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蚕茧抽丝机污水过滤循环技术

发布时间:2019-2-25 8:51: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28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IPC分类号B01D29/58; B01D29/9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再循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全自动杀菌蚕茧抽丝机,使用功耗较大,使用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抽丝机的排污口下方的接水腔体,所述接水腔体内设置有用于过滤蚕蛹的初级滤网、用于对初次过滤的污水做二次过滤的二级滤网以及用作最后过滤的三级滤网,所述初级滤网以及二级滤网分别与接水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水腔体呈两端开口结构,且接水腔体下端开口连接有水箱。本实用新型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并进行再循环,以减小使用时的功耗,减小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抽丝机(1)的排污口(21)下方的接水腔体(3),所述接水腔体(3)内设置有用于过滤蚕蛹的初级滤网(4)、用于对初次过滤的污水做二次过滤的二级滤网(5)以及用作最后过滤的三级滤网(7),所述二级滤网(5)呈空心圆锥状,且其底面呈开口结构,所述二级滤网(5)设置于初级滤网(4)下方,且二级滤网(5)上的孔洞大小小于初级滤网(4)的孔洞大小,所述三级滤网(7)设置于二级滤网(5)下方,且三级滤网(7)下方上孔洞的大小小于二级滤网(5),所述初级滤网(4)以及二级滤网(5)分别与接水腔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水腔体(3)呈两端开口结构,且接水腔体(3)下端开口连接有水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滤网(4)呈倾斜设置,在所述初级滤网(4)位置较低一侧于接水腔体(3)侧壁上开设有蚕蛹出口(32),所述蚕蛹出口(32)连通有蚕蛹通道(33),所述蚕蛹通道(33)倾斜朝向地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腔体(3)位于蚕蛹出口(32)两侧的侧壁为导向壁(321),所述导向壁(321)垂直投影呈八字形,且八字形的上端开口为蚕蛹出口(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 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蚕蛹通道(33)靠近接水腔体(3)一侧底面设置有若干贯穿底面的孔洞(3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31)下方设置有引水槽(35),所述引水槽(35)下端设置有回水管道(36),所述回水管道(36)另一端连通至接水腔体(3)内部,且连接点位于初级滤网(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腔体(3)内设置有环状的纳污容器(51),所述纳污容器(51)外环面抵触于接水腔体(3)内壁,所述纳污容器(51)呈上开口结构,所述二级滤网(5)的下边沿朝向外侧横向延伸形成固定边(61),所述固定边(61)搭设于纳污容器(51)内环壁上边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腔体(3)上沿内壁面设置有凸台(52),所述纳污容器(51)下表面抵触于凸台(52)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61)上设置有若干固定件(611),所述固定件(611)贯穿过固定边(61)并穿设于凸台(52)。

  说明书

  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中国纺织的起源相传由嫘祖养蚕冶丝开始,考古则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考古遗址上发现了骨针,为已知纺织最早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冶丝更加便捷,西周则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纺车、轈车,汉朝时发明了提花机,明朝宋应星编撰天工开物将纺织技术编入其中,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即蚕丝,众所周知棉、麻和蚕丝等都是纺织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棉和蚕丝是分别通过棉花和蚕茧进行获得,但是这两者大都是成团状的,没法直接加工成纺织产品,所述对其抽丝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

  以往常用的抽丝方式为人工抽丝,这种方法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公开号为CN105483836A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全自动杀菌蚕茧抽丝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外壳和固定架,所述外壳的右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的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外壳的下方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左端同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并通过电机进行带动,所述滚轮的内侧设有履带输送装置,且留有间隙,所述履带输送装置的外层套接有挂板,所述挂板的外侧设有挂钩,所述履带输送装置的左端均同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履带输送装置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磨砂轮,所述磨砂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磨砂轮的上端同轴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均电性连接温控开关。蚕茧从进料口进入,并通过进水口加水,加水后打开温控开关通过加热装置对蚕茧进行加热消毒,消毒后通过履带输送装置进行初次抽丝,并通过滚轮进行蚕丝的脱水,蚕丝脱水后,并通过磨砂轮对蚕茧进行二次抽丝,在加热到足够温度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开关进行关闭;在热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外壳内腔内的热水排出,再更换干净的水,以保证使用效果。

