泵顶板上设置有散热器,排水泵远离侧板一侧管道内设置第三电动阀,第三电动阀远离排水泵一侧设置有过滤室,过滤室出水口与储水室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储水室顶板设置有检测仪进水口和检测仪排水口,检测仪进水口和检测仪排水口顶端设置有水质检测仪,水质检测仪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储水室侧板设置第四电动阀,第四电动阀连接流向控制装置,流向控制装置设置储水室侧板外,清水回流管与清水流出管之间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一端设置有转向阀门,转向阀门末端设置挡水垫。

  所述静置装置设置有沉淀池进水口,沉淀池进水口设置在第二电动阀靠近污泥处理装置侧,静置装置顶板内侧中部设置第一挡水板,静置装置底板设置污泥排出管,污泥排出管连接抽泥机,静置装置侧板设置有沉淀池出水口。

  所述过滤室的侧板设置有过滤室进水口,过滤室进水口两侧设置有活性炭板,活性炭板末端设置有挡水片,挡水片外侧设置有活性炭板,过滤室另一侧板通过螺栓固定精细过滤网固定板,精细过滤网固定板上均匀设置有精细过滤网,精细过滤网固定板上端设置有过滤室出水口,过滤室上端一角设置第二挡水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置刀片,可以将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彻底粉碎,防止较大颗粒物进入后续处理流程,以免对装置造成损坏或堵塞,固定刀片板和转动刀片板为环形防止较大杂物进入装置。

  本发明设置初效过滤网晃动装置,有效防止颗粒物在初效过滤网上堆积提高了初效过滤网的寿命及过滤效果。

  本发明设置过滤室,首先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两次过滤,再通过精细过滤网对污水进行精细化过滤,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本发明设置水质检测仪,将处理结果传输到控制中心,流向控制装置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调控水的流向,决定水进行再次净化还是排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