  上述方案中解决了人工抽丝,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因为在对设备内的水进行跟换时,是将使用过一次的热水直接排掉,再更换新的水,由于新水的温度低,需要利用加热装置再一次进行加热直至原来的温度,这将导致设备使用功耗较大,增加生产成本;而实际使用过一次的水完全可以进行简单过滤再使用,以避免经过对新水进行加热。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再循环,以减小利用热水消毒时所消耗的功耗,从而减小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蚕茧抽丝机的污水过滤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抽丝机排污口下方的接水腔体,所述接水腔体内设置有用于过滤蚕蛹的初级滤网、用于对初次过滤的污水做二次过滤的二级滤网以及用作最后过滤的三级滤网,所述二级滤网设置于初级滤网下方,所述二级滤网呈空心圆锥状,且其底面呈开口结构,所述二级滤网上的孔洞大小小于初级滤网的孔洞大小,所述三级滤网设置于二级滤网下方,且三级滤网下方上孔洞的大小小于二级滤网,所述初级滤网以及二级滤网分别与接水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水腔体呈两端开口结构,且接水腔体下端开口连接有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利用将接水腔体放置在排污口的下方,以利用初级滤网、二级滤网以及三级滤网对污水进行多次过滤;在过滤时,由于二级滤网呈圆锥状,因此留在二级滤网上的污物会沿着其斜面逐渐滑落,并落在二级滤网边沿,从而保证二级滤网的使用效果;将完成过滤后将过滤水先存储在水箱内,等到抽丝机的污水排尽后,使用者再将水箱内的水倾倒入抽丝机指定位置,即可实现水的再一次利用,避免使用过一次后的污水直接排掉后,需要经常对新加的水进行加热,增加能耗,增加使用成本;在多次循环使用后,使用者可以将污水做一定过滤并排掉,更换新水保证使用效果,且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级滤网呈倾斜设置,在所述初级滤网位置较低一侧于接水腔体侧壁上开设有蚕蛹出口,所述蚕蛹出口连通有蚕蛹通道,所述蚕蛹通道倾斜朝向地面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初级滤网过滤留下的蚕蛹可以顺着倾斜的初级滤网直接从蚕蛹出口进入蚕蛹通道,利用蚕蛹通道排到指定位置,使用者可以放置一个污物箱,以集中处理,方便工作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水腔体位于蚕蛹出口两侧的侧壁为导向壁,所述导向壁垂直投影呈八字形,且八字形的上端开口为蚕蛹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导向壁对蚕蛹进行导向,避免因为蚕蛹出口两侧接水腔体的侧壁呈弧形,而使得蚕蛹无法顺利进入蚕蛹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蚕蛹通道靠近接水腔体一侧底面设置有若干贯穿底面的孔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污水顺着蚕蛹通道进入到放置蚕蛹的容器内,避免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孔洞下方设置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下端设置有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另一端连通至接水腔体内部,且连接点位于初级滤网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到蚕蛹通道内的污水可以顺着孔洞进入引水槽,并通过回水管道回到接水腔体内部,避免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水腔体内设置有环状的纳污容器,所述纳污容器位于初级滤网下方,所述纳污容器外环面抵触于接水腔体内壁,所述纳污容器呈上开口结构,所述二级滤网的下边沿朝向外侧横向延伸形成固定边,所述固定边搭设于纳污容器内环壁上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级滤网可以利用固定边搭设于纳污容器内环壁上边沿的方式设置于接水腔体内部,且留在二级滤网上的污物会顺着二级滤网的斜面滑入纳污容器内,方便使用者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水腔体上沿内壁面设置有凸台,所述纳污容器下表面抵触于凸台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将纳污容器搭设在凸台上表面的方式对纳污容器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边上设置有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贯穿过固定边并穿设于纳污容器内环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固定件对固定边进行固定,避免其随意滑动,影响二级滤网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排污口下方设置有接水腔体,接水腔体内设置初级滤网、二级滤网以及三级滤网用于对污水进行多次过滤,以便对污水进行再次利用,减小抽丝机使用能耗,减小使用成本;初级滤网设置为倾斜状态,且位置较低一侧设置蚕蛹出口,并连接蚕蛹通道,从而可以将初级滤网留下的蚕蛹排到指定位置,方便使用者使用;二级滤网设置为圆锥状,并搭设在纳污容器内环壁上边沿,从而落在二级滤网的污物可以滑到纳污容器内,方便使用者处理;初级滤网以及二级滤网可拆卸,以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保证使用